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mi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要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因此,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千秋大业,需要各级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教师从多方面努力。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新教育观念。一是在教育目标方面。关于教育目标的表述,先是提出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后来又提出教育目标主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以社会为本,后者是以学生个体为本。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特别强调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其成为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二是在教育的使命方面。传统教育使命更多的是教授知识,现代教育的使命更多的是让学生获得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在教育适应社会方面。过去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多是按工业经济对人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过程要更多地向个体化、个性化方面转变。四是在教育的组织形式方面。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学科和课程的体系与结构,创新型教育应该更多地突出问题取向的方式,努力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五是在教育过程方面。传统教育过程是传授和读书,现代教育强调实践性的过程和创新。教育的根本结果就是要使人获得广泛的生活经验、完整的生活概念。如果我们能够把上述思想渗透到创新教育实践中,创新型人才培养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次,要把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核心。21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不只是在征服自然和物质生产方面的科学发展,而应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自我发展。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第一次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奠定终身教育、自我发展的牢固基础,这种功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显得愈来愈重要。
  再次,要十分注重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创新者未必是全能冠军,往往是单项冠军,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为学生创新个性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人才。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所谓个性,简单说是人的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并不是少数人具有,而是潜藏在每个人的身上。只要充分发挥这种潜质,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教育问题,人们这种潜质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今天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的独特天赋、独特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教育的责任就是去点燃这充满智慧的火把,让它放射灿烂的光芒。
  第四,要重视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塑造学生创新人格,一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把责任感转化为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的实际行动。二是要培养创新毅力。一个人事业要成功,特别是要作出比较大的贡献,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十年磨一剑的恒心,需要对真理执著地追求,需要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还需要面对挫折、失败而不屈不挠的意志。现在社会大环境还比较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还比较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学风。他们喜欢吃“快餐”,做事希望立竿见影。我们对学生创新毅力培养,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在创新道路上知难而进,不畏挫折,勇于冒尖,敢为人先的信心与胆略。三是要培养创新激情。创新型人才要有干事业的激情。激情的表现,在于要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创新。四是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协同攻关式的创新,没有团队合作,没有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团结合作既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人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德育的要求,也是学业上的要求。五是要培养诚信品德。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大力加强诚信品德教育,引导学生诚信立身,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使诚信成为创新型人才内在素质,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原载《江西教育》2007年第11期)
  
  点评: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以教育目标、教育使命、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过程诸方面更新观念,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创新激情、诚信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作者的这些比较全面的观点和论述,对于教育工作如何服从、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颇具指导性。◆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徐埠中心小学在其属下的象山小学召开养成教育现场会,推广象山小学的经验。象山小学地处高速公路的出口附近,学校四周公路纵横交错,学生上下学安全隐患大。象山小学在大抓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学生放学路队制。按照学生家庭住址的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路队,选出正、副路队长。每天放学回家,副路队长走在前面,而且佩戴明显的路队标志,引领并保证路队行走和防止发生意外等路线和按交通规则通行等;正路队长
期刊
岁寒时节见真情,寒冬慰问暖人心。2012年1月11日,受省委、省政府委托,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来到九江共青城市、武宁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企业,看望学校师生,向他们致以新年的祝福和问候!  在共青城市敬老院,虞国庆握着老人们的手嘘寒问暖,祝他们健康长寿。虞国庆走进敬老院食堂、宿舍,十分关心老人们饮食起居情况。看到敬老院内务管理井然有序、服务措施细致规范,虞国庆十分高兴,叮嘱敬老院负责
期刊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对琴棋书画的兴趣与爱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11年12月16日至17日,宜春市教育局举办了第二届“琴棋书画好少年”评选活动。经过学校推选、县市选拔、全市决赛等环节,46名中小学生脱颖而出,全市共有10位学生荣获“琴棋书画好少年”称号。  此次评选活动参赛项目分为器乐类(民族器乐、西洋乐器)、棋类(围棋、中国象棋)、书法类(软笔、硬笔书法)、美术类(儿童画、线描、素描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关键,它关系到大学生的政治立场、观点、态度、信念、理想和思想道德品质。促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德育的使命。高职教育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行为、价值观和学生的人格、品行和情操的培养,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技能
期刊
新年到来之际,会昌县教师收到了县教育局赠发的新年挂历,不过挂历上的图片不是山水风光、香车美女、良辰美景,而是展示12位优秀教师风采的照片,优秀教师上挂历当“明星”。这是继全县表彰200名“三优”教师,开展“铸师魂、兴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专题宣传活动之后的又一项大型优秀教师教育宣传活动。  这12位优秀教师分别是全省骨干教师刘雪清,全省优秀校长曾文丰,全省优秀特岗教师黎燕燕,省十届人大代表、市骨干教
期刊
如果一个人以他全部的智慧、满腔的热情、旺盛的精力、高昂的斗志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会工作,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新余市教育工会主席夏小安也许能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  寻找工会工作“破题”之策  2001年,夏小安从新余市委政研室调任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市教育工会主席。对于从未接触过教育工会工作的夏小安来说,这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如何才能搞好工会工作,他一时找不着头绪。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路清,才能
期刊
【编者按】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继1999年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后,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于2002年又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
期刊
他,是一位72岁高龄的跛脚老人,为救落水孩童,毫不犹豫跳进湍急的漩涡之中,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托起了孩子,自己却再也没能上岸。  他,是一名从教40多年的退休优秀教师,默默耕耘教坛,在三尺讲台播撒爱心育人,早已桃李满园。  他,更是一位平民英雄,用生命诠释了无声的大爱,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胡生贵老师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先后在当地和江西全省掀起一股学习热潮,并入围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2011年
期刊
不知什么原因,这一阵子我的快乐不见了。骑在电动车上,偶尔一照反光镜,呈现的是一副皱着眉头的哀怨模样,眉心的“川”字依稀可见。在家里对镜梳妆,依然是一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的样子。我的快乐哪里去了?是谁把它偷走了?还是它自己跑走了呢?  确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令我担忧,令我烦恼。小姐姐不幸身亡,留下一个女儿需要我和老公来抚养、教育。这个小女孩长大会变成什么样呢?我能把她教育好吗?这让我担忧。还有婆
期刊
午后的阳光直睖睖地射进窗户,靠近窗边的孩子们沐浴在它的包围之中。阳光亮亮的,抛着媚眼,仿佛要将孩子们全笼在它的光亮之下。   我极喜欢这冬日的暖阳,站在讲台上神清气爽地与孩子们研读着《天上的街市》。忽然间有个孩子举手问道:“老师,我能躲躲这阳光,坐到那边的空位子上吗?”他的眼睛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眉头紧紧蹙着,一副痛苦的样子。我望着他,不禁笑了:“好啊,那你暂且躲开阳光的普照,去感受冬日的阴凉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