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感:青少年粉丝的投入与粉丝文化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st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偶像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青少年粉丝群体狂热的追星以及在追星过程中的投入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H市260名12到24岁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偶像崇拜现象在H市在校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青少年对偶像的归属感诉求是其产生崇拜行为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青少年对偶像的情感依附导致其在追星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青少年粉丝投入与粉丝文化。
  [关键词]归属感;粉丝投入;粉丝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12-0057-05
  偶像崇拜是个人对所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其本质在于对崇拜对象的社会学习和依恋,人们之所以崇拜偶像,是因为相信偶像的最真实性。[1]根据古典精神分析理论,12岁以后,个体的性欲开始觉醒,弗洛伊德认为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是为了解决日益增强的性欲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冲突而采取的防御反应。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临着“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危机,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要建立稳定而恰当的“自我同一性”,因而,青少年也在热烈地寻求可以信仰的人和观念。[2]
  偶像崇拜所带来的粉丝投入,基本受到学术界精英主义视角的批判,将其视为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牺牲品。如陆晓禾认为“大众传媒、经纪公司和其他经济体对粉丝进行了不符合伦理的利用”是导致粉丝崇拜与消费的原因。刘丹丹指出,节目传播的过程就是符号生产的过程,直接激化了大众在符号接受中的感性反馈和消费活动。[3]
  一、H市在校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与粉丝投入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H市的初高中以及大学进行随机抽样,抽取了十七中、六中及黑龙江科技大学三所学校的学生260人进行调查,通过自填式问卷法,发放以“青少年偶像崇拜现状调查研究”为主题的调查问卷,共计260份。其中,有效回收问卷240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2.3%。从总体上看,240名青少年中,220人青少年崇拜偶像,占被调查总人数91.67%。
  1.偶像崇拜对象以文体明星为主
  中国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经历了跨时代的过程。以上个世纪为例,60年代人们崇拜的偶像是诸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这样为国奉献之人。70年代后,人们崇拜的偶像如陳景润、邓丽君等。80年代,偶像崇拜从单一走向多元,这一时期的偶像可以清晰的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社会道德楷模,如张海迪、赖宁等。另一类是在各行各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人士,如中国女排队员、舒婷、金庸、三毛、琼瑶等。港台娱乐明星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入内地,使国人形成了早期的明星崇拜。90年代,流行时代的文化符号。涌现了罗大佑、崔健、王朔、周星弛、王菲等人。直到今日,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多元化,这一时期每个偶像的持续时间越来越短,往往是“各领风骚两三年”,变换非常迅速。
  可以看出,从雷锋、王进喜到陈景润、邓丽君再到张海迪、崔健、王菲,随时间推移社会发展,人们崇拜的对象从单一走向多元,但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体“造星”运动趋势的推动,娱乐明星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榜样模范却销声匿迹。
  偶像的范围很广,包括文体明星型偶像、政治型偶像、知识型偶像。其中知识型偶像和政治偶像组成杰出人物偶像。杰出人物偶像主要包括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军事家等,他们多是人生的榜样,主要以个人成就、气质、谋略等特征吸引青年人。文体明星偶像主要包括“三星人物”(歌星,影星和体坛明星),他们多是当今的青春派偶像,主要以流行性、形象性、青春性特征吸引青年人。
  “文体明星”“企业家”“学术科研者”“政治军事家”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要类型。经统计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在校青少年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且被调查的220名在校青少年中,崇拜文体明星的青少年有142人,占比64.5%,比例最大;崇拜企业家的青少年有33人,占比15%;崇拜学术科研者的青少年有35人,占比15.9%;崇拜政治军事家的青少年有10人,占比4.6%,比例最小。由此可发现,偶像崇拜是存在于青少年中的普遍社会现象,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发生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社会化至关重要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内,父母、老师、同学、亲戚等便成为影响青少年的主要人物,除此之外,随着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电视、报刊)的快速发展,其包装下的明星偶像也随之加入到影响青少年的人物行列当中。
  2.H市青少年的粉丝投入
  粉丝投入包括时间与金钱投入两方面。
  被调查220名在校青少年中,平均每周用于追星的金钱花费在0至100元有22人,占比10%;平均每周用于追星的金钱花费在100至200元有70人,占比31.8%;平均每周用于追星的金钱花费在200元以上有128人,占比58.2%。从以上数据明显看出,H市在校青少年每周都会在追星方面花费金钱,并且绝大部分青少年的花费在100元以上,这些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偶像的CD、写真、影视DVD、海报及官方周边产品,参加偶像演唱会、见面会、综艺节目录制、比赛等,以及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赠送偶像生日礼物,制作应援物品,和同类群体之间联系交友等方面,是一种偶像崇拜的直接消费形式。
  被调查的220名在校青少年中,平均每周用于追星的时间花费在0至10小时有22人,占比10%;平均每周用于追星的时间花费在10至20小时有50人,占比22.7%;平均每周用于追星的时间花费在20小时以上有148人,占比67.3%。从以上数据明显看出,H市在校青少年每周都会在追星方面花费时间,并且绝大部分青少年的花费在10小时以上,这是一种偶像崇拜间接消费形式,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在收集偶像最新信息上所花费的时间,如浏览官方网站;通过如微博等方式搜寻偶像最新信息;和粉丝群体聊天;通过网络观看偶像比赛、影视制作、演唱会及其他影视资料等。   可以发现,H市在校青少年粉丝追星过程中在金钱与时间方面投入很多,且大部分青少年粉丝都存在这种情况。那么,青少年在缺乏独立经济能力和学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缘何如此“忠诚”于自己的偶像?
  二、“粉丝忠诚”,源自情感归属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求按照层次的不同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现阶段爱和归属的需要恰恰是青少年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更好地探究青少年偶像崇拜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将青少年崇拜偶像的原因与是否崇拜偶像建立联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活中缺少存在感”“身边许多人喜欢”“在追星中找到自我”这三项原因都是青少年归属感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青少年粉丝对偶像的崇拜与青少年自身归属感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正如徐欣等人在《偶像、归属感与粉丝经济》中所说“很多人因日常生活中缺乏情感寄托而将热情倾注于追星,心理满足的缺失使得他们容易被某种自身向往或熟悉的形象所吸引,又会因偶像明星过人的优势而产生崇拜。偶像身上的某种特质是吸引粉丝的关键,对于偶像的崇拜和喜爱实际上是依托于偶像所代表的形象,偶像本身作为这种形象的载体,所代表的符号意义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意義。”[4]
  1.青少年粉丝对偶像成就与贡献的崇拜
  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人物是受到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类型之一。本研究也发现青少年选择偶像时并非完全盲目追求“时尚”,而是在意识上具有一定独立性和积极取向。一部分青少年自我期望值高,成功愿望强烈,注重实用、乐于学习,尤其关注对于自身有价值的、值得学习的东西,因此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物理学家杨振宁等在青少年群体中颇受欢迎,他们在青少年心中占有独特的、重要的位置,使青少年自觉的把他们作为中心,加以喜爱和尊从。青少年在他们身上寻找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幻想自己将来和这些人具有同样成就或贡献,渴望自己归属于这些人的群体,并以此在生活和学习中激励自己。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媒体人物在青少年中扮演了模式角色,50%的青少年声称他们心中的偶像对他们的兴趣和信念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他们开始创作、运动及从事社会事务等。
  2.青少年粉丝对偶像精神与才华的欣赏
  偶像所具有的可贵的精神和出众的才华是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的重要原因。许多青少年认为偶像的优秀品质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偶像能给予自己精神支持和动力,使自己积极地看待自我。可见,偶像崇拜对青少年自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奉献精神舍己救人的美女教师张丽莉、音乐才子周杰伦等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对象。青少年偶然间听到一首歌曲时,可能会因歌曲的旋律优美,或是歌词感人戳中人心,又或是歌者独特的嗓音,而喜欢上这首歌的演唱者。由于青少年自身缺少这种特质,并在周围人身上无法找到,便认为歌手的内心与自己不谋而合,产生归属情感并渴望向歌手倾诉,得到理解与支持。青少年对偶像的认同感,让青少年以他们为榜样,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偶像的影响,并且行为的结果经常受到周围人的夸赞,这使得青少年的归属感愈加强烈,对偶像的崇拜进一步加深。
  3.青少年粉丝对偶像个性与相貌的关注
  青少年更喜欢具有独特个性,同时相貌漂亮外表光鲜的偶像,诸如李敏镐、杨洋、鹿晗、郑爽等明星。由于“追求时尚是天性使然”,于是这些“歌星影星”总是能够最快地吸引中学生的注意。调查中一位青少年说道:“只是他的歌曲现在一度成名?选不爱不行啊,流行趋势的影响”。所以,以“歌星影星”为偶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青少年对时尚或流行的热切追求。在《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教育对策》中,李文冰认为目前大学生偶像崇拜正经历着一系列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从以政治人物为主的生产型偶像崇拜向以文化人为主的消费型偶像崇拜、从神话人物崇拜向人化人物崇拜转变,从支持精英向追捧“草根”的转变、从支持他人向表现自我的转变,从内在化的道德人格崇拜向表层化的形象行为的转变、从隐性崇拜向显性崇拜的转变等等。[5]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追求个性张扬、渴望自由等特点,他们比较喜欢新潮的事物,另类的装扮和特立独行的“范儿”,比如看韩剧、唱日韩歌曲,哈韩的打扮,颓废的造型,喜欢迎接挑战,对新生事物给予较多的关注。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多的往返于学校、家庭两个特定场所,在这种场景下,青少年受到学校规章制度及家长要求的约束,个性尽量收敛,外在有“学生样”,明星鲜明的特点强烈地吸引着青少年归属其中,跟随偶像的步伐。在追星过程中,青少年的情感得以寄托,精神得到慰藉。
  杨晓莉等人的社交沟通理论认为,同类社会性关系作为一种功能替代了社会关系,特别是那些孤单的、隔离的或缺乏社交技巧的个体,更为突出。[6]偶像崇拜的强烈个人化倾向自我发展的表现,自我认同程度较低者,没有形成整合的自我,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现实和理想都没有清晰的认知,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认同与寻找自我归属感也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课题,所以,他们更容易出现偶像崇拜的强烈个人化倾向。
  4.外部环境的推力作用
  青春期的青少年处在一种“心理断乳”的阶段,重点表现为情绪不稳,叛逆的性格使得他们与家长老师的沟通存在困难,具有某种孤独感,认为身边没有人能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些促使青少年发生异化,内心产生对爱和归属的强烈需求,从而寻找一种情感依恋和归属需要。
  从家庭和学校角度看,青少年正是处于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成长中的青少年向往无拘无束丰富多彩的生活,由于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升学的期望,有繁重的学业,教师严厉的管教,以及放学回家后家长的督导,使学生的压力很大,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家庭和学校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但在其学习生活中,青少年的归属感下降,心理承受能力减弱,超负荷压力让青少年气喘吁吁,急于宣泄自己的压力,释放自己的情感,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而对明星偶像的崇拜是他们宣泄情绪的出口之一,也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使自己陷入偶像崇拜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同侪群体也产生着一定作用。布朗和斯楚特持二人认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认知的成熟期和过渡期,他们渴望迫切寻求心理认同的同时又深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因此,偶像崇拜之所以成为他们心理认知的一种次文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迫切地想把自己和成人文化区别开来。[7]受到周边朋友同学影响和青少年追求自我个性两方面影响,当青少年为突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时,常会选择一个标志性代表,偶像就是其中之一,但为了不让自己在同侪群体中显得突兀,或是落后于同侪群体,而脱离群体受到排挤,他们又会接受同侪群体文化的影响,从而根据同侪群体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偶像。同侪群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模式因此成为青少年共同遵守的亚文化,偶像崇拜行为也因此产生。在群体无形的压力下,当青少年发现自己的行为举止和说话谈吐与身边同学思想有悖或落后时,为让自己与群体成员和谐相处,青少年会努力参与到团体活动中。
  詹森指出,粉丝的出现是为了弥补自主性的个人缺失、社群缺失、不完整的身份、权利和认可的缺乏。[8]从“社群缺失”的层面看,詹森的观点极具说服力,网络时代粉丝社群的存在,有力地加强了粉丝的归属感,也为人打通了一条全新的沟通渠道。这种网络时代的特殊沟通方式,能够有效地使人在向“同类”倾诉的过程中,宣泄情感,缓解压力,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伴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青少年扩大了自己的社交范围,对同伴的兴趣和信任不断增强,寻求归属感的方式开始从父母逐步向同伴过渡,崇拜对象开始从身边重要他人向媒体人物发展。而在所有媒体人物中,最能吸引青少年的就是青春偶像派人物,他们与青少年的年龄相仿,同时又具备时尚和新鲜的元素,这些特征与青少年特定时期的心理需求不谋而合,青少年经常将偶像视为心中的朋友和知音,以此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已成为自己与同伴社交的手段和内容。因此,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对偶象的崇拜与依恋实际上是青少年寻找自身归属感的直接表现与结果,在此基础上,偶像崇拜也作为一个伪朋友延伸到其社交网络,成为同伴之间交流和讨论的主题。
  三、粉丝文化与粉丝投入的有机结合
  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创造出更多现实经济效益。这是由于:一方面,偶像明星作为被包装过的商业产品,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具有可消费性,能创造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粉丝群体极具凝聚力,粉丝对偶像的崇拜性消费结合这种强大的凝聚力使其消费商品时产生集群消费效应,极大地扩充了消费数量。[9]
  正所谓“不花钱的粉丝是没有价值的粉丝”,为了表达对偶像的热爱和忠诚,“粉丝”心甘情愿地用金钱来为心仪的偶像编织璀璨的花环。[10]青少年粉丝在追星过程中时间与金钱的投入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粉丝文化。这种文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理性支配下的粉丝文化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粉丝基本能够做到健康理性地追星。他们不仅仅注重明星的外表,更多关注其演技、品行、才华等方面。这也是明星吸引人的主要因素。偶像明星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公信力影响着更多的人立志向上,他们以成功人士的身份引领着时尚生活、引领着时代潮流。粉丝与明星是娱乐的共生体。娱乐的终极价值是制造出被公众关注、崇拜、欣赏的超级偶像,这样,明星才会具有商业与传播价值。而粉丝则是构成这一终极价值最重要的一环,没有粉丝的参与,永远也不会有偶像的产生。从娱乐制造而言,越被公众吸引越容易制造流行并引爆大热门。所以,正是因为粉丝和明星的存在与互动才构成了娱乐产品的最终成果。
  一部分部分青少年粉丝认为对偶像的崇拜在于对偶像的本身精神品质、才华贡献、作品的支持与关注,例如在生活中以偶像为榜样,在学习生活中勤奋刻苦、创新求实;观看偶像的影视、音乐等作品,从中得到思想的提升或精神的愉悦。在这种类型的粉丝文化中,青少年主要从偶像个人魅力方面寻求认同,寻找归属感。
  2.可承受范围内为偶像投入金钱与时间
  青少年对明星相关产品的购买一般并不是基于实际需要,而是基于偶像崇拜所引起的崇拜性消费。这种对偶像代言产品的追逐,对青少年消费者而言,并不具有理智消费性,但对商家企业确确实实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利润,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但在调查研究中,绝大部分青少年选择购买的有关偶像的物品,如写真、唱片、自传、专辑,偶像代言的生活必需品、影院观影、线上赠送礼物、微博打榜、粉丝会员等,是在自己有限的金钱与时间合理分配前提下进行的,既满足粉丝对偶像情感支持,又不落后于实践支持。诚如蒋淑媛认为“粉丝将追星行为更多地看成是一种倾注了自身情感寄托的仪式性活动,电影是以视觉形象为中心,诉诸于人的感官,作用于人的心理,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和有着共同喜好的陌生人所进行的体验性情感消费活动,普遍的观影心理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与粉丝追星的心理诉求实现了重合”。[11]
  3.感性主导下的粉丝文化
  基于对偶像的喜爱和崇拜的粉丝消费行为,其消费内容包含和偶像有关的任何产品,无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无形产品,其特点都是形式大于内容,并不注重产品本身的实际价值。偶像崇拜引起的消费行為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对“物”的消费,转变为对“符号”的消费。这种崇拜性消费行为即是消费者对偶像符号的消费,他们所消费的是偶像产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具有符号消费的特点。他们对这种符号价值的消费一方面基于他们对偶像的热爱和追从,另一方面则为寻求自身生活的意义,并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使粉丝对这种符号价值产生出相对稳定的需求欲望,伴随着对偶像的崇拜,形成持久的消费动力,并且崇拜程度越深,其消费水平越高。[9]
   随着对偶像的认同和依赖程度的加深,偶像的行为举止会不断唤起粉丝的兴奋感、认同感、归属感,在青少年粉丝的内心深处产生依恋和忠贞感。这导致少部分青少年粉丝文化变得狂热、缺乏理性与思考,他们认为在情感和行动上倾注自己的所有才是追星的最佳方式。购买偶像代言的服装、箱包等奢侈品,参加偶像应援活动、见面会,集资为偶像送礼物,甚至在校期间私自参加演唱会,盲目追随偶像的脚步,从而使自己与偶像的生活产生情感联系。青少年粉丝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时间、精力、情感,以此来衡量作为粉丝的资深程度。在这种类型的粉丝文化中,青少年将同其他粉丝一起活动,除对偶像本身的情感依附外,谋求伙伴群体的认同与归属感也是粉丝文化的重要部分。
  本文通过对H市在校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源于其成长过程中对归属感的诉求。偶像的人格魅力、贡献成就、内在个性与外在形象被青少年视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或图腾,因而获得青少年认同与情感寄托。青少年粉丝对其偶像的认同,会产生粉丝投入,粉丝投入是青少年崇拜偶像的主要方式,包括经济投入与时间投入。在调查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青少年粉丝能将自己的投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到理性崇拜。与粉丝投入相联系,进一步粉丝文化,粉丝文化的加深作用于青少年粉丝对偶像的归属程度,即归属感——粉丝投入——粉丝文化——归属感,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青年研究[J].1999,(7):1-9.
   [2]石晓辉.中学生偶像崇拜现状调查.青年探索[J].2005,(6):3.
   [3]李增云.消费主义视野中的粉丝消费行为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23.
   [4]徐欣,李洪君.偶像、归属感与粉丝经济[J].党政干部学刊,2017,(8):55.
   [5]李文冰.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教育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0,(4):37-41.
   [6]魏然,冯维.改善初中生亲子沟通状况的行动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3):157-161.
   [7]杨依溪.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引导研究[D].中北大学,2016,(4):3.
   [8]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36.
   [9]肖璐.网络时代偶像崇拜的正面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3.
   [10]蔡骐.当下青少年“粉丝”现状调研分析[J].东南传播,2011,(12):4.
   [11]蒋淑媛.粉丝电影背后的粉丝消费心理和参与行为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
  责任编辑  张小莉
其他文献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现实和最大实际,着眼于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问题,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思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焕发生机与活力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确定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其显著特点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以坚韧和执着的精神继续推进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着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关键词]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图分类号]D2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位次后移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这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和体制因素。要提高市场化程度,辽宁只有踏踏实实推进改革,重点从营造市场经济文化、深化国企改革、打造营商环境等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化、细化。  [关键词]市场化;制约因素;文化;国企改革;营商环境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
期刊
[摘 要]文章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问题为切入点,首先针对进入21世纪以来辽宁省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运用结构偏离系数、协调系数测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水平;其次分析了影响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存在的现实性问题,结合“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背景,提出能够促进产业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期刊
[摘 要]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催生了激进的女性主义写作,女性开始摆脱父权制文化和男性话语的束缚,逐步形成和建构起自己的文学空间。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大力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由最初的无意识走到了主动探索女性自身问题的一个阶段。如果说从古代封建的“男尊女卑”思想来看待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那么不难看出,今天的女性主义文学是在一个精神空间
期刊
[摘 要]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的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以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以分析。东洲区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对党员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对党员的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难度增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增强党员教育的措施有:一是强化制度建设,保障教育实效。二是强化保障措施,提高教育效果。三是改进教育方法,激发教育活力。四是发
期刊
[摘 要]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理论研讨会于2018年7月24日至25日在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党校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生活哲学与中国问题”,围绕这一主题,来自全国党校、高校、社会科学院、军队等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本次会议主要研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何为美好生活的问题;第二,关于如何实现美好生活的问题;第三,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第四,关于应用哲学的基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我国发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方位;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主要矛盾;回答了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基本方略、战略、政策、举措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回答了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后,怎样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具体历史进程;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完成新的历史使命需要坚持推进“四个伟大”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摘 要]地方立法作为国家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立法主体扩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辽宁而言,将为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保障,为优化辽宁营商环境提供法律支持,为辽宁自由贸易区的改革和创新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地方立法;主体;立法质量  [中图分类号]D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12-0026-04  一、地方立
期刊
[摘 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政府自身改革的重要抓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激发社会活力。明确政府在市场、社会中的公共属性地位,既包括政府向社会与市场放权,也包括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放权,对现行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构和调整,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系统的改革,也是克服各种阻力和干扰的过程。在这一重大过程中,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