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发展意义——“反向奠基”的视角

来源 :理论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理解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三统一的方式,是从人类社会一般规律(唯物史观)到资本主义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学说)、再到社会主义胜利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单向度演绎。由此,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就被固化为“承上启下”。这种理解方式虽然符合马克思主义体系形成的大致脉络,但仅限于此则会遮蔽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相互生成关系。实际上,以《资本论》为主要载体的剩余价值学说,对于唯物史观还具有“反向奠基”的重要作用,它集中体现在对唯物史观范式得以产生的事实前提与价值前提的清晰揭示上。
其他文献
<正> 一、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于1980年1月公布的数字,1973年底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偿还期在三年以上的长期外债净额估计为774亿美元,1978年底为2,16
我不赞同石油价格会大幅度上升的预测。石油价格无论是持续数个月的戏剧性下降,或者是戏剧性上涨,都是非常可能的。产生戏剧性的变化可能与一些冲突或者某些重大事故有关。
<正> 石油资源主权国政府和国际石油公司对于石油需求及石油价格变动的关系是非常敏感的。连续几年来政府方面占了优势,进入1983年平衡的筹码开始倾向石油公司一边,政府为了
本文通过解析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方式问题,分析如何从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及教学方式的趣味性进行改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蔡甸区中医院为了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全院工作再上新台阶,振兴全区中医药事业,从去年11月起,分别召开了党政联席会、院务会、职代会和科主任会10余次,起草了五种
<正> 一为了对今后一、二十年世界石油的生产、消费、供求及价格变动趋势,作一客观估计,有必要对战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变动,作一简单回顾。(一)石油取代
石油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能源,1986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8%,其中资本主义世界石油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45%。由于世界范围内石油资源分布不均和各国石
<正> 在已探明储量的基础上,以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为前提,能最大限度地开采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称为“可采储量”。成为可采储量的先决条件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可以
<正> 1983年1季度,国际石油市场风云陡起,石油出口国竞相降低油价,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基准油价也于3月份降低了15.0%。这是举世瞩目的问题。它的原因错综复杂,对世界经济、贸易
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只有在理念和机制上积极创新,才能保证和促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