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VS语文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老师有事,教务处通知我代课。我心里很是发愁,因为美术课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上了,孩子们都闹意见。果然,当我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孩子们的眼睛立刻就充满了失望与抗拒:“老师,怎么又上语文了?”“美术已经一个星期没有上了!” 有些孩子还小声咕嘟:“不喜欢又上语文课,课程表上写的是美术课。”教室里乱哄哄的,我心里也不好受:看来学生要开始“咒骂”我了。
  看着乱嚷的学生,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上美术吧,我实在觉得不合适,毕竟我不是美术专业的。上语文吧,面对着那么多抗拒的声音,我能上吗?强迫学生上语文课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效果可能会等于零。一瞬间,甚至有那么一点尴尬。“你们很喜欢上美术吗?”我不得不明知故问了一句来调节这种气氛。“是啊,我们很喜欢。”孩子们毫不客气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让我这个语文教师都有点嫉妒美术的魅力了。“可是美术老师不在……”我残忍地说出了这个要他们必须接受的事实。“唉……”学生们有点厌倦地不得不拿出语文书来。尽管我说语文怎么怎么重要,学生还是情绪不高。
  突然,我灵机一动,说:“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上美术课吗?”“是!”学生“倔强”得让我心里不舒服。“好吧”,我说:“那么今天,就让语文老师给大家上一节美术课和语文课吧。”学生们一听到“美术”两个字眼睛就发亮了,马上就安静了下来。我“啪”的一声把新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挂图钉在黑板上,说:“要画好画,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和事物。小朋友,用你们的眼睛仔细观察,看看这两幅图画有什么不同?我看看哪位小朋友具有小画家的素质。”观察这两幅图画有什么不同是我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不过在平常的语文课上,它不会那么快就出现。可是孩子们却以异常的热情去观察那两幅图画,并纷纷举起了手:“第一幅图画的人是微笑的、高兴的,第二幅的人是惊讶的、悲伤的。”“第一幅图画的葫芦长在架子上,第二幅的葫芦掉在了地上。”“第一幅图画的葫芦叶子是绿的,第二幅是黄黄的。”“还有小洞!”学生继续补充说。一瞬间我不由得欣喜若狂了,这些观察的东西,正是我需要的课堂表现。于是我接着像不明白似地说:“为什么这两幅图画要这样画呢?第一幅的图画葫芦长得那么好,第二幅图画的葫芦叶子却黄了,还有小洞,葫芦在地上?”学生们纷纷翻书了。一会,有学生说:“因为蚜虫啊,那个人不肯治蚜虫,所以葫芦掉了。”于是我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画出好的葫芦和掉在地上的葫芦,好的叶子和被蚜虫吃过的叶子。接着我说,给自己的图画配上文字。于是学生们不但学会了“葫芦”这个词语,而且还激发了读书的动力。学生在自读了这篇课文后,给两幅图画都配上了自己的文字。第一幅画,有些小朋友配上的文字是:“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有些小朋友配上的是一些描写葫芦长得好的词语:“可爱的小葫芦,碧绿的小葫芦。”等等。第二幅画,有些小朋友配的文字是:“我的小葫芦怎么会掉下来了呢?”有些写的是:“被蚜虫驻坏了的小葫芦。”“黄黄的小葫芦。”“生病的小葫芦。”等等。
  我不由得喜出望外!孩子们对课文掌握得那么好,不正是语文课的目标吗?孩子们现在正被美术的气氛笼罩着,学得异常津津有味,纷纷交流自己的“大作”。我心中窃喜,这样的交流,不就是在朗读课文吗?在学生交流了彼此的“创作”后,我趁机问:“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小葫芦怎么会落下来了?你这样画,是否有原因呢?”“因为那个人不听邻居的劝告,还感觉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就这样,在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把《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学完了,效果还很好。
  我不“嫉妒”美术老师了。因为,美术也帮助了我上了一堂趣味无穷的语文课。
其他文献
“令人十分振奋!”“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也为此而骄傲!”2009年5月30日,在第五届浙商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他20多分钟的讲话中,三次高度评价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代表浙商大会组委会、《浙商》杂志以及全体与会浙商所宣读的《转型升级逆势超越》的倡议书。  会后,这封被报以持久而热烈掌声的倡泌书,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新浪网、腾讯网、《浙江日报》、《浙商》杂志、《
“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5年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市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就业人数达2690万人……这些数字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飞速发展的证明。如今,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