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骨转移患者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生存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y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癌骨转移患者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4月采用靶向药物治疗的45例肾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3例,女12例.年龄32~81岁,平均59岁.27例诊断肾癌时即合并骨转移,余18例从诊断肾癌到发生骨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2.5个月.采用索拉非尼治疗38例,舒尼替尼治疗7例.分别对患者的总生存期(OS)进行单因素风险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单因素风险分析筛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并确定独立风险因素.根据独立风险因素将患者分为高危组(≤1项有利因素)和低危组(>l项有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OS. 结果 本组45例的中位OS为19个月,1年生存率为74.7%,2年生存率为32.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靶向药物治疗肾癌骨转移患者的有利因素为:诊断肾癌时无骨转移(HR:2.401,95%CI:1.210~5.699)、原发灶切除(HR:2.635,95%CI:1.021~6.307)、无骨以外器官转移(HR:2.323,95%CI:1.003~6.221).高危组23例,中位OS为16个月,低危组22例,中位OS为2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原发灶切除、无骨以外器官转移、诊断肾癌时无骨转移是肾癌骨转移患者靶向药物治疗预后的有利因素。

其他文献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世界范围内第6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按肿瘤的进展程度,将其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两种.对于局限性MIBC,根治性膀胱全切加盆腔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是标准的治疗方式[2].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MIBC在仅行手术切除膀胱
期刊
男性体内睾丸数量>2个称为多睾症[1],也称重复睾丸,是一种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畸形.多睾症的确诊需要病理支持,即多余的睾丸必须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后方能诊断[2].1880年,Ahlfeld在尸检中首次证实了多睾畸形,1895年Lane首次报道了经手术及组织学检查证实的多睾症病例.迄今英文文献已报道约200例,其中约150例经过了病理检查证实[2-5].检索万方数据库(1989-2013年)、维普中文
期刊
目的 探讨肾黏液纤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16日收治的1例肾黏液纤维瘤患者的资料,女,47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囊性肿物8个月入院.发病以来偶伴左腰部不适.B超及CT检查示左肾中下部囊实性占位,直径约4 cm,腹部CT增强和动态超声造影检查均可见肿物缓慢增强,密度不均.术前诊断为左肾占位性病变.全麻下行左肾探查术,术中见左肾中下部肾窦内一直径约5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已成为外科处理肾结石的重要方法,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PCNL仍然存在感染、出血、疼痛、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其中感染性休克是PCNL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06% ~1.10%[1-3].国内外报道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达20% ~63%[1-4],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持续时间长,是临床感染中较为危重的情况之一.我们回顾近年文献,对PCNL
期刊
目的 探讨B7-H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酶联免疫反应检测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确诊的30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sB7-H4蛋白的含量,以正常人和膀胱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sB7-H4含量为对照.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检测30例膀胱癌新鲜组织中B7-H4 mRNA相对表达量,以癌旁组织和膀胱良性组织为对照.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70例膀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欧美国家显著不同的是约40%患者初诊时已为晚期。目前晚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是雄激素剥夺治疗(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多数患者初期采用ADT治疗有效,但内分泌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均转化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这是前列腺癌死亡的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N-钙黏附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3年1月至2012年4月1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2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N-钙黏附素蛋白的表达情况.1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男104例,女41例.年龄49~83岁,中位年龄70岁,其中≤65岁57例,>65岁88例.肿瘤大小≤3 cm 79例,>3 cm 66例.肿瘤单发86例,多发59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支架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肾脏形态学变化.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伴发热性尿路感染的男性患者(A组,n=7)进行前瞻性研究,选取同期、同年龄段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不伴发热的男性患者(B组,n=7)及因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管或间歇自家清洁导尿等出现发热性尿路感染的男性患者(C组,n=7)作为对照.A组年龄53~69岁,平均(61.0±5.
目的 检测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PGL)中编码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复合体亚单位的核基因以及RET、VHL基因突变和SDHB的DNA甲基化程度,探讨家族性PHEO/PGL基因突变和DNA甲基化与其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97例PHEO/PGL患者进行了SDHB、SDHC、SDHD、SDHAF2、VHL
目的 探讨生殖静脉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收治的2例生殖静脉压迫致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2例患者均表现为腰部不适,影像学检查发现轻度肾积水,一例为左侧积水,另一例为双侧积水;CTU检查提示梗阻部位为第3~4腰椎水平.分别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肾积水,术中探查见生殖静脉斜跨上段输尿管,并压迫输尿管造成上段输尿管、肾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