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甲烷产生和氧化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j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温度对土壤产甲烷和氧化甲烷的影响及其机制.温度主要通过土壤中产甲烷菌的优势菌发生更替来改变土壤的产甲烷能力.较高温条件下产甲烷菌以乙酸和H2/CO2都能利用的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ceae)为主,使得土壤处于较高的产甲烷状态.较低温条件下产甲烷菌以只能利用乙酸的甲烷毛菌(Methanosaetaceae)为主,土壤形成甲烷的能力相对较弱.温度提高可以显著地增加甲烷的产生,Q10为1.5~28,平均4.1,但是温度效应明显受控于底物浓度,提高底物浓度降低了产甲烷菌对底物的亲和力,相
其他文献
对长山列岛南部南长山、北长山和大黑山岛屿岩相潮间带群落种类组成的调查表明,3岛屿岩礁潮间带的群落结构差异不大,表现在决定群落结构和外貌的前5位优势种群及其优势度序列
一、为什么发布《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2020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将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
由国际恢复生态学会、加拿大土地开垦联合会和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生态恢复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于2004年8月24~26日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召开,来自世界30多
期刊
利用田间微区试验,在整株水平上研究了10种小麦进化材料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利用效率(NUE)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在从二倍体→六倍体的长期进化过程中,WUE和NUE均逐渐增加
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有利于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协助植物抵御不良环境胁迫.自然条件下,大多数植物表现一定的菌根依赖性,在植株根系发育过程中如能
近年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总体水平逐渐稳步提高,但仍旧存在一些工程质量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保障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了粉煤灰与矿粉的叠加效应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分析了复合掺合料叠加效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粉煤灰与矿粉重量比为1.5 1,总掺量
对长江口外赤潮频发区的水文特征的分析表明,在这个海区,春、夏季由于长江入海径流量大, 长江冲淡水在西南-东北向流的作用下发生转向; 上升流一般发生在从第一个转向点到长
混凝土圆柱在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中广泛应用,其模板的选型和施工对工程造价和观感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长春龙嘉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圆柱施工,将圆柱纸模应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在世界各地都受到关注且发展有目共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安全与质量问题也随之逐渐凸显。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管理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