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稻乐思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可再生资源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苗机理,再添加黏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营养水稻育苗专用载体,是由淮安柴米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关键词:辽北;水稻大棚;水稻基质育苗;操作技术
种植面积的扩大,苗床土的取用量也逐年增加,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近300万hm2,如按旱育秧田与移栽田面积1∶100,每平方米旱育秧田需土24kg计算,相当于要取走3600hm2耕地20cm的耕层土壤,育秧准备苗床土日益困难。新型水稻育秧基质的出现能够缓解苗床土取用紧张的局面,不用取土,不用筛土,与机器插秧兼容性强,对插秧机磨损小,从而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所育秧苗符合壮苗标准。
2010年进行了大量的水稻育苗基质育苗效果的试验,为水稻育苗基质在寒地水稻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稻乐思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可再生资源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苗机理,再添加黏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营养水稻育苗专用载体,是由淮安柴米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基质育秧与常规育秧相比,秧苗出苗早而快、秧苗素质好,比常规育秧水稻增产9.3%,且解决了机插稻統一育秧取土、培肥花工多的问题,有利于统一培育壮秧、统一机插服务
1 苗床及材料准备
1.1 做苗床 水稻育苗大棚做高床,床面平整,最好是秋做床,同时挖好大棚四周排水、降渍沟,三月上中旬开始扣棚增温。如用子盘育苗,床面平整后。
1.2 基质选择与处理 “稻乐思”水稻育苗基质具备水稻苗期所需全部营养成分,用户可直接选用。使用时,要将基质充分抄拌使其蓬松、不结块,装盘后保持基质的自然状态、不镇压。也不可向基质中添加土壤和肥料。每亩本田基质用量100-150升。
1.3 苗床选择 苗盘有硬盘、软盘和重型软盘三种,规格28×58×3cm,底部平坦、孔稀少(底孔数90—110,孔径2—3mm),最好使用硬盘(重复使用的秧盘,使用前做好消毒工作)。北方栽培粳稻,每亩25—30个秧盘。
2 播种选择
2.1 种子选择 机械插秧的品种宜选择穗型较大、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中早熟抗病水稻品种。
2.2 种子处理 ①种子消毒与去杂:去除种子中的石子、泥块和瘪种,结合浸种可使用使百克、施保克加芸苔素以及防治立枯病等要药剂进行种子处理。②催芽:催芽可提高出苗率、缩短苗龄,但在催芽时注意露白即可,芽不可太长。
2.3 播种 ①装盘:将蓬松后的基质装入苗盘、刮平,保持2—2.5cm厚,不需镇压。②播种:每盘播水稻芽种120—150克,播种均匀,一般保持每平方厘米不少于3粒种子,不可漏播和重复播种,最好采用机械播种。③浇水:浇足底水,使基质饱和但水不流出秧盘底孔为原则。注意要用喷壶少量、轻浇、浇透。不可大水冲刷,以免冲跑种子、淋失基质中的养分。④覆盖基质:浇足底水,播种以后再用基质掩盖好种子,刮平并去除多余基质,保持厚度0.5cm;⑤摆盘:出芽前可以(硬盘)叠加二次催芽处理,摆盘时注意把苗盘的短边向外,摆正、摆齐、摆紧。⑥覆膜:不进行二次催芽的,在苗盘表面覆盖一层地膜、无纺布用来保湿、保温,膜上覆一层4—5cm厚稻草以保温、防灼伤。
3 苗期管理
3.1 温度管理 出苗前白天维持基质温度在25—30℃,晚上不低于15℃,出苗后气温维持适温的低限,特别是夜晚温度应取适温的低限管理,以控制幼苗徒长。
3.2 水份管理 出苗前当基质干燥时,应及时补水。正常情况下,底水够出苗所用。出苗、顶土后,适当控制水分,使表面基质见白头。整个苗期均应保持基质湿润,保持基质含水量65—70%,切不可过度控水,早晨如不见叶尖吐水,及应补浇水;也不宜水份太足,出苗后基质水份不超过最大持水量的80%。
3.3 揭膜、破盖头 当大量种子发芽,覆盖层基质被大片顶起时(出现“盖头”),及时揭掉地膜等覆盖物,晾干覆盖层基质,并用笤埽等轻扫使基质散落到秧苗根部,并适当浇水冲去叶面基质。
3.4 光照管理 出苗前,尽量遮光以防高温烧苗,出苗后在不影响温床的情况下,尽可能让秧苗见光,基质穴盘育苗控制幼苗徒长的关键措施是:低温、强光、适度水分,(在稻苗二叶一心前不用大通风)。
3.5 病虫害防治 出苗前注意防治蝼蛄、田鼠等,基质育苗,苗期注意预防青枯、立枯等病害(在一叶一心用恶霉灵1500倍液灌根)。如后期出现缺肥现象可适当喷施硫胺即可。
3.6 起苗运苗 基质秧苗根系发达,当秧苗达2.5—3.5左右叶龄时,可以移栽。移栽前一天可浇一次水,“带药、带肥”移栽,取苗当天浇水不利于取苗、运苗。秧苗根系向外卷起后重叠装车运输。
关键词:辽北;水稻大棚;水稻基质育苗;操作技术
种植面积的扩大,苗床土的取用量也逐年增加,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近300万hm2,如按旱育秧田与移栽田面积1∶100,每平方米旱育秧田需土24kg计算,相当于要取走3600hm2耕地20cm的耕层土壤,育秧准备苗床土日益困难。新型水稻育秧基质的出现能够缓解苗床土取用紧张的局面,不用取土,不用筛土,与机器插秧兼容性强,对插秧机磨损小,从而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所育秧苗符合壮苗标准。
2010年进行了大量的水稻育苗基质育苗效果的试验,为水稻育苗基质在寒地水稻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稻乐思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可再生资源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苗机理,再添加黏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营养水稻育苗专用载体,是由淮安柴米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基质育秧与常规育秧相比,秧苗出苗早而快、秧苗素质好,比常规育秧水稻增产9.3%,且解决了机插稻統一育秧取土、培肥花工多的问题,有利于统一培育壮秧、统一机插服务
1 苗床及材料准备
1.1 做苗床 水稻育苗大棚做高床,床面平整,最好是秋做床,同时挖好大棚四周排水、降渍沟,三月上中旬开始扣棚增温。如用子盘育苗,床面平整后。
1.2 基质选择与处理 “稻乐思”水稻育苗基质具备水稻苗期所需全部营养成分,用户可直接选用。使用时,要将基质充分抄拌使其蓬松、不结块,装盘后保持基质的自然状态、不镇压。也不可向基质中添加土壤和肥料。每亩本田基质用量100-150升。
1.3 苗床选择 苗盘有硬盘、软盘和重型软盘三种,规格28×58×3cm,底部平坦、孔稀少(底孔数90—110,孔径2—3mm),最好使用硬盘(重复使用的秧盘,使用前做好消毒工作)。北方栽培粳稻,每亩25—30个秧盘。
2 播种选择
2.1 种子选择 机械插秧的品种宜选择穗型较大、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中早熟抗病水稻品种。
2.2 种子处理 ①种子消毒与去杂:去除种子中的石子、泥块和瘪种,结合浸种可使用使百克、施保克加芸苔素以及防治立枯病等要药剂进行种子处理。②催芽:催芽可提高出苗率、缩短苗龄,但在催芽时注意露白即可,芽不可太长。
2.3 播种 ①装盘:将蓬松后的基质装入苗盘、刮平,保持2—2.5cm厚,不需镇压。②播种:每盘播水稻芽种120—150克,播种均匀,一般保持每平方厘米不少于3粒种子,不可漏播和重复播种,最好采用机械播种。③浇水:浇足底水,使基质饱和但水不流出秧盘底孔为原则。注意要用喷壶少量、轻浇、浇透。不可大水冲刷,以免冲跑种子、淋失基质中的养分。④覆盖基质:浇足底水,播种以后再用基质掩盖好种子,刮平并去除多余基质,保持厚度0.5cm;⑤摆盘:出芽前可以(硬盘)叠加二次催芽处理,摆盘时注意把苗盘的短边向外,摆正、摆齐、摆紧。⑥覆膜:不进行二次催芽的,在苗盘表面覆盖一层地膜、无纺布用来保湿、保温,膜上覆一层4—5cm厚稻草以保温、防灼伤。
3 苗期管理
3.1 温度管理 出苗前白天维持基质温度在25—30℃,晚上不低于15℃,出苗后气温维持适温的低限,特别是夜晚温度应取适温的低限管理,以控制幼苗徒长。
3.2 水份管理 出苗前当基质干燥时,应及时补水。正常情况下,底水够出苗所用。出苗、顶土后,适当控制水分,使表面基质见白头。整个苗期均应保持基质湿润,保持基质含水量65—70%,切不可过度控水,早晨如不见叶尖吐水,及应补浇水;也不宜水份太足,出苗后基质水份不超过最大持水量的80%。
3.3 揭膜、破盖头 当大量种子发芽,覆盖层基质被大片顶起时(出现“盖头”),及时揭掉地膜等覆盖物,晾干覆盖层基质,并用笤埽等轻扫使基质散落到秧苗根部,并适当浇水冲去叶面基质。
3.4 光照管理 出苗前,尽量遮光以防高温烧苗,出苗后在不影响温床的情况下,尽可能让秧苗见光,基质穴盘育苗控制幼苗徒长的关键措施是:低温、强光、适度水分,(在稻苗二叶一心前不用大通风)。
3.5 病虫害防治 出苗前注意防治蝼蛄、田鼠等,基质育苗,苗期注意预防青枯、立枯等病害(在一叶一心用恶霉灵1500倍液灌根)。如后期出现缺肥现象可适当喷施硫胺即可。
3.6 起苗运苗 基质秧苗根系发达,当秧苗达2.5—3.5左右叶龄时,可以移栽。移栽前一天可浇一次水,“带药、带肥”移栽,取苗当天浇水不利于取苗、运苗。秧苗根系向外卷起后重叠装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