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针平刺法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针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排针平刺法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与单纯排针平刺法、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99例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3例.针刺组予排针平刺法治疗,穴取颔厌-悬厘、神庭-印堂、百会-前顶等,留针2 h,针刺1次;西药组予口服10 mg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1次;针药组采用排针平刺法(同针刺组)联合口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同西药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0.5、2、24 h观察各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后2、24 h头痛缓解率、消失率.结果:各组治疗后不同时点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药组降低幅度大于针刺组、西药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2、24 h头痛消失率及治疗后24 h头痛缓解率高于针刺组、西药组(P<0.05).结论:排针平刺法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在快速镇痛、持续镇痛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排针平刺法和口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北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情况,评价其使用的规范合理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利用信息化系统调取2019—2020年我院住院患者中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Excel 2007及SPSS 21.0软件对患者年龄、临床诊断、用药疗程、使用剂量以及用药前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分别进行筛选、统计与分析。结果:2019—2020年我院共5685例住院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其中2019年2848例,2020年2837例),涉及33个科室,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并探讨高压氧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96例,对其感染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率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高压氧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共分离出215株病原菌,其中141株为革兰阴性菌(占65.58%)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炎的感染率高,其与胃癌相关性高.《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1]推荐使用由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联合两种抗菌药物组成的铋剂四联疗法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对黄芩苷、盐酸小檗碱体外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代谢谱,将鲍曼不动杆菌胞外代谢物的中性离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依据Metlin数据库初步筛选差异代谢物,结合文献并使用MetaboAnalyst在线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L-半胱氨酸(黄芩苷组)和尿苷三磷酸(盐酸小檗碱组)等差异代谢物;与对照组相比,L-半胱氨酸在黄芩苷组,尿苷三磷
目的:比较展筋活血方穴位贴敷联合局部冷敷与单纯局部冷敷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镜术后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2例膝关节镜术后伴有膝关节肿胀的KOA患者随机分为观
目的:了解某传染病专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注射用复合辅酶的使用情况,探讨开展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的必要性。方法:调取2019—2020年该医疗机构使用过注射用复合辅酶的出院病例共2065例,随机抽取其中300例(占比约15%)进行点评,对患者的科室分布、适应证、用法与用量、禁忌证、配伍禁忌和辅助用药联合应用品种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复合辅酶在该医疗机构使用广泛,300例患者中,有109例存在不合理用药(占36.33%),其中97例为肝病辅助用药联合应用过多;存在配伍禁忌的处方有18种,疗程过长(&g
目的:探讨小儿清热化积散治疗小儿急热惊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方法,构建小儿清热化积散相关生物分子网络并行生物信息学注释与分析。借助AutoDock Vina软件对小儿清热化积散中化合物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小儿清热化积散潜在活性化合物122个,其预测靶点1255个,小儿急热惊风相关靶点1023个。从“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中得到304个疗效潜在作用靶点,这些靶点涉及膜电位调节、对抗菌药物的反应及化学突触传递的调节等生物过程;涉及离子通道复合体、跨膜转运蛋白复合物及神经元细
药物利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DUE)是一种根据预设的评价标准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的方法,以构建评价标准为核心。当前国外开展的DUE较成熟,但国内开展的相对较少,且评价标准的构建尚不成熟。因此,本文通过对DUE的概念、内涵、国外开展情况以及国内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为我国DUE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临床药师开展药物评价工作提供新思路。
目的:了解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以下简称“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深化管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该院于2019年3月开始推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闭环综合干预措施,分别调取干预前(2018年7—12月)、干预后(2019年7—12月和2020年7—12月)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及其占抗菌药物总DDDs的比例
目的:了解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及联合用药中的配伍禁忌,探讨预防策略,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应用及药品说明书修订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段为2007—2020年,纳入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相关ADR及联合用药中配伍禁忌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3篇,其中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致ADR文献8篇(1篇为多病例报告,7篇为个案报告),联合用药中配伍禁忌相关文献45篇。所有ADR均为静脉滴注给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