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艺老人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n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到处是喜气洋洋的度假的人们。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觉得人们把一切都忘记了,不论是工作还是苦恼。对于小孩们,这是休假日,是从那令人恐怖的学校里解放出来的二十四小时;对于大人们,这是和噩梦般的生活缔结的一次停火,也是无休无止的斗争中和整天的提心吊胆中一次短暂的停歇。
  不管是在客观世界工作的人,还是致力于精神世界工作的人,都很难摆脱这民间五十年节的狂欢的影响。他们也都在这无忧无虑的气氛里不自觉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呢?作为一个真正的巴黎人,从来不错过机会到那些出现在这隆重节日里的神气活现的小店棚去观赏一番。
  实际上,这些小店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它们都尖叫着,大声唱着并拼命吼叫着。愚仆和小丑们由于风吹日晒雨淋而变得黑瘦干瘪的面孔都痉挛着,他们好像是对自己的演技充满信心的演员,开着像莫里哀一样戏谑的玩笑;大力士们庄严而神气活现地穿着事先洗好的运动衫,既没有前额也没有颅骨,像猩猩一样,但却为自己胳膊上粗大的肌块而骄傲。
  到处一片光芒、烟尘、叫喊、欢乐和嘈杂。
  但是,在那一头,在这一排店棚的尽头,我看到一个可怜的卖艺人。他弯着腰,似乎就要摔倒,老朽不堪,活像一具僵尸;他倚靠在他那小破棚子的一根支柱上,那是一间比世界上最不开化的野蛮人的破屋子还要可怜的破棚子,里边点着两块蜡头儿;蜡头流着油,冒着烟,更照出了破棚的丑陋和贫寒。
  到处是欢乐、收益和大吃大喝,到处是充满生命力的狂热发泄;可这里却是绝对的苦难。尤其令人感叹的是,他穿着这样滑稽的褴褛衣衫,比化装更能形成强烈对照。


  可怜鬼!他不笑,也不哭,不跳舞,也不做任何手势,不叫喊,也不唱任何歌子,不唱欢乐的,也不唱悲哀的,他也不乞求。他哑然静坐。他放弃了,他认命了,他的前途已成定局。
  可是,他向人群和光芒所投去的眼光又是那么深邃,令人难忘啊!那人群和光芒的潮水般的骚动离这令人作呕的苦难只几步远。我觉得好像有一只歇斯底里的手掐住了我的脖子,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泪水滞留在我的眼眶内,使我感到眼前一阵昏花。
  怎么办呢?又何必要去问这不幸的老人,在这恶臭的黑暗之中,想要引起什么奇迹呢?在他的已经戳破的幕帐之后,又会有什么奇迹呢?确实,我没敢去问。我这胆怯的理由会使您好笑吧……
  我承认我当时害怕使他出丑。
  最后,我决定在他那木板上顺手放上一点钱,希望他能明白我的用意。可这时,不知怎么一拥挤,一股人流潮水一样涌来,把我卷得离他远远的。
  刚才那一幕,一直在我眼前浮现着。我又回转过来,力图剖析一下我刚才那突如其来的痛苦。我自言道:“我刚才见了一个老朽文人的形象,他活过了一代人,并曾是这代人的出色的捉弄者;这又是一副老诗人的形象;没有朋友,没有家庭妻小,被穷困和忘恩负义的公众所贬黜。健忘的人们再也不愿迈进他的店棚。”
  【素材运用】如果说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繁华热闹世界中一个特立独行的清醒者的话,那波德莱尔的《卖艺老人》却是撕开另一个繁华热闹世界的外衣,借一个“驼背、衰弱、老朽”的卖艺老人展现华丽背后的脓疮。这或许就是波德莱尔特别的“恶之花”——借狂欢气象,写绝对苦难,在苦难中展现人性恶的一面。
  【适用话题】繁华;苦难;罪恶;对比
其他文献
1897年,纪伯伦14岁,进入黎巴嫩贝鲁特市的希克玛学校读书。当时的黎巴嫩人民贫富差距很大,学校里,有的同学很有钱,经常会买回各种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可有的同学却非常贫穷,连肚子都吃不饱。  有一次,学校里举办体育比赛,等同学们比赛结束后回到教室的时候,突然有个富翁的儿子大叫了起来,他放在书包里的30镑钱不见了,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气愤,想要通过蛛丝马迹来查出谁是小偷,可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的时候,那
期刊
阿婆出殡的那天,隔壁家的胡婶给我一枚鸡蛋,她说,这是阿婆留给我的遗物。  我小的时候家里穷,阿妈靠种些农作物或是卖点血养活我和阿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讨厌吃酱油拌饭的日子,还是不忍心看阿妈再瘦弱下去的缘故,有一天,我蹑手蹑脚地溜进了阿婆家,蹲在鸡窝旁等母鸡下蛋。没过多久,我见那只母鸡得意扬扬地“咯咯”叫着,从我头顶飞出去,便麻利地将右手伸进鸡窝,手指在触碰到鸡蛋的刹那,热乎乎的感觉瞬间让我兴奋不已。
期刊
加菲尔德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郊外经营着一片香蕉园。最近一段时间,香蕉的收成不错,可销售情况却不容乐观,这让加菲尔德很是头痛。  加菲尔德从小生活在福利院,现在也是一有时间就去看望那里的孩子们。成批的香蕉卖不出去,加菲尔德首先想到的是福利院的孩子们,他用车拉了两筐香蕉送了过去。  一个叫鲍勃的孩子吃着香蕉,看了看加菲尔德,喃喃地说要是天天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香蕉就好了。 加菲尔德点点头,答应以后天天给他
期刊
月光微凉,在静谧的夜晚细细流淌。洗净了滴翠的叶儿,叫醒了沉睡的村庄。我远望着天边的明月,静静遐想……  “哇!这里有一只蚂蚱!快来快来!”农村的夏夜,怎少得了孩子的嬉闹?我双手合十,蹲在地上,轻轻盖住受惊的蚂蚱,月光如练,洒在我的手上,也照亮了孩子的欢喜。眨眼间,一群小孩跑了过来,小蚂蚱似乎受了惊,仓皇逃窜,引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那时的月亮圆圆的,亮亮的,高挂在天空中,我能嗅到一丝快乐的气氛,这是
期刊
在那个万物都已安然入眠的冬夜,我和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听白菜讲着只有一个音调的天籁。那种无与伦比的幸福,随着氤氲雾气围绕在我们身旁,渗入心房,焐化了冬日的寒冷。  雪落在了那个小村庄里,黑暗瞬间就吞噬了一切,包括那个小小的村庄。屋外狂风呼啸而过,空无一人的村庄小道更显阴森,即使没有身处其间也觉得寒冷可怕,噬人心骨。这时候,父亲会踏着青石板,穿过堆着杂物的院子进屋来。那个魁梧的男人,提着四棵大白菜,像个
期刊
我上班的时候经常迟到,原因是从家里到单位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在巷子的中间地段有两个下棋的老头。我每天从这里走过的时候,都要停下来,看一会儿棋。  这两个老头儿的棋术并不高明,丝毫不能给我以有益的启示,而我对下棋也没有热衷到连上班都不顾的程度。那么,是什么东西牵住我的心呢?我久久不明白这个道理。  两位弈者都是孤身,不知道他们的妻子哪里去了,也不知道他们的儿女哪里去了。一种凄凉感和孤独感笼罩在棋盘
期刊
这是一把小提琴,没有特别的地方,漆成红棕色,配上四条真正的羊肠琴弦。一个小男孩拿着琴弓在小提琴上拉出声音。声音也许很难听,但他是用内心的耳朵来听的,觉得声音柔和纯净。  有时这声音使他快活,好像他自己经历过一件奇迹。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本事!小提琴是表现自我感觉的工具。当然它有时失去了这种表现力。听小提琴的人有时要皱眉头,这是不必要的。小男孩自己有时也突然不用他的内耳来听,而是用他头上长的两只耳朵
期刊
【真题回放】  写作(50分)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半命题作文:有 相伴滋味长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命题作文: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
期刊
没有人能够抵挡风度像阳光一样的影响!在文明社会中所学到的某些风度具有某种非同凡响的威力:一旦人具有了这些风度,他或她,就必然四处受到欢迎、尊重和佃慕,尽管他或她并不拥有美貌、财富或才智。  如果赋予一个男孩以高雅的谈吐和各种技艺,那么,你也就赋予了他无论走遍哪里都可以统治宫殿和控制财富的能力。他无须挖空心思地去赚取或获得这一切,他们自然会恳求他走进宫殿,拥有财富。  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在玩弄骗人的
期刊
我真倒霉,真的,俗话说:“一阵秋雨一阵凉。”(这个锅俗话不背,真的不背)我明知道这是帝都入秋后的第一场大雨,却没有重视;我明知道雨天湿滑却自以为身轻如燕;我明知道不应该走路发微信却不听老人言……(泪眼蒙眬,远目~)  那是平凡的一天,除了雨有点大风有点急。我欢乐地撑着伞走向地铁站。这时,万恶的微信提示音响了,于是出现了如下对话:  可是冷不防脚下一滑……掌握托马斯360度全旋这种高难度动作只求一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