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课前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校举行的第二届教学节课例展评这一活动中,我准备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字与编码》。教材原有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调查邮政编码的编排使学生了解编码的基本编排方法。我认为身份证在生活中的使用更加广泛,学生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重组,选择身份证号码进行编码的基本方法进行探索,然后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各种编码,并尝试进行其他数字编码。
  我在第一次试讲中,由于课前没有对学生相关信息的搜集进行指导,学生收集的资料不全,很多学生没有经过亲身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进行交流,只好临时改用教师讲授,即便如此,因为孩子们没有一定的知识作为积累,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课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认为这堂课要想教学效果明显,就必须让孩子们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搜集,把这堂课的功夫用在课前,况且数学综合实践课就应该让学生积极投身社会生活,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把要让学生收集的内容具体化,打印在一张纸上,每人发一张,内容如下:
  1.自己出生的日期(年月日 )。
  2.了解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码及身份证号码的详细编排方法、作用等。
  3.了解邮政编码的编排方法,了解我校的邮政编码,了解附近一些城市的邮政编码。
  4.了解电话号码(座机、小灵通、手机)等的一些特征,了解怎样打外地的电话。
  5.了解车牌号、门牌号。
  6.了解你喜欢的其他数字号码信息(条形码、特殊号码)。
  7.用数字表示文字的趣味码。
  我给了学生一周的时间做准备,让他们利用周末去调查。上课的前一天,我私下了解学生调查情况,明显比第一次效果好多了。其中叶子、蓝海菱、李嘉诚、周子怡4个同学还一起到城中派出所向管户籍的阿姨了解有关身份证的知识。他们告诉我:阿姨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不仅向他们介绍了身份证每位数字表示的意思,还告诉他们我们眉山市东坡区身份证地址码经过了三个阶段,在1982年以前出生的是511122,1982年至2004年出生的是513821、2005年至今出生的是511402。
  在正式上课的那天,由于我和学生准备充分,在各个环节都发挥得很好,特别是在“缤纷编码,广泛交流”这一环节中,学生发言很出色,若仅有实践,看就看了,调查就调查了,学生所获不丰,所以还得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其中“小车迷”杨芸溢收集了6种不同省份的车牌号,向学生介绍车牌的知识,有2个学生还向他提出了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他也一一作了解答。李李收集了7个城市的邮政编码,并找出其中的规律,都是由6位数字组成的;张铭铭接着向大家介绍了邮政编码的结构与作用。李嘉怡介绍的是一些特殊的号码,在这些特殊号码中,我特别指出110、119、120这些号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不要随便拨打。周子怡收集的是由数字组成的音乐旋律,并让大家与她一起唱,这不仅让大家感受到音乐旋律的美,还促进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杜成竹向大家介绍了条形码的知识……
  在“实践创新,自编学号”这一环节中,张铭铭编出了富有个性特征的号码:098,他说是一动就发,引起满堂的笑声。下课了,同学们还沉浸其中,课后,好多学生都对我说:“宋老师,这节课真快呀,我收集的资料还没有交流呢!”听课的王老师对我说:“听了这节课,我也增长了不少的知识,以前对身份证的知识知之甚少,现在知道得多了。”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使我意识到要想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师生一定要注意课前知识的收集,要让学生亲身实践。课前收集这一环节,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海球菌属(Marinococcus)和酸单胞杆菌属(Acidomonas)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对咪唑烟酸的降解能力及环境条件对降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
总结了钛泵的使用情况以及影响钛泵稳定运行的因素和采取的预防措施.
介绍了甲酚的生产方法和原料成本,与其它生产方法进行比较后,认为邻氯甲苯水解法制甲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甘肃西部北山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着区内地下水的分布、埋藏及运动规律,主干断裂带与支干断裂的交汇部位、沟谷与断裂交汇带、新构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微量元素的仪器分析技术,此项技术在氯碱行业已被广泛运用.但由于原子吸收分析法是高灵敏度
<正> 一出由活佛导演的演活佛的戏,去年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举办的“跑马山之秋文艺调演会”上获奖。这出戏叫《佛海赤子》,是由甘孜县业余藏戏团演出的。《佛海赤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