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高考当科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科举,到隋炀帝时发展完备,从此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新制度。1977年我国重新开启高考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本文从两者的比较角度出发,探讨科举与高考的相同与不同点,各自的特点,以及健全高考制度的意义。
  关键词: 高考 科举 健全制度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临,看着学生忙忙碌碌,不禁感慨万千。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跃至龙门,是多少人的美好夙愿。高考和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有很多共同之处,但这二者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一、高考与科举的相同之处
  高考和科举的共同之处是二者都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通过一种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把符合要求的应试者选拔出来。两者的相同点具体表现为:
  1.古代的科举是封建社会为了统治需要制定的,按照一定程序从民间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今天的高考也是国家为了培养和选拔人才而建立的一种长效和良性机制,为许多优秀学子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遇和学有所成的条件。
  2.科举和高考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大事,对其才能的发展、命运的改变和事业的成功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和起到关键作用,还关系到家庭门面和家乡荣耀等。
  3.准备高考和科举,必须付出很多心血和汗水,起早贪黑,刻苦努力,只有经历“十年寒窗”的苦功,才能体验“金榜题名”的愉悦,即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代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现代人也普遍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为今后的工作和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两种制度都是应时代的呼唤而生的,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在科举之前,汉用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用九品中正制,隋推科举选拔人才,唐逐渐完善,成为之后一直到1905年之前历朝历代采用的較稳定的人才选拔制度,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出台是应时代的召唤,能较好地招纳贤才的先进制度。而1977年邓小平同志力推恢复高考,使无数有志青年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取相对较为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而多年前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现在大多已在不同的岗位上成就了相应的事业,事实证明,高考制度的出台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二、高考与科举的不同之处
  高考和科举首先有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科举是一种政治考试,而高考是一种教育考试。政治考试是为了选拔符合岗位要求的国家工作人员,而教育考试是一种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情况下更有效地分配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由于这种本质上的不同,导致这两种考试在设置目的、方法和组织上都有较大差别。
  尽管这两者在考试内容、录取方式、产生的影响上都有些不能令人满意的情况为人诟病,但这些问题和这两种考试共通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根本原则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两者的部分安排设置不完善而错误地全面否定整个制度。
  其次,除去时代背景、政治需要和选拔机制相异外,它们最大的不同是考试内容。古代科举主要考“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之类,而今天高考的内容要广泛得多,无论文科理科,都要考许多科目知识掌握的水平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这点上说,科举考试的内容只相当于现在文科的一小部分,现在的高考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比科举制度要先进和优越千百倍。其次,科举的目的是选拔官员,只要科举高中举人或进士,就可以有俸禄、做官僚;而高考的目的是培养人才。
  三、两种制度的现状及影响
  科举制度虽然已经废除,但是它曾经在历史上发挥了作用,为维护封建社会国家机器的运转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如张九龄、文天祥、袁崇焕、王维、李商隐等都是通过科举之路走上历史舞台的,他们或治国有方,或军功煊赫,或文采飞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科举制度成就了他们的历史功勋和千古英名。甚至那些科举不顺、屡试不第的,也能在某些领域颇有建树,并流芳史册。比如杜甫、李时珍、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不管哪一个名字都是家喻户晓,可是在当时却都科场失意。
  至于高考,至今仍然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如果我们留意一些文章,会有取消政治考试或者教育考试的说法,但是这两种考试会越来越加强,更加突出地体现出“公正、公平、公开”的根本原则,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如果不把握住这个趋势,判断就会出现错误。有人会说,若干年之后高等教育完全普及,人人都能顺利进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还要高考干什么?但是,像美国、日本这些高等教育已经完全普及的国家,他们的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仍然很严,并且对判断一个学生能否进入知名大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美国的SAT、ACT。所以,我们不能指望政治考试和教育考试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取消,只要把握好社会进步的脉搏,就能清楚地看到社会发展的来时路及进步的大方向。
  尽管现在的高考制度仍有弊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制度是目前有效选拔人才、维护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公平的手段之一。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批评应试高考,而是健全高考制度,使高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高校选拔新生的考试制度,更发展成真正选拔人才、选拔真正人才的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宏.我国科举制与学校教育关系演化进程及启示.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
  [2]杨晓霞.科举与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4).
  [3]刘杰.考试公正与教育公平[J].教育与职业,2005(2).
  [4]戴家干.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公正[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5]刘静.科举制度的平等精神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