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CL厚度、pRNFL厚度及BMO-MRW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

来源 :眼科新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mGCL)厚度、盘周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及Bruch膜开口-最小盘沿宽度(BMO-MRW)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来我院青光眼专家门诊进行早期青光眼筛查的10例17眼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0人18眼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Spectralis OCT测量两组受试者mGCL厚度、pRNFL厚度及BMO-MRW.计算各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OC).结果 观察组患者颞侧、颞上、颞下、鼻侧、鼻上、鼻下及平均BMO-MRW及pRNFL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患者各象限mGCL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受试者在内环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和外环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mGC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颞下区pRNFL厚度的AROC最大值为0.920(P<0.01);BMO-MRW平均值的AROC最大值为0.864(P<0.01);内环颞侧mGCL厚度的AROC最大值为0.631(P<0.05).结论 pRN-FL、mGCL及BMO-MRW在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均出现局部变薄和变窄,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pRNFL的诊断准确性最高,BMO-MRW次之,mGCL的诊断准确性较低.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StarEyes 900(万灵帮桥,中国)与IOLMaster 500(蔡司,德国)2种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健康受试者眼部参数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21年6月至7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眼部检查的62例健康受试者共124只眼,分别通过StarEyes 900与IOLMaster 500完成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最小角膜屈光力径线上角膜曲率(keratometry for the flattest meridian,Kf)、最大角膜屈光力径线上角
目的 探讨电针干预对透镜诱导型近视(LIM)豚鼠视网膜和视皮层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90只2周龄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LIM组和LIM+电针治疗(LIM+EA)组.NC组豚鼠正常饲养,不进行干预;LIM组和LIM+EA组豚鼠右眼均配戴-6.0 D镜片,左眼作为自身对照建立近视模型;LIM+EA组豚鼠在戴镜的同时在太阳穴和合谷穴给予电针干预治疗.造模2周和4周后测量各组豚鼠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并应用qPCR和酶
目的:探讨连续锁边缝合联合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1月到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的患者132例180眼,按结膜瓣固定方式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64例90眼)行间断缝合固定法,B组患者(68例90眼)行连续锁边缝合法,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与配戴角膜绷带镜.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部疼痛程度评分、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3 d,B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
目的 对比分析进口角膜保护剂与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对眼科手术患者角膜上皮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7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拟行单眼白内障手术或眼底手术的患者52例(52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眼.试验组使用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对照组使用波兰产角膜保护剂.主要保护作用评价指标为光学清晰度保持成功率,次要保护作用评价指标包括产品在术前、术后的保护剂眼表覆盖厚度、光学清晰度保持时间及光学清晰度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行泪膜破裂时间(TBUT)、
目的 对比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senofilcon A和comfilcon A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自身对照试验的方法,纳入行LASEK患者39例(78眼),术后同一患者一眼配戴senofilcon A角膜接触镜(A组),另一眼配戴comfilcon A角膜接触镜(B组),连续配戴7 d.评估并比较两组患眼术后主观感受和客观体征的差别.结果 手术当天,B组患眼的眼痛评分为(2.03±2.03)分,高于A组[(1.49±1.68)分](P=0.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与多因素相关、能引起中心视力丧失的致盲性眼病,目前尚无逆转AMD的方法.AMD发病机制复杂,是眼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脉络膜通过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视网膜提供氧气、营养物质并清除代谢产物,在AM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脉络膜组织解剖位置较深,人们对脉络膜在AMD发病机制中的认识有限.因此,本文就AMD脉络膜的组织病理、基因表达、炎症、血流改变作一综述,有利于AMD脉络膜特征的识别,并进一步拓展临床诊疗思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慢性高血糖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并发症.全身危险因素、炎症、氧化应激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全视网膜光凝术是预防DR患者视力下降的一线治疗方法,但激光的破坏性会带来一系列眼部并发症.与激光治疗相比,药物治疗能够对DR病情发展的多个环节进行干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留视网膜的解剖结构、减少激光相关并发症.本文从控制全身危险因素的药物、血管保护剂、抗炎药、抗氧化剂、中医中药、纳米药物等多个方面对DR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DR患者制定全面、多元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本洗眼车功能齐全,也可通过调整位置,满足对同一治疗室内不同治疗椅上的患者进行眼部清洗;同时,避免医护人员操作过程中的频繁转身和走动,节省时间和体力.
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主要细胞群,充当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哨兵.在微环境信号作用下,巨噬细胞可被不同的激活物极化为不同功能的M1型、M2型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极化既可以发生在生理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在病理条件下,并贯穿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全过程.很多眼科疾病的病理过程都和巨噬细胞极化密切相关,巨噬细胞极化及炎症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是眼病发生的重要机制.本文简要综述了巨噬细胞的不同极化表型以及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平衡为治疗靶点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视网膜病变、干燥综合征以及角膜炎等眼
王亿平教授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血尿酸及治疗高尿酸血症在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王亿平教授主张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毒互结为标”,治疗上应标本兼顾,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解毒并重,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