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涂膜性能

来源 :表面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光固化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二氧化硅(WPUA/Si O2)复合材料,提高水性光固化聚合物材料的涂膜性能。方法制备含双键官能化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将其引入到制备的可光固化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体系中,制备水性UV固化WPUA/SiO2复合乳液,研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分析体系中官能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分散稳定性及其对涂膜形貌、透光性、硬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由于WPUA和官能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均含有C==C,所制备的WPUA/Si O2复合材料可以用UV光进行固化,官能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由于表面存在有机分子链,与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相容性提高,使得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掺杂量达到10%(质量分数)时可存储稳定性达30天以上。固化后涂层的透光性和力学性能明显提升,涂层铅笔硬度达到3H,粘附性为1级,抗冲击强度大于50 kg·cm。结论制备的WPUA/SiO2复合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改性纳米粒子的掺杂对水性UV固化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且可提高复合涂层的透光性。
其他文献
对三峡库区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紫色土入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林混作型耕地与传统农耕地相比,砂粒含量增加21.37%,粉粒含量和粘粒含量分别减少11.63%和4.14%,其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是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高的,分别为45.80%和8.96%;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速率随时间变化呈幂函数关系,土壤稳定入渗率差异明显,表现为竹林地(55.89 mm/h)>农林混作型耕地(5.91
11月3日,扬子石化重大科研项目——乙二醇催化加氢工业化试验装置成功开车。装置投用以来,系统脱醛效果好,乙二醇产品中的UV值优于优级品指标,解决了扬子石化乙二醇产品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连续3针、单独1针治疗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于我院治疗的47眼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患
为评价板栗林(套)改种茶树和毛竹对土壤质量的影响,2009年在板栗林、茶树和毛竹林分别采集3个剖面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生物学性质。结果表明,板栗套(改)种茶树和毛竹10a后,表层
以亚临界1,1,1,2-四氟乙烷(R134a)为介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 TL IM催化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大豆磷脂的酸解反应制备EPA/DHA磷脂,探讨了压力(2~8 MPa)、温度(30~60℃)、水分、接触
目的研究58Si Mn高强度钢表面完整性评价指标受切削参数影响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采用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对58Si Mn高强度钢进行车削加工试验,通过采集相
利用历史资料及典型剖面土样,采用原位采样及相同测定方法研究不同时期黄绵土剖面的养分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30年来黄绵土中有机质、氮素、磷素含量水平有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