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软土路基承载力比较低,无法满足公路施工的要求,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以满足施工要求。也是保证公路工程交通安全和物流通畅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先分析了软土路基造成的影响,然后探讨了软土地基的一般施工程序,最后阐述了软土路基常用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施工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基本情况,选择相适的处理技术,才能最大限度上提升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置换处理;添加剂法
  【引言】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公路事业取得良好发展,公路工程和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地质条件差异明显。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软土路基,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如果软土路基处理不合理,必然会影响路基的强度,降低承载力,引发严重的路基沉陷、断裂等病害,影响通车的安全性和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基于此,对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的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软土路基造成的危害
  1.1对路基强度造成的危害
  大量公路工程施工实例表明,软土路基的强度,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寿命都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对软土路基强度重视度不足,在具体施工中,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大幅度降低了整个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公路工程的特性决定了,如果路基强度不符合要求,当路面车辆荷载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容易发生塌陷问题,从而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如果路基强度不足,在工程验收阶段也就无法顺利通过,阻碍整体施工进度。所以,需要结合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按照具体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处理技术和解决方案,以保证验收合格,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1.2環境条件对路基的作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一旦遇到软土路基,其施工环境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主要原因是公路工程施工周期普遍较长,需要跨越多个季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当,都会影响总体质量。所以,施工方必须结合工程特性,选择合理是解决方案进行科学处理。
  2、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处理程序
  软土需要换填的厚度在50~100mm之间,需要埋设沉降观测板和位移桩,然后进行路堤填筑施工,涉及到的工序包括穿插涵管、砂袋护坡等。如果遇到沼泽类软土路基,含水量比较大,淤泥厚度大,排水困难,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等无法正常施工,此时,需要先进行便道修筑施工【1】。在便道之上,采用特殊的机械设备,如挖泥船,将底部淤泥全部清理干净,倒入指定的淤泥弃土场进行处理。等换填完成之后,再选择强度高、含水量低的中砂或者粗砂进行分层换填,直到设计标高。换填完成之后,在路基底部铺设高强度、耐腐蚀性的B型土工布,同时在上路堤的两侧堆放砂袋,堆放完成之后,在砂袋内侧进行砂垫层施工。砂垫层要保证摊铺的均匀性和平整性,经检验合格之后,再砂垫层的斜面上铺设A型土工布,铺设完成之后, 在A型土工布上填筑路堤。路堤施工结束后,沿着沼泽软土地基的长度范围,在路堤两侧进行沉排和石笼施工,进一步保护土工布及砂袋,避免在雨季水流过大,侵害两侧路堤。
  3、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常用的施工技术处理
  3.1表层处理技术
  此项技术是软土路基中比较常见的处理技术,经常用在土质比较松软的软土路基处理中。主要是通过添加相应的材料、排水处理、敷设等方法来改善地质强度。经过此项技术处理后的软土路基,表层强度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防止路基发生局部沉陷和断裂问题。表层处理技术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先对软土路基进行全面检测和细致分析,并熟知软土路基的地质水文条件,为施工技术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和其它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相比,表层处理技术的主要优势是有效改善软土路基的表层成分,提升表层的强度和耐久性,保证路面施工各道工序能够顺利开展。但也有不确定性,无法真正保证软土路基的持久耐强性,还需相关技术人员不断升级改造。
  3.2土木织物处理技术
  土木织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中比较常用技术,按照处理深度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浅层处理技术,另一种是深层处理技术【2】。二者相比,后者处理软土路基的效果更好,并且具有良好实用性,可大幅度提升软土路基的密实度。主要做法是利用塑料排水来替代纸板排水,将软土路基中的水分排出,提升密实度和强度,以满足公路工程施工的要求。
  3.3轻型填方处理技术
  主要是通过泡沫苯乙烯材料来对软土路基进行轻型填方处理,和其它处理材料相比,泡沫苯乙烯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抗压能力好、运输施工都比较方便等优势,是目前软土路基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其使用耐久性可达15~20年,应用得当有效解决软土路基沉陷、变形、断裂等问题,是一种比较拥有发展前景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3.4置换处理技术
  虽然表面处理技术在软土路基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耐久性不足,并且需要长时间维护和保养,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置换处理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机理将软弱土层全部挖出,回填上优质的土质,以改善路基的土质条件,具体施工工序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清理地面。如果软土路基的横坡坡比小于1:5,则可以进行直接填筑,如果大于1:5,需要将原地面挖成宽度大于2m的台阶,以满足置换回填、摊铺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台阶可做成2%~4%的内倾斜坡,如果遇到砂质土层,无需开挖台阶,为保证施工进度,只要把原地面以下20~30cm之间的表土翻松即可进行碾压,也可以满足软土路基处理对强度和硬度的需求【3】。
  第二,选择含水量低、不含腐殖土、树根等是物质的土质作为换填材料,为保证回填的密实度,在具体回填时可进行分层回填,每层回填厚度控制在30cm以下。   第三,保证回填料超出路堤设计宽度50cm以上,路基边缘要充分压实。如果软土路基的填土高度低于0.8m,则对原地表挖出后,将表面翻松30cm以上,再进行整平压实处理,保证压实度不小于96%。
  第四,如果施工周围只有透水性比较小的土质,则在进行回填时, 含水量要控制在±2%以内,在下层回填时,顶部要做成双向4%的横坡。在上层回填时,严禁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质回填的路堤边坡上。并进行分次碾压,先碾压两边,再耐压中间,两次碾压时,重叠搭接部分不应小于30cm【4】。
  第五,无法压实坚硬材料,要及时清除,以保证压实度符合要求。在分层回填时,如果交接处无法在同时完成填筑操作,先回填的路段,按照1:1的坡度进行分层挖台阶。如若兩段可以同时施工,则可以进行分层交叠回填,但要保证搭接长度不小于2m。
  3.5添加剂处理技术
  如果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土质为粘性土,则可以通过在表层粘性土中加入添加剂的方法进行处理,也可以达到改善路基强度和硬度的要求,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的条件。常用的添加剂可以是生石灰、熟石灰,也可以是水泥【5】。此种处理技术,既能有效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形成团粒效果,也可以促使土层逐步固结,以保证土体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分析了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软土路基强度较差,含水量高,无法满足公路施工的要求。需要结合工程特性和地质水文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才能满足公路工程施工对路基稳定性、硬度、强度的需求,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浩.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 No.491(06):199.
  [2]黄华杰.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000(002):185-186.
  [3]李亚玲.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 623(33):122.
  [4]任立庆.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 2018,016(007):142.
  [5]桂朴生.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000(009):235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建立微电网,可以作为能源互联网进行补充,提升电力互联网技术进行协同控制,不断提升供电的可靠性以及效益,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农村微电网并网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微电网;并网;配电网  引言:  随着传统能源日趋减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的一系列促进新能源消纳、推进分布式发电和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电网是可再生分布式电源与电网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高层建筑逐步增多。高层建筑的兴起有效提升了城市土地利用率,但是受建筑结构以及布局等因素的影响,消防安全存在诸多隐患,火灾扑救难度较大。高层建筑火场供水是制约消防救援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开展了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及火场供水对策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供水;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的过程中,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矿业正在向综合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机械设备成为重要的矿山生产作业工作,有效提高了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给矿山企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作为保障机电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要路径,能够有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产安全的统一,对此,本文将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检修的要点进行分析,以促进管理与维护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维护
摘要:电气机电设备在机电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设备在实际安装与调试过程中时常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影响电气机电设备正常运行,严重情况下将会带来人员伤亡事故。因此,面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针对主要的安装设备应用合理的安装方法,做好电动机调试工作,确保使用者人身安全。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要点分析  1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环节
摘要: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行业的核心关键。数字化技术能够对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及生产安全性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工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数字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  数字系统由多学科共同组成,在该技术下实现了不同信息资源的系统化整合处理,借助二进制编码实现传输和存储。数字系统因其具有的智能化特点,在企业中应用可将传统的设备使用量减少,并对生产程序实施
摘要:在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控制系统中,继电器作为其中的主要元器件,在实际使用中非常容易发生故障,本文主要在继电器触点故障产生的原因基础上,分析了继电器触点故障主要表现,并提出了继电器触点部分故障解决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继电器触点;常见故障;成因分析;处理方法   继电器的使用在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由于继电器实际使用量非常大,同时其应用广泛,再加上种类非常多,所以不可避免的会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早期硬化,以预测冠状动脉早期病变。方法应用ET技术测量比较40例冠心病患者及31例冠心病高危组与48例正常
摘要:目前,我国在线运营动车组已经达到数千列,其中“复兴号”高速动车组运营最高速度达350km/h,其安全性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安全,也关乎国家铁路运行质量和形象,是我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备舱及车下吊装设备作为外露部件,处于比较复杂的运行环境中,具有较高的脱落风险、碰撞风险,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做好车下设备安装的质量提升,对总组装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安装质量;安
以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资料为论据,从区域分布、联结关系、带动农户能力3个方面对江西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江西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