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医院患者满意度评价研究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医院扮演着服务广大师生的角色,高校医院医患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着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全面了解高校医院服务的真实状况,发现高校医疗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进行完善并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我们针对高校医院医疗服务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其他文献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此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1-2].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方法不当容易造成难以有效管理的状况[3].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医院固定资产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以高效、科学、规范的
期刊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多年来,深圳市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行适度放开医疗市场的改革政策,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组织或个人举办医疗机构,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办医格局[1].在本轮医改中,深圳将加快推进社会办医,逐步形成并完善立足深圳、服务珠三角、服务全国和全球的综合性国际化医疗服务体系[2]。
期刊
医院感染是一门涉及多方面交叉渗透的学科,建立和完善医院监控与管理体系,切实抓好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现状,在贵州省卫生厅、贵州省医学会的大力支持下,最近我们对贵州省102家二级以上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随着21世纪世界一体化格局的彰显,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增加,在华外国人数量不断攀升.为解决包括驻华使(领)馆的官员,在华商会、外企、合资企业的企业家,来华学习或工作的专家、教授以及旅游者、留学生等的在华就医问题,各大医院纷纷设立国际医疗部,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现实需求.我院作为三级甲等中医院,成立国际医疗部已近三年,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国际医疗服务模式,现介绍如下。
期刊
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向社会提供医疗技术服务时,向服务对象收取服务费用的标准,以实现医疗收费有法可依、有据可循[1].当前,正处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切实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改革也是此次医改的中心任务.目前,北京市医疗机构执行的是北京市物价管理部门1999年制定的医疗收费项目和标准.但随着医疗新技术、新业务的日新月异以及原材料成本涨价等因素,当前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显然已远
期刊
介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统筹层次的各种理论,包括疾病风险理论、大数法则、公平理论、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这些理论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的理论支撑.同时还介绍和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统筹层次的不同做法,包括高度统筹、中度统筹以及低度统筹等方式.这些理论和实践能帮助各地更合理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统筹层次的设计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深圳市各社区已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要求,根据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发展需求,近年来深圳市不断加快全科医师培养工作,有计划地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师,充实到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加快提高深圳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居民中的信任度,从而真正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真正落实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
期刊
笔者于2011年在德国研修医院管理期间,对德国主要医疗机构认证体系之一的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TQ认证体系(Kooperation fuer Transparenz und Qualit(a)t im Gesundheitswesen,KTQ)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并针对其运行机制和特点进行了专访.KTQ是一个以病人为中心、严格遵守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原则、被德国医
期刊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城市大医院要与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型公立医院要端正办医方向,坚持功能定位,同时要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指导作为公益性的重
期刊
医师多点执业是我国2009年新医改中提出的一项新制度,已陆续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推行,引起了医药卫生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介绍了医师多点执业的概念,探讨了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相关主体在监管过程中的职责和作用,提出按照“社会管理”的思路构建医师多点执业监管体系,构想了一个“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社会化”的监管模式,旨在为我国构建医师多点执业的监管体系提供一个参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