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再登制高点”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31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8北京新年音乐会上,祖宾·梅塔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演出了作曲家吕其明的《红旗颂》,受到了全场听众的热烈欢迎。作为整场音乐会中唯一的中国管弦乐作品,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试想,如果是清一色的外国指挥、外国乐团和外国曲目粉墨登场的北京新年音乐会,充其量只是国际友人前来助兴而已,首都听众或许会因此而感到尴尬。
  


  继2003年10月17日,在第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的音乐会上,德国指挥家克劳斯·韦瑟指挥演出了《红旗颂》;2004年,在金色大厅举行的“中国新春音乐会”上,彭家鹏指挥奥地利音乐家交响乐团演出了《红旗颂》之后,由世界指挥大师祖宾·梅塔指挥国际一流乐团演出《红旗颂》,其意义超出了北京音乐会的范畴,不仅显示了《红旗颂》这部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日隆,而且对进一步确立中国交响乐作品在国际乐坛上的地位,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出于对作曲家吕其明的敬意和感谢,主办方北京演出公司李勤总经理约笔者于1月19日专程赴沪拜访吕其明先生。然而天公不作美,原定午前起飞的航班,由于天气的原因,推迟到下午两点多钟。抵达上海之时,朔风嗖嗖,冬雨霏霏,寒气袭人,直到傍晚六时许才来到江宁路作曲家的寓所。吕其明先生早已在楼门口伫候,面对这位10岁时就参加了新四军,15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已年近八旬的老艺术家,我们深感不安,但见其明先生容光焕发、精神矍铄,令人欣慰。步入府中,拜见了与吕其明先生相濡以沫50多年如一日的李云凌老师。两位老人是亲密的同志、战友和爱侣,亲如兄妹般的“夫妻相”令人感叹。这是一个祥和、温馨的家庭,大有宾至如归、如沐春风之感。其明先生对我们来访一再表示“实在过意不去”,并拿出一份1月9日的《音乐周报》递给笔者——一份很有分量的剪报,这不仅仅是因为在5版头条的文章《再登制高点》记录了这次盛会,更在于和其明先生有着60多年战斗情谊的朱践耳先生,在第一时间通过这份剪报,殷切地向同仁传达了来自北京的喜讯,此举堪称“文人相亲”之典范。
  李勤向吕其明先生赠送了一份由祖宾·梅塔亲笔签名、镶有一根指挥棍的礼品盒,音乐会节目单及“CCTV音乐厅”播放的演出实况录像。其明先生欣然命笔,题赠李勤一套2006年出版的《吕其明管弦乐作品选集》(总谱与CD),以及《红旗颂》套谱一份,并一再强调:“以后再演《红旗颂》,就采用这个最后定稿的版本。”此次专访让作曲家十分高兴,其明先生说:“我很感动,受宠若惊,这是从未有过的事啊!”
  笔者不禁想起年届六旬的韩国小提琴家郑京和,当年红极一时的她面对媒体的赞扬却低调地表示:“比起作曲家,我们太渺小了!”正是,那些杰出的作曲家之所以伟大,是因其作品歌颂了祖国、人民和人类的理想而与世长存。《红旗颂》作为记录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丰碑”,将永载史册!
  ■
其他文献
室内合唱以文化为根  1月22日、23日,中国合唱协会在京举办首届室内合唱交流研讨会。活动淡化了比赛的色彩,强调了本体的功能,将合唱艺术同歌咏活动明确区别开来,力争尽快缩短室内合唱艺术国内与国际的差距,推进中国的合唱艺术走向新的高点。    2008奥运会歌曲宣传推广季启动  1月21日,奥运会倒计时200天之际,《同在蓝色星球上》《梦想在望》《我们的梦》《我是明星》《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等首批十余
期刊
本报讯(记者 裴诺)1月25日,中国歌剧舞剧院宣布正式聘任青年指挥家彭家鹏为该院交响乐团、歌剧团、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该院院长林文增当场向彭家鹏颁发了聘任证书。    对于这次聘任,林文增表示:“中国歌剧舞剧院是一所艺术门类齐全的国家级艺术表演团体,彭家鹏是非常优秀的年轻指挥家,聘请他来担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可以得到双赢的效果。打造一部真正高品质的民族歌剧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长期愿望,在院
期刊
与西方古典音乐听众日益老化的现象相对照,中国持续升温的钢琴热,催生着源源不断的琴童大军,郎朗等音乐才子在欧美演出、获奖捷报频传。西方媒体预言:世界古典音乐重阵正在东移,键盘上崛起的中国龙令意图雄风再起的欧洲古典音乐对中国期待有加。1月22日至27日,香港钢琴学会与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主办的“2007第四届香港中国作品钢琴比赛”,悄悄印证着预言正逐步演变为现实。      星星之火    1月26日
期刊
八面来风    山东 文艺界和谐迎春  本报讯(通讯员尹立峰 王奉广)1月12日“和谐山东——2008全省文艺迎春联欢会”在山东济南隆重举行。  文艺演出由相声演员唐爱国主持,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媛、鞠小苏、高静、焦黎等演员纷纷登台献艺;省文联副主席、女高音歌唱家于联华、男高音歌唱家雷岩,电影《大决战》粟裕扮演者谢伟才等艺术家献上了歌曲、舞蹈、戏剧、相声等文艺节目,节目精彩纷呈,营造了喜庆热烈的
期刊
沪上首办中提琴专场  1月26日,一场以中提琴为特色的音乐会“VIVA LA VIOLA我为中提狂”在上海音乐厅上演,这是上海首次由专业团体演奏的中提琴音乐会。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乐团由沈西蒂担任艺术顾问、音乐总监,她不仅是我国第一位专职中提琴教授,也是中国第一代“女子四重奏”(沈西蒂、俞丽拿、丁芷诺、林应容)之一。  人们对中提琴多了一份亲近,类似的普及音乐会应当常办。    第二届中国少年儿童合
期刊
音乐导航    本报讯(记者 裴诺)第二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将于今年10月28日至11月8日在青岛举办。比赛期间,青岛还将举行青岛音乐节,届时将有来自英国、德国等地的音乐团体来青岛演出。   作为更为成熟的第二届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的人数从第一届的9名提高到11名,来自8个国家,他们都是国际知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和音乐家。比赛评委会主席依然由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担任,林耀基表示:这次比赛的评委与第一
期刊
台前幕后    1月18日在中央戏剧学院试验剧场上演的现代舞《神秘晚餐》,呈现的是希腊现代舞者对于基督教“最后晚餐”的另类诠释。作为中国希腊文化年的一部分,“西恩·夸·农”舞蹈团的舞者们用舞蹈和音乐重新演绎了这段故事。  舞蹈将“最后晚餐”的桌子作为重要道具,所有的舞蹈表演都围绕这张巨型桌子展开,桌子似乎是联系着舞者的纽带,然而本质上却是人物表现力的源泉,所有的情节也围绕它跌宕起伏。舞者们围绕这张
期刊
主办单位:中国音乐文学学会 独家网络支持单位:新浪网   承办单位:北京天龙源影视策划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原创音乐报》   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任:乔羽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 、主任:宋小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主席)、  副主任:任志萍(原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石祥(原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王玉民(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秘书长)、刘钦明(著名词作家、原《词刊》编审)、副主任兼总策划:程
期刊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朱敬修教授的“合唱作品音乐会”近日在郑州艺术宫举行。音乐会由河南电视台、河南省音乐家协会、河南省合唱协会、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等6家联合举办,有6支合唱队、近400名演员参加演出。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中国教育学会声乐学术委员会主任肖黎声、合唱指挥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家海也应邀出席了音乐会。  2007年恰逢朱敬修教授从艺50周年,音乐会上演唱了朱先生13首合唱作品。这些作品是作者自2
期刊
舞榭戏台    在全国群众性合唱之声此起彼伏的今天,如何有效提升其艺术性已迫在眉睫。中国合唱协会经过精心筹划,1月22日、23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厅举办首届室内合唱交流研讨会。经过两场角逐,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合唱团、北京巴洛克室内合唱团、北京春之翼女声合唱团,分获混声、组合、女声三个组别的作品演唱一等奖冠军。      按照组委会预先设定的章程,参与本次交流研讨会的合唱团应分为4个组别,即混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