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秘的元宇宙 离我们似乎并不遥远
Metaverse,中文译为元宇宙,它由Meta和Verse两个部分组成,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它源自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的概念:未来社会中,人类通过相应的终端设备,进入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三维“现实”。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被数字化复制,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分身在虚拟世界中做任何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同时虚拟世界的行动还会影响现实世界。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空间。
元宇宙目前还属于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却并非遥不可及。2018年话题度颇高的电影《头号玩家》,其故事核心的“绿洲”便是基于元宇宙的概念。而游戏所建构的虚拟空间可能是我们更快通往元宇宙的入口。特别是近年来游戏与生活的边界正在消弭:美国歌手特拉维斯·斯科特在游戏《堡垒之夜》中举办虚拟演唱会,全球1230万游戏玩家成为虚拟演唱会观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Minecraft》中重现校园,毕业生以虚拟形象线上参加毕业典礼;A I学术会议AC A I在任天堂《动物森友会》上举行20周年研讨会,演讲者在游戏中播放PPT进行演讲……从小说到电影再到游戏,其实不少人已在不知不觉中与“元宇宙”的概念和内容有所接触。随着V R/A R、5G、云计算等技术逐渐成熟,元宇宙有望从概念走向现实。
游戏渐成进入元宇宙第一站
要讨论元宇宙,就不得不提目前火遍全球,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Roblox是一家早在2004年就已经成立的公司,在公司创立的第二年,Roblox游戏正式推出,2006年登录P C平台。经过十余年时间的发展和进步,Roblox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动社区之一及大型多人游戏创作平台。R o b l ox如今到底有多受追捧?2021年3月10日,Robl ox上市当天涨幅54%,公司估值半年时间增长了7倍;在2021 Q1美国iOS手游市场份额排行榜上,Roblox以5.52%的份额排名第一,4210万日活跃用户单日游戏时间长达153分钟……这些数据的背后,是Roblox的游戏模式带给资本与大众的想象空间。Roblox搭建起了一个游戏开放世界平台,借助玩家、创作者的力量共建这一虚拟世界,其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让玩家在游戏平台上能够享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切。
当前主流的游戏开发方式为PGC(专业生产内容),而Roblox则代表着U G C(用户生产内容)这一新的方式。Roblox现有活跃开发者接近700万人,约占月活跃用户数量的8%,越多开发者创造游戏+玩法内容,玩家沉浸时间越长,通过社交网络吸引越多新用户;玩家基础扩张的同时,由于U G C的激励+反馈经济系统,更多玩家有望变成开发者,形成正向飞轮效应。不止游戏,Robl ox还是一个社交、虚拟生活平台:玩家能够在其中聊天,与现实或虚拟的朋友进行互动;专门的游戏分类鼓励玩家在线上游戏的同时进行社交活动;“PartyPlace”功能可供玩家在虚拟世界中举办虚拟演唱会、生日派对和其他聚会……Roblox的规模效应叠加社交属性,带来了用户的迅速增长,不断完善着Roblox数字世界的构建。
从Roblox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来看,游戏作为人们基于现实的模拟、延伸、想象而构建出的虚拟世界,其形态与元宇宙相似。无论是同步和拟真方面,还是开源和创造方面,乃至经济系统层面,游戏都有着与元宇宙产生契合的“脉搏”。可以说,游戏本身就是元宇宙的雏形。当然,游戏作为元宇宙的“初级形态”,与其成熟形态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沉浸感、可进入性、可触达性、可延展性四个方面。相应地,AR/VR、云计算、区块链等底層技术的进化是从游戏到元宇宙的必经之路。目前,游戏与元宇宙成熟形态存在较大差距,相应底层技术仍需提升。
互联网巨头加入 扩大元宇宙范围
也延伸到其他领域。马克·扎克伯格就提到元宇宙可能改变Facebook以及互联网本身。当Facebook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他在分析师电话会上谈到元宇宙:“我想现在就讨论元宇宙这个话题,以便让你们看到我们正在为之努力的未来,以及我们公司的一些重大举措将如何一步步实现这一目标。在元宇宙里面,你感觉与其他人在一起,就如现实中的跳舞、健身一样,不同之处在于这种体验是不能在一个2D应用程序或网页上能做到的。”扎克伯格宣布将建立一个更加极致的Facebook,横跨社交、办公和娱乐。
a c e b o o k和扎克伯格并不孤单,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建立“元宇宙”的重要性。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在此前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了“企业元宇宙”这个概念: “没有一家公司能独立运营元宇宙,整个元宇宙是一个“有形的互联网”,它由许多不同的参与者以分散的形式经营。”可以看到,元宇宙的概念包含了整个行业的愿景,可以把它看成是移动互联网的继承者。它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会建立的东西,从硬件、软件应用到服务,整个元宇宙的搭建需要所有互联网科技乃至传统企业共同努力。
那么,元宇宙概念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哪些科技领域会因此受益,与之共舞呢?
率先感受变化的VR/AR
前面提到扎克伯格描述元宇宙的问题,突出了元宇宙时代“进入”方式的重要性,而VR/AR无疑是开启元宇宙的最佳钥匙。VR/AR与元宇宙的相互成就并非只存在于理论上,无论是元宇宙概念及应用的崛起,还是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都让沉寂已久的VR/AR迎来大规模复苏的机会。去年欧美疫情的反复带来了规模可观的“宅经济”,根据SuperData统计,Oculus Quest 2在2020 Q4的销量超过100万套。而来自V R 社交平台RecRoom的数据则显示,它在去年Q4的销量至少在200万~300万之间,而今年乐观估计出货量可达到900万套。根据扎克伯格的说法,VR平台以1000万用户作为重要里程碑,一旦跨过这个门槛将迎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从Oculus Quest 2的强劲销量来看,Facebook VR生态已经打开,未来用户将持续贡献内容收入。 销量的增长也得益于O c u l u sQuest 2具有的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改进:例如搭载了最新的高通XR2处理器和6GB内存,单眼1832×1920的分辨率,刷新率达到 90Hz,而重量只有503克,这使得Oculus Quest 2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显然,V R/A R的发展已经走过概念期、过热期、幻灭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而未来脑机接口有望成为实现元宇宙梦想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通过一些设备来接收脑电波并进行信号处理,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此外,对于一些有肢体障碍的玩家而言,脑机接口绝对是一个福音,借助这项技术,所有的玩家都能在元宇宙中获得同样的体验。
通信网络崛起
元宇宙要爆发,离不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而5G高速普及的背景,给它提供了这一基础。5G、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提升用户体验。在未来,全球大量用户登录同一个元宇宙,会对整个服务器的承载具有极高的要求。同时为了带给全球用户完美体验,就需要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能够承载数以亿计的用户同时登录,对于网络基础建设的发展会是一个契机。
在通信技术的更迭过程中,5G是人人、人物互联,6G会逐渐增加更多的智能体,从万物互联实现万物智联。未来的6G业务场景将体现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等趋势,而这些都与元宇宙的发展有着天然的契合度。通信技术的发展会增加更多的感知功能,使得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产生更多的交互,甚至达到最终共存共生的过程。元宇宙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和仿真,更重要的是自身也有很多的变化,它会和现实世界共同发展,这对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会形成很大的驱动力。
践行区块链技术
在元宇宙中,用户可以完成游戏、创造、工作、社交、交易等诸多体验,同时数字资产的创造、交换、消费等环节也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中进行,而这一切需要多种技术作为底层基础设施。如果说V R可以带来沉浸式,5G可以带来低延迟的体验,那么区块链技术则是构成元宇宙经济系统的基础,一个公平、完整的经济体系被认为是驱动元宇宙大规模持久运行的核心。
区块链作为一种支持性技术,在元宇宙中的应用主要以区块链通证的形式出现,例如能起到价值载体和交换作用的NFT(非同质化代币)。去年1月,风险投资家马修·鲍尔就提出了他认为的决定元宇宙的关键特征:元宇宙必须跨越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形成一个完全成熟的经济体,并能提供“前所未有的交互性”(用户通过创建的虚拟形象在元宇宙中实现与现实相近的交互体验)。
同时,元宇宙的数据一定会爆炸式增长,可能是现阶段的好几个数量级。所以基本不可能由一两个中心化存储服务提供商全包,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布式存储,能够接纳未来呈指数级暴涨的数据存储。而这类需求,则会推动以IPFS为代表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和应用的崛起。基于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去中心化存储系统,并与区块链等技术有效结合是大势所趋。而利用分布式存储体系,有望实现元宇宙的数据永久保存、快速确权、可信共享、有序流转和隐私保护,让数据更容易成为数字资产,让数据价值得以传递,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
前所未有的交互性
元宇宙要代替移动互联网,就应当建立在全民参与的基础上,如果参与范围不足,那么所谓的元宇宙仅仅局限在“VR+娱乐”“VR+社交”。如同W3C万维网标准协议一样,元宇宙需要构建一个通用的协议让每家公司在共同且互通的“宇宙”中进行开发。元宇宙本身是可全民参与、以内容为导向的世界,但是目前它的参与门槛较高,与微博、短视频“从大众走向精英”的路线不同,现阶段元宇宙内容与长视频更为相似,属于从“精英走向大众”。
元宇宙虽然是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但这一世界仍然以现实世界为蓝本,并且通过图像、声音、触觉等方式,为人们提供最接近现实世界的体验。因此,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需要媒体的开放标准,这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3D项目、3D场景和几何、矢量、序列以及生成、组合这些东西的程序。其中交互性3D技术是元宇宙的基础性技术。
交互性3D技术使得在虚拟世界中制造物品,比如游戏装备成为可能,而元宇宙实现了物品从一个游戏世界带到另一个游戏世界的可置换体验。目前,各行各业的技术专家团队都在与主题专家合作,尝试VR/AR和元宇宙概念结合的新应用。一些大型消费和媒体品牌,例如运动鞋、化妆品和家具零售商,都已经提供了A R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试穿鞋子或在浴室中试用新浴缸。这些体验将在未来转化为身临其境的元宇宙商店。
积极布局元宇宙的国内巨头
在元宇宙改变爆发的当下,除了国外游戏、互联网巨头的深度参与,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在积极布局元宇宙。马化腾在腾讯内部刊物《三观》中表示:“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意味着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实体和电子方式的融合。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无论是从虚到实,还是由实入虚,都在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以上这段描述正好同元宇宙的概念高度吻合。
而在组成元宇宙的V R/A R、互联网等关键领域,腾讯早有涉足:无论是打造虚拟世界需要的顶级引擎工具—E pi c的虛幻引擎;还是A R组件、镜像世界的领导者Snap;以及全球音乐巨头Spoti f y、自由表情工具Bitmoji、摄像头Kit、社交软件Discord等背后,都有腾讯投资的身影。除布局相关生态之外,腾讯还先后投资《AvakinLife》《Roblox》等沙盒游戏研发商。还和“方块鼻祖”乐高合作推出了手游《乐高无限》。此外,腾讯旗下还有自研的沙盒类M M O《我的起源》,并代理了《艾兰岛》。不难看出,通过投入这类自由创建、用户凝聚力高的游戏,腾讯正从游戏端逐步探索、完善元宇宙的形态。
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VR硬件公司Oculus。7年之后,同样的桥段又在国内上演—字节跳动以90亿人民币(约14亿美元)收购VR硬件厂商Pico,后者的VR设备出货量以及市场份额在国内排名第一。作为旗下拥有抖音、TikTok、今日头条等用户数量巨大App的字节跳动,在收购Pico后,如何将手中的资源与V R硬件进行整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布局元宇宙的野心已展露无遗。
未来可期的元宇宙
可以看到,元宇宙概念的兴起,是立足于现有多种科技技术发展的结果,通过不同领域的应用趋势,元宇宙的雏形及发展方向已露出苗头。虽然从发展阶段来看,当前的元宇宙产业整体上还处于萌芽阶段,不少技术还需要有突破性的进步。但在技术升级与需求升级的合力作用下,人们所期待的元宇宙应用场景在未来是有望实现的,《头号玩家》中的“绿洲”或许并不是梦想。未来数字构建的元宇宙究竟会怎样,就让我们共同关注与期待吧。
Metaverse,中文译为元宇宙,它由Meta和Verse两个部分组成,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它源自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的概念:未来社会中,人类通过相应的终端设备,进入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三维“现实”。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被数字化复制,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分身在虚拟世界中做任何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同时虚拟世界的行动还会影响现实世界。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空间。
元宇宙目前还属于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却并非遥不可及。2018年话题度颇高的电影《头号玩家》,其故事核心的“绿洲”便是基于元宇宙的概念。而游戏所建构的虚拟空间可能是我们更快通往元宇宙的入口。特别是近年来游戏与生活的边界正在消弭:美国歌手特拉维斯·斯科特在游戏《堡垒之夜》中举办虚拟演唱会,全球1230万游戏玩家成为虚拟演唱会观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Minecraft》中重现校园,毕业生以虚拟形象线上参加毕业典礼;A I学术会议AC A I在任天堂《动物森友会》上举行20周年研讨会,演讲者在游戏中播放PPT进行演讲……从小说到电影再到游戏,其实不少人已在不知不觉中与“元宇宙”的概念和内容有所接触。随着V R/A R、5G、云计算等技术逐渐成熟,元宇宙有望从概念走向现实。
游戏渐成进入元宇宙第一站
要讨论元宇宙,就不得不提目前火遍全球,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Roblox是一家早在2004年就已经成立的公司,在公司创立的第二年,Roblox游戏正式推出,2006年登录P C平台。经过十余年时间的发展和进步,Roblox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动社区之一及大型多人游戏创作平台。R o b l ox如今到底有多受追捧?2021年3月10日,Robl ox上市当天涨幅54%,公司估值半年时间增长了7倍;在2021 Q1美国iOS手游市场份额排行榜上,Roblox以5.52%的份额排名第一,4210万日活跃用户单日游戏时间长达153分钟……这些数据的背后,是Roblox的游戏模式带给资本与大众的想象空间。Roblox搭建起了一个游戏开放世界平台,借助玩家、创作者的力量共建这一虚拟世界,其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让玩家在游戏平台上能够享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切。
当前主流的游戏开发方式为PGC(专业生产内容),而Roblox则代表着U G C(用户生产内容)这一新的方式。Roblox现有活跃开发者接近700万人,约占月活跃用户数量的8%,越多开发者创造游戏+玩法内容,玩家沉浸时间越长,通过社交网络吸引越多新用户;玩家基础扩张的同时,由于U G C的激励+反馈经济系统,更多玩家有望变成开发者,形成正向飞轮效应。不止游戏,Robl ox还是一个社交、虚拟生活平台:玩家能够在其中聊天,与现实或虚拟的朋友进行互动;专门的游戏分类鼓励玩家在线上游戏的同时进行社交活动;“PartyPlace”功能可供玩家在虚拟世界中举办虚拟演唱会、生日派对和其他聚会……Roblox的规模效应叠加社交属性,带来了用户的迅速增长,不断完善着Roblox数字世界的构建。
从Roblox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来看,游戏作为人们基于现实的模拟、延伸、想象而构建出的虚拟世界,其形态与元宇宙相似。无论是同步和拟真方面,还是开源和创造方面,乃至经济系统层面,游戏都有着与元宇宙产生契合的“脉搏”。可以说,游戏本身就是元宇宙的雏形。当然,游戏作为元宇宙的“初级形态”,与其成熟形态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沉浸感、可进入性、可触达性、可延展性四个方面。相应地,AR/VR、云计算、区块链等底層技术的进化是从游戏到元宇宙的必经之路。目前,游戏与元宇宙成熟形态存在较大差距,相应底层技术仍需提升。
互联网巨头加入 扩大元宇宙范围
也延伸到其他领域。马克·扎克伯格就提到元宇宙可能改变Facebook以及互联网本身。当Facebook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他在分析师电话会上谈到元宇宙:“我想现在就讨论元宇宙这个话题,以便让你们看到我们正在为之努力的未来,以及我们公司的一些重大举措将如何一步步实现这一目标。在元宇宙里面,你感觉与其他人在一起,就如现实中的跳舞、健身一样,不同之处在于这种体验是不能在一个2D应用程序或网页上能做到的。”扎克伯格宣布将建立一个更加极致的Facebook,横跨社交、办公和娱乐。
a c e b o o k和扎克伯格并不孤单,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建立“元宇宙”的重要性。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在此前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了“企业元宇宙”这个概念: “没有一家公司能独立运营元宇宙,整个元宇宙是一个“有形的互联网”,它由许多不同的参与者以分散的形式经营。”可以看到,元宇宙的概念包含了整个行业的愿景,可以把它看成是移动互联网的继承者。它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会建立的东西,从硬件、软件应用到服务,整个元宇宙的搭建需要所有互联网科技乃至传统企业共同努力。
那么,元宇宙概念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哪些科技领域会因此受益,与之共舞呢?
率先感受变化的VR/AR
前面提到扎克伯格描述元宇宙的问题,突出了元宇宙时代“进入”方式的重要性,而VR/AR无疑是开启元宇宙的最佳钥匙。VR/AR与元宇宙的相互成就并非只存在于理论上,无论是元宇宙概念及应用的崛起,还是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都让沉寂已久的VR/AR迎来大规模复苏的机会。去年欧美疫情的反复带来了规模可观的“宅经济”,根据SuperData统计,Oculus Quest 2在2020 Q4的销量超过100万套。而来自V R 社交平台RecRoom的数据则显示,它在去年Q4的销量至少在200万~300万之间,而今年乐观估计出货量可达到900万套。根据扎克伯格的说法,VR平台以1000万用户作为重要里程碑,一旦跨过这个门槛将迎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从Oculus Quest 2的强劲销量来看,Facebook VR生态已经打开,未来用户将持续贡献内容收入。 销量的增长也得益于O c u l u sQuest 2具有的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改进:例如搭载了最新的高通XR2处理器和6GB内存,单眼1832×1920的分辨率,刷新率达到 90Hz,而重量只有503克,这使得Oculus Quest 2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显然,V R/A R的发展已经走过概念期、过热期、幻灭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而未来脑机接口有望成为实现元宇宙梦想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通过一些设备来接收脑电波并进行信号处理,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此外,对于一些有肢体障碍的玩家而言,脑机接口绝对是一个福音,借助这项技术,所有的玩家都能在元宇宙中获得同样的体验。
通信网络崛起
元宇宙要爆发,离不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而5G高速普及的背景,给它提供了这一基础。5G、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提升用户体验。在未来,全球大量用户登录同一个元宇宙,会对整个服务器的承载具有极高的要求。同时为了带给全球用户完美体验,就需要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能够承载数以亿计的用户同时登录,对于网络基础建设的发展会是一个契机。
在通信技术的更迭过程中,5G是人人、人物互联,6G会逐渐增加更多的智能体,从万物互联实现万物智联。未来的6G业务场景将体现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等趋势,而这些都与元宇宙的发展有着天然的契合度。通信技术的发展会增加更多的感知功能,使得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产生更多的交互,甚至达到最终共存共生的过程。元宇宙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和仿真,更重要的是自身也有很多的变化,它会和现实世界共同发展,这对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会形成很大的驱动力。
践行区块链技术
在元宇宙中,用户可以完成游戏、创造、工作、社交、交易等诸多体验,同时数字资产的创造、交换、消费等环节也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中进行,而这一切需要多种技术作为底层基础设施。如果说V R可以带来沉浸式,5G可以带来低延迟的体验,那么区块链技术则是构成元宇宙经济系统的基础,一个公平、完整的经济体系被认为是驱动元宇宙大规模持久运行的核心。
区块链作为一种支持性技术,在元宇宙中的应用主要以区块链通证的形式出现,例如能起到价值载体和交换作用的NFT(非同质化代币)。去年1月,风险投资家马修·鲍尔就提出了他认为的决定元宇宙的关键特征:元宇宙必须跨越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形成一个完全成熟的经济体,并能提供“前所未有的交互性”(用户通过创建的虚拟形象在元宇宙中实现与现实相近的交互体验)。
同时,元宇宙的数据一定会爆炸式增长,可能是现阶段的好几个数量级。所以基本不可能由一两个中心化存储服务提供商全包,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布式存储,能够接纳未来呈指数级暴涨的数据存储。而这类需求,则会推动以IPFS为代表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和应用的崛起。基于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去中心化存储系统,并与区块链等技术有效结合是大势所趋。而利用分布式存储体系,有望实现元宇宙的数据永久保存、快速确权、可信共享、有序流转和隐私保护,让数据更容易成为数字资产,让数据价值得以传递,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
前所未有的交互性
元宇宙要代替移动互联网,就应当建立在全民参与的基础上,如果参与范围不足,那么所谓的元宇宙仅仅局限在“VR+娱乐”“VR+社交”。如同W3C万维网标准协议一样,元宇宙需要构建一个通用的协议让每家公司在共同且互通的“宇宙”中进行开发。元宇宙本身是可全民参与、以内容为导向的世界,但是目前它的参与门槛较高,与微博、短视频“从大众走向精英”的路线不同,现阶段元宇宙内容与长视频更为相似,属于从“精英走向大众”。
元宇宙虽然是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但这一世界仍然以现实世界为蓝本,并且通过图像、声音、触觉等方式,为人们提供最接近现实世界的体验。因此,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需要媒体的开放标准,这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3D项目、3D场景和几何、矢量、序列以及生成、组合这些东西的程序。其中交互性3D技术是元宇宙的基础性技术。
交互性3D技术使得在虚拟世界中制造物品,比如游戏装备成为可能,而元宇宙实现了物品从一个游戏世界带到另一个游戏世界的可置换体验。目前,各行各业的技术专家团队都在与主题专家合作,尝试VR/AR和元宇宙概念结合的新应用。一些大型消费和媒体品牌,例如运动鞋、化妆品和家具零售商,都已经提供了A R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试穿鞋子或在浴室中试用新浴缸。这些体验将在未来转化为身临其境的元宇宙商店。
积极布局元宇宙的国内巨头
在元宇宙改变爆发的当下,除了国外游戏、互联网巨头的深度参与,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在积极布局元宇宙。马化腾在腾讯内部刊物《三观》中表示:“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意味着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实体和电子方式的融合。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无论是从虚到实,还是由实入虚,都在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以上这段描述正好同元宇宙的概念高度吻合。
而在组成元宇宙的V R/A R、互联网等关键领域,腾讯早有涉足:无论是打造虚拟世界需要的顶级引擎工具—E pi c的虛幻引擎;还是A R组件、镜像世界的领导者Snap;以及全球音乐巨头Spoti f y、自由表情工具Bitmoji、摄像头Kit、社交软件Discord等背后,都有腾讯投资的身影。除布局相关生态之外,腾讯还先后投资《AvakinLife》《Roblox》等沙盒游戏研发商。还和“方块鼻祖”乐高合作推出了手游《乐高无限》。此外,腾讯旗下还有自研的沙盒类M M O《我的起源》,并代理了《艾兰岛》。不难看出,通过投入这类自由创建、用户凝聚力高的游戏,腾讯正从游戏端逐步探索、完善元宇宙的形态。
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VR硬件公司Oculus。7年之后,同样的桥段又在国内上演—字节跳动以90亿人民币(约14亿美元)收购VR硬件厂商Pico,后者的VR设备出货量以及市场份额在国内排名第一。作为旗下拥有抖音、TikTok、今日头条等用户数量巨大App的字节跳动,在收购Pico后,如何将手中的资源与V R硬件进行整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布局元宇宙的野心已展露无遗。
未来可期的元宇宙
可以看到,元宇宙概念的兴起,是立足于现有多种科技技术发展的结果,通过不同领域的应用趋势,元宇宙的雏形及发展方向已露出苗头。虽然从发展阶段来看,当前的元宇宙产业整体上还处于萌芽阶段,不少技术还需要有突破性的进步。但在技术升级与需求升级的合力作用下,人们所期待的元宇宙应用场景在未来是有望实现的,《头号玩家》中的“绿洲”或许并不是梦想。未来数字构建的元宇宙究竟会怎样,就让我们共同关注与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