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国内关于高考问题研究进行综述,概括了现阶段取得的成果,以期能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建议;并对国内文献进行收集与分析;从高考历史演变、内容改革、典型问题对策与建议进行综述,同时也提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高考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高考改革;综述;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164—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对于高考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很多方面对高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比如发展历程方面、内容革新方面、公平问题研究方面、高考作弊成因分析及对策方面等等。这些研究与分析获得了很多有重要实践及科研意义的成果,但也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意在对这些文献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一些研究不足与改进的内容与方面,希望能对今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高考历史变迁
  1905年满清政府下令停止实行科举取士。该诏书标志着封建科举考试制度退出历史的舞台。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当时的高校大多实行自主招生。
  20世纪30年代,虽然当时政局动荡、军阀割据混战,但高等学校大致仍然采用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方法[1]。
  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首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这意味着,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彻底宣告结束。
  1966年“文革”开始,高考被废除,高校停止招生。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恢复高考的文件。1977年的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新生于1978年春入学。高考就这样恢复了[2]。
  二、高考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高考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高考移民”、“考试作弊”等。针对以上问题,很多学者做了很多努力。
  有学者试图从个人诚信、法律制度、社会控制等方面努力,来保障教育公平、捍卫社会正义。李瑞提出:在个人诚信层面实施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在法律制度层面出台《考试法》,推行教师“异地监考”制度;在社会控制层面加强技术监督,变革考试观念[3]。试图通过以上措施来保障高考最大程度的公平、捍卫社会正义。
  还有学者试图通过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来消除教育不公平问题。刘玉铭通过建立内生增长模型来估算取消这种不平衡配额会如何影响现在受惠省市的经济发展,以及会给受惠省市考生造成多少福利损失[4]。
  当然,还有部分学者试图通过改变高考的形式来消除高考的负面影响,例如邹红亮等提出以大学毕业会考取代现行高考的设想,分析了通过毕业会考取代高考的意义,并从可行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统考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设计[5]。
  还有学者认为招生制度的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以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给弱势考生群体以政策倾斜,逐步改革与完善高考招生制度,规范高校自主招生等,多管齐下,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6]。
  三、高考内容变革研究
  有学者认为,就高考制度而言,应一年设置多次考试并且简化高考,录取应看平常学习成绩,要看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的参与情况,需要有几份推荐信,还应当有面试,让学生自己填写不同大学申请表和为什么要上大学作一篇文章,或是完成所申请学校的命题作文[7]。
  也有学者认为,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是其内容并非形式。而现在实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也为中学生综合知识试题库的建设提供了经验[8]。试图通过在现行的高考知识体系中增加综合知识考试的内容,从而构建一套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培养并选拔出具有综合性、创造性的复合人才,从而完善现行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进度。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现行高考政策的变革应在招生方式、高考内容及高考手段上从传统、封闭逐步走向开放,走向创新,走向现代化[9]。试图通过将招生考试的方式进行变革,逐步摆脱现行的单一渠道,在内容上,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成果融入到考察范围中,发挥高考的指向和推动作用、手段上逐步实现现代化和网络化。
  四、高考研究展望
  最近几年,有关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声日高。高考一考定终身,缺乏多样性,弊端较多。不仅是高考制度本身出了问题,需要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同时,高考制度还牵涉其他许多领域,只有多方联动,方能奏效。如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录取方式、考试手段等方面[10]。
  (一)考试内容方面
  在关于文理分科的问题上,纵观我国高校招生考试科目与中学教学模式演化历程,分科考试始终是主流,文理适当分科有一定合理性,高中取消文理分科过于理想化,为时尚早。过早的取消文理分科,不仅不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构成。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也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从生态角度构建新型的学科关系。长期以来,各学科之间互相争夺课时,使广大师生忙于应付单一科目的考试。这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违背的。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生态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渗透,使各学科之间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1999年初,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启动。这一次的高考改革从强化素质意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度,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三个有助于”①的原则,重点放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四方面。所以,有研究者指出“3+X”高考改革方案是一项建设性政策,是导向性政策,也是开放性政策,当然也是一项渐进性政策[10]。
  (二)考试手段方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高考手段的改革也应与时俱进,特别在考生报考、阅卷、考生档案及录取上应最大限度地借助互联网技术,这样能节约人力和物力,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公开。
其他文献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要想保障教学工作高效的运行,就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以高等教育的管理理论为指导,以人才
目前在很多大学的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与21世纪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不适应,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基因组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针对在农村环境下如何从思想上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改造党员,如何在武装斗争的条件下争取群众、发动群众,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下如何纯洁党的组织,如何坚
利用7个微卫星座位对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德宏高峰牛(Bos taurus)种间杂交后代进行微卫星座位分型,结果7个微卫星位点在亲子关系中遵循经典的孟德尔遗传规律,呈共显性遗传,证
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根据教学实践和经验,对多媒体教学与思想政
师德师风决定着高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高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风格,是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高校发展的战略出发,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可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
分别用投影显微镜A法、B法及激光扫描纤维直径分析仪对10个洗净山羊绒样品的细度进行了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探讨使用激光法检测山羊绒细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在应届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将日益增多,由于他们社会认可度偏低、学习动机相对缺乏、心理素质欠佳、价值观更加多元化等因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和自身内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发性事件。这些事件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对学校的改革
孟子的天人关系一方面强调了天的道德属性,天人合德,高扬道德主义;另一方面保留了上古神性义的主宰之天信仰主义的宗教意义。理性主义与宗教性的并存,埋下了汉儒对儒学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