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性能混凝土的开裂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高性能混凝土除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有所应用外,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还较少,而且高性能混凝土的开裂问题较为普遍,因此笔者根据工程实践,通过分析研究高性能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以期对道路桥梁建筑质量提供更好的借鉴。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开裂;收缩
  从1824年波特兰水泥发明开始,混凝土材料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以水泥为胶结材的混凝土也取得了具大的发展,由普通混凝土向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对混凝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一些施工难度大、环境恶劣、维修困难而混凝土质量要求又高的工程,仅仅依靠提高强度是不够的,必须同等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
  1.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及特征 
  1.1 我国著名混凝土科学家吴中伟院士将HPC定义为: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以耐久性为设计指标的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并认为高性能混凝土适用于任何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提出HPC内部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孔隙率很低,基本上不存在>100 nm的大孔。(2)水化物中Ca(OH)2减少,C—S—H和AFt增多。(3)未水化的颗粒多,未水化颗粒和矿物细掺料等各级中心质增多。(4)界面厚度小,孔隙率低、Ca(OH)2数量减少,且取向程度下降,水化物结晶颗粒尺寸减少,更接近水泥石本体水化的分布。 具有这样微结构的混凝土,必然会有密实度大、干燥收缩小、抗化学腐蚀性强等性质。
  1.2 总之,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能重点予以保证:。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 
  2.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
  高性能混凝土在房屋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的应用主要有: 
  (1)高层建筑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有利于统一柱子尺寸和模板规格,方便施工,并可利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早强特点加快施工进度。密度变小,弹性模量高,提高结构刚度,这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2)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显著降低结构的重量,显著提高受弯构件刚度,在预应力结构中则可施加更高的预应力值,并可利用早强特点提高张拉。 
  (3)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抵抗大气环境作用和化学物质侵蚀的能力以及耐磨能力,充分利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耐久性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露天工程或地下工程。
  3. 高性能混凝土开裂问题研究 
  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给土木工程界最直接的冲击是对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视有所加强了,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的使用增多了,预拌混凝土更普遍了。实际上我国部分地区的混凝土企业目前已经具备了供应超高强商品混凝土的能力。但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却发生较多“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开裂,特别是早期开裂的问题。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一般具有高胶凝材料用量、低水胶比与掺人大量活性掺合料等配制特点,致使高性能混凝土的硬化特点与内部结构,同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随之带来了它的早期体积稳定性差、容易开裂等问题。而混凝土的裂缝正是在使用阶段环境侵蚀性介质侵入的通道,进而削弱其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的应用实践表明,早期开裂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在工程中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非荷载引起的混凝土开裂,主要是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收缩或局部的膨胀变形在内部产生应力超过抗力而造成的。早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低,较大的变形受到约束时容易引起开裂,这取决于混凝土自身组成材料、配合比以及其所处环境和约束条件。混凝土的早期开裂问题主要有一下类型。 
  3.1 干燥收缩。
  干燥收缩是指混凝土停止养护后,在不饱和的空气中失去内部毛细孔和凝胶孔的吸附水而发生的不可逆收缩,它不同于干湿交替引起的可逆收缩。随着环境中相对湿度的降低,水泥浆体的干缩增大。在大多数土木工程中,混凝土不会连续暴露在使水泥浆体中C—S—H失去结构水的相对湿度下,故引起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失去毛细孔和凝胶孔的吸附水。计算完全干燥的纯水泥浆体收缩量为10 000×10—6;LeeFM实测数值达4 000×10—6。混凝土的干缩是由表面逐步扩展到内部的,在混凝土中呈现湿度梯度,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内部混凝土承受压力;当表面混凝土所受的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便产生裂缝。另外,水泥石也会由于集料的限制作用而出现裂纹。在约束条件下,混凝土收缩时,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如果该拉应力大于其最大抗拉强度时,便产生裂缝。这种现象在混凝土刚拆模后表现尤为明显,这时混凝土的强度很低,干缩却非常大,同时由于混凝土拆模后和空气接触使周围空气温度上升,由此导致周围空气的湿度降低,进一步加大了混凝土干缩。 
  3.2 化学收缩。
  水泥水化后,固相体积增加,但水泥体系的绝对体积减小。所有的胶凝材料在水化后都有这个减缩作用,大部分硅酸盐水泥在水化后体积总减少量为7 %~9 %。在硬化前,所增加的固相体积填充原来被水所占据的空间,使水泥密实,而宏观体积减缩;在硬化后,则宏观体积不变而水泥——水体积减缩后形成内部孔隙。因此,这种化学减缩在硬化前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性质。化学减缩和水泥的组成有关。化学收缩和水化程度成正比,HPC存在大量未水化水泥颗粒,尽管其单位体积胶凝材料用量较大,其化学收缩和普通混凝土
  相比仍然较小。但如掺用活性很高的矿物掺和料如硅灰或超细矿渣,则化学收缩会在一定范围内随其掺量的增加而增加。    3.3 塑性收缩。
  (1)塑性收缩发生在硬化前的塑性阶段,是指塑性阶段混凝土由于表面失水速率大于泌水速率而产生的收缩,多见于道路、地坪、楼板等大面积的工程,以夏季有风的情况下施工最为普遍。混凝土在新拌的状态下,拌和物中颗粒间充满水,如果养护不足,表面失水速率超过内部水向表面迁移的速率时,则会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负压,使浆体产生塑性收缩。塑性收缩常伴随着不可见裂缝的发展。 
  (2)HPC的水灰比低,自由水分少,辅助胶凝材料对水有更高的敏感性,在上述工程中容易发生塑性收缩而引起的表面开裂。影响塑性收缩开裂的外部因素是风速、环境温度、凝结时间和相对湿度等,内部因素是水灰比、辅助胶凝材料、浆集比、混凝土的温度;延缓混凝土凝结速率等措施都能控制塑性收缩,最有效的方法是终凝前(开始常规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如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喷洒养护剂等。 
  3.4 自收缩。
  自收缩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随水泥水化的进展而降低进而造成毛细孔中水分不饱和并由此产生的负压引起的混凝土收缩。混凝土自收缩是在混凝土与外界无水分交换的条件下发生的。低水灰比的HPC和HSC的自收缩比普通混凝土的自收缩大得多。HPC和高强混凝土(以下简称HSC)的水胶比很低,能提供水泥水化的自由水分少,近年来由于对早期强度片面的追求,混凝土趋向于使用低的水灰比,较高早期强度发展率会使自由水消耗较快。HPC和HSC由于自干燥产生的原始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5 化学收缩。
  (1)水泥水化后,固相体积增加,但水泥体系的绝对体积减小。所有的胶凝材料在水化后都有缩减作用,大部分硅酸盐水泥在水化后体积总减小量为7%~9%,在硬化前,所增加的固相体积填充原来被水所占据的空间,使水泥密实,而宏观体积缩减;在硬化后则宏观体积不变,而水泥水体积减缩后形成内部空隙。因此,这种化学缩减在硬化前不影响混凝土的性质。化学缩减和水泥的组成有关。
  (2)化学收缩和水化程度成正比,HPC存在大量未水化水泥颗粒,尽管其单位体积胶凝材料用量较大,其化学收缩和普通混凝土相比仍然较小,但如掺用活性很高的矿物掺合料如硅灰或超细矿渣,则化学收缩会在一定范围内随其掺量的增加而增加。
  4. 结论 
  (1)影响开裂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各种因素还可能会有相反的影响而相互抵消。应当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条件分析不同组成和配合比的混凝土开裂的倾向。 
  (2)在约束条件下的收缩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潜在因素,通过收缩的测定可以预测混凝土开裂的倾向,但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和对条件的控制。 
  (3)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为标志的高技术混凝土,所谓高技术,不仅仅指实现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材料技术、制备技术,更要强调高性能的施工技术。
  (4)正确认识高性能混凝土,不要将其看成混凝土的一个品种而机械地搬用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的实现并不是仅靠配合比,而是需要从涉及到施工的全面配合才能达到。
其他文献
【摘 要】移动分组核心网由于承担着对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对业务数据的转发、对业务策略的控制等功能。  【关键词】分组域;全业务。  1. 前言  伴随着3G的发展,尤其是HSPA的普及所带动的移动宽带的起飞,用户对于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迅速爆发;随着各种高速无线接入技术的实现,剧增的数据流量使现有网络的带宽压力与日俱增。  2. 移动分组域的演进  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移动分组域的演进: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建筑设计中弱电系统设计方案确定的原则。并着重就综合布线产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建议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智能建筑的设计。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设计方案;综合布线  Intelligent weak current integrated wiring application and design scheme   Zhang Zhao—
期刊
【摘 要】砌体结构开裂是非常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由于导致裂缝因素的多元性和不定性,裂缝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砌体结构经常出现的裂缝进行归类分析其成因,并根据裂缝的特征及发展提出控制措施。   【关键词】砌体结构;变形裂缝;裂缝原因;措施   On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masonry structural cracks  Peng You—yu  
期刊
【摘 要】现代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成建筑物成本的主要内容。如今国际能源危机加剧,我国面临巨大的能源挑战。在这个能源日趋紧张的时代,建筑节能成为了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对如何制定建筑节能规划、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能源消耗;建筑节能;规划;节能效果  1. 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建筑节能性的重要意义  1.1 我国能源的总储备量
期刊
【摘 要】如何选用物美、价廉、便于操作的外墙保温材料是目前建筑领域普遍研究的课题,外墙保温系统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建设项目使用寿命和居住百姓的生活质量,外墙保温材料的种类很多,各有各的优点和特色,而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材料作为新型建材被越来越多的项目,特别是高层建筑所采用。根据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施工的工艺及要点,浅议胶粉聚笨颗粒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法。  【关键词】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施工注意事
期刊
【摘 要】通过多年的现场观察,通过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控制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们邯郸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也非常普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究其
期刊
【摘 要】屋面渗漏、防水层的耐用年限短是目前工程质量比较严重的问题,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分析了当前屋面防水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屋面防水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关键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引言  (1)屋面漏水是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也是多年来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它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侵蚀建筑物结构主体,并进
期刊
【摘 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度大、扩散荷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的路面结构。由于路面经常受重交通荷载、环境条件等外部作用,致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下降,引起路面的断板,影响了公路运输的效益和行车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本文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产生原因为混凝土面板破坏和接缝破坏两个方面,而后探讨了防治对策,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建议。   【关键
期刊
【摘 要】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影响因素多、控制难度较大,只要采取全过程控制的方法,从设计到选材和施工都加强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就能大大减少墙体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建筑;裂缝;防治;措施  1. 产生裂缝的原因  建筑物裂缝形成主要是由于设计、材料或施工方面的原因:  1.1 设计不合理设计时没有认真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防裂缝设计。在许多工程中,设计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两土”即回填土和混凝土是建筑业的两大质量难题。特别是对于电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为了保证混凝土内在施工质量,除要满足强度等级、抗渗要求,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在设计、施工及养护等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裂缝。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抗裂施工技术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裂缝问题,还是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