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再生游憩地“后修复”阶段管控体系研究

来源 :规划师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gbq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垃圾填埋场修复治理和改造利用为游憩活动场地已成为当前实践的热点,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大多再生游憩场地上将存留部分未完全降解的垃圾和有害物质,在场地使用过程中需要建构和持续实施精细化管控。"后修复"阶段管控虽然短期投入强度不大,但能为活动人群提供健康安全的长期保障,却很难受到足够重视。鉴于此,文章基于垃圾填埋场再生游憩地的功能使用特征,对管控对象类型进行梳理和辨析,针对分时、分区和分目标管控体系的建构特征展开讨论,探讨了管控体系实施保障要点。
其他文献
大都市边缘地区拥有稀缺旅游资源的潜力乡村,通常以乡村旅游发展完成乡村空间和产业形态的重构。文章以广州市蒙花布村为例,探索在旅游转向下我国大都市边缘乡村空间重构特征与驱动机制,发现蒙花布村由于"先锋农户"触发、"政府干预"推动与"市场参与"加速而出现了明显的空间重构,并从健全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规—建—管—营"体制机制、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和强化乡村建设风貌等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