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器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MA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德育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的有力手段。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下面我从器乐教学入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从器乐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
  中学阶段的学生是他本人的整个人生阶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如何让中学生明辨是非曲直,正确判断人世间的真善美,已成为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第一要务。那么如何让中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真善美,从而辅助性的校正中学生的人生目标,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上好器乐的欣赏课是一个极好的载体,能够使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使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到不断的提高。
  比如在欣赏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我首先让学生聆听,感受乐曲幽雅、宁静、温馨的意境,领略我國民族乐器神奇而独特的表现力。接着让学生入境入情地感受作品的情绪,民族器乐合奏的协调和音乐的动静、远近、景情的结合,使学生从优美典雅的旋律中获得美的享受。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用他们的语言和图画来描绘乐曲的丰富内涵,深入挖掘其中的美。学生由衷地赞叹我国民乐的美妙,严肃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宁静优雅的乐曲声中渗透到学生心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器乐欣赏就是这样,用旋律、节奏、音色、拍子、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的形象,诱导学生,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去享受欢乐,去感悟人生,在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净化!
  二、教师应抓住对学生加强德育的一个良好阵地——器乐训练
  培养德育,在学校组织乐队,在乐器表演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乐器独奏、齐奏、合奏等表现形式,给学生以音乐艺术的享受,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熏陶,让学生在乐器表演中不知不觉的受到教育。如学生演奏民乐合奏曲《步步高》即可通过乐曲欢快激昂的曲调,为学生描绘出一副新年的热闹场面。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要充分发挥不同形式的音乐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很强。有的好表现,有的孤傲自封、不合群,往往都把自我和集体对立起来。因此,教学中我就多采用器乐合奏教学手段,使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训练让学生明白只有全体学生团结一致,依靠高度的纪律性、默契的合作,方能做到旋律、节奏、音准、速度、力度上的配合一致,以及对音乐的理解,感情投入的一致,引导学生自觉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他们懂得,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会合作。
  三、教师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增长音乐知识,发挥音乐的创造性,锻炼音乐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心目中有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乐于友好交往与人为善。
  我校近几年一直把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外音乐活动的主要阵地。相继成立了管乐队、吉他社团、民乐队等,在这些社团训练中更需要学生有顽强的学习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仅靠一点点聪明才智想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同时也使学生在严明纪律的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刻苦训练中锻炼意志,形成了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综上所述,器乐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它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与德、智、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器乐教学有如此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最近数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发展。我国的普通学校器乐教学虽起步较晚,虽然当前还存在不少困难,但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说明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的地位。
其他文献
欧阳修说:“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这句话的意思是安身立命需以努力学习为先,努力学习要以读书为本。一个人想要学好知识,除了要掌握课本上的内容外,还要靠自己本身的积累。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而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这与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相一致。那么,怎样实现该理念呢?通过实习,我明白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我们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那么,在课堂提问时,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方法
期刊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运用“情境导入——自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拓展总结”的精讲精练教学模式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境导入自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拓展总结效率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为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我深刻领会了精讲精练的内涵和宗旨,彻底转变传统的“导入——讲解——布置作业”的课堂教学结构,探索出“情境导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我们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讲中指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孩子们的希望,本文在此给家长们谈谈如何敌称职家长的问题。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直到榜样作用  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
期刊
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者有人说:“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的确,我们是孩子们美好心灵的缔造者,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有“道”才能“传道”,良好的师德对整个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
期刊
后进生的形成有诸多原因,有来自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有家庭教育的失误、有学校教育上的偏差和过失、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自从我接手12班以来,我们班是年级有名的学习差、纪律乱、卫生差的问题班级,原因是我们班有好多所谓的“差生”。如何改进这个班级?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通过各种方法转化后进生,我认为关键在摸准情况,对“症”下“药”。  一、真心尊重,平等相待  使其摆脱自卑感,增加成功的信念。因为学习差,
期刊
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做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可见,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让评价悄悄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是一个自由的心灵,可以抛却现实的束缚,去自由地探索,自由地创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寻找评价与数学互动相长的支点,竭力
期刊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高效学习的前提和保障,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中学生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通过数学学习体验到乐趣,从而更乐于参与数学学习和活动。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想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所谓预习,就是提前见习。在新课开始之前,学生要
期刊
摘要:古人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们就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现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谈谈浅见。  关键词:家校合作 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
期刊
人的生活既需要物质生活,也离不开精神生活。而对于班级建设来说,仅仅有窗明几净的卫生和整整齐齐的物品摆放是远远不够的,班级建设中也需要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就是常说的班级风气。  众所周知,要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班风”,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它参与了多种力量,是众多因素的有机反应。其中,班主任与“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应该采用民主式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班级,而不是专制型的管理方式。在建立民主型领导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