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 有度 有序 有效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ayxgfl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值得世人称道的地方很多,执政党和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始终做到有心、有度、有序、有效,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有“心”
  公共政策直接关联人民群众福祉。只有满怀深情,才能真正想民所想。新加坡在每一项公共政策制定时都十分慎重,讲究细节、注重衔接、防堵漏洞,确保切实可行。如新加坡规划建设居民区绝不会单纯只有居民楼,必会配套规划商业中心、文教机构和轻工业场所,以便于就近购物、就业、求学、休闲、娱乐,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出行。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也要努力做到“三心”。一是“真心”。要立足党和国家全局,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感受,防止机关本位与敷衍应付,切实把每一项民心工程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二是“用心”。要全面掌握相关情况,认真钻研工作规律,体会和把准基层群众的喜好需求,把政策的积极面想清,把可能的消极面想全,把各种实施细则和应对预案想妥,努力做到谋细谋准。三是“尽心”。制定政策务必严谨,要全力确保政策的可行性、操作性,力争好事办好、不留遗憾。
  有“度”
  公共政策是运用公权配给公用资源的载体,理应力求最小的成本实现最佳的效果。新加坡差不多所有的重要公共政策都体现了极强的前瞻性、可靠的持续性、广泛的群众性,这也使得新加坡的建设过程阻力很小、性价比很高。弹丸之地的新加坡寸土寸金,必然会有开发强度很高的地区,比如新加坡河沿线、滨海湾金融中心、乌节路商业圈等,人声之鼎沸、摩天大楼之密集绝不亚于国内大城市的中心地带,但难能可贵的是,新加坡规划了大量不开发、缓开发的地带,全国的土地开发面积据说不到40%,每一个市镇中心,都预留了空地,为城市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和余地。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也要自觉追求“三度”。一是“高度”。没有高度,建不成精品也不可能服众;没有远见,今天的成绩很可能变成明天的包袱。二是“适度”。如今的中国,开发不难,难在控制开发;增长容易,不易在持续高质增长。要把握好度,自觉追求恰到好处的境界,做到不滥用积累,不透支未来。特别是不能一味求快,慢工才能出细活;不刻意求全,否则容易假大空;不一味求新,否则难免许多工程和项目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三是“满意度”。要广泛听取基层群众对党委政府决策的意见,把评判权交给老百姓,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
  有“序”
  公共政策追求有序,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也要有序。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新加坡执政党和政府制定决策时的程序意识。新加坡从1967年提出建设大运量快速交通的设想到1982年拍板决定建设轨道交通系统,整整用了15年的时间,他们一直跟踪发展变化的形势,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大运量快速交通”进行了充分论证甚至电视辩论,真正把大大小小的可能都琢磨透了,把方方面面的共识都凝聚齐了。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也要主动把握“三序”。一是重“次序”。分层分类既是尊重规律的要求,也是一种科学的方式方法。做人和决策都要善于把握轻重缓急,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二是按“程序”。程序凝炼了先前的经验和组织的意图;程序化是科学化的一个特征,也是法制化的一个表现。既要保持创新的激情,更要主动强化规范意识,自觉按规律办事,依程序办事。三是讲“秩序”。要牢固树立秩序和自律意识,从己做起,做秩序的维护者、捍卫者。
  有“效”
  公共政策如果不解决问题,见不到积极成效,推出的动静越大,描绘的蓝图越美,对政策制定者的威信损害和杀伤也越大。新加坡是一個把务实原则、实用主义和顺势而为、因时而变发挥到极致的国家,在这里几乎找不到无谓的内耗和额外的损耗,每一项举措都有明确的实用指向,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新加坡的财政状况一直很好,但他们从不会滥用财政资金建设花里胡哨的面子工程,乱开民生支票寻求叫好满足虚荣,有效地避免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效果不彰或得不偿失、“钱打水漂”的可能。他们的每一项政策及其实施细则都十分周全,对几乎所有可能的漏洞都有对策,使有心者无空可钻、有力者不敢妄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也要全面力保“三效”。一是突出效用。要牢固树立“务实”精神和“管用”导向,不图虚功、不贪虚名、不出虚招,避免华而不实。二是强化效率。即使做不到“四两拨千斤”,也要力争事半功倍,确保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腾出有限的时间精力作出更多的贡献。三是保证效果。要强化监测反馈机制,随时掌握落实进度和实施效果,及时总结反思快慢好坏,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始终确保有实实在在的成效。
其他文献
编者: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席卷欧美的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在外需疲软的背号下,如何深挖内需潜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课题。在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里,消费被提到史无前例的重要位置。从直接推动“家电下乡”到扩大消费信贷,再到各地纷纷启动的“收入倍增计划”,政府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接连出台,但居民消费的热情总是不温不火。如何激活居民消费热情?我们尝试从分析消费的制约因素入手,从突破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有利于破解环境制约,而且会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江苏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全国第一,整体竞争力较强,市场需求潜力大。应及时抢抓机遇,加强分类指导,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使之成为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  江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江苏工业经济比重大,
期刊
随着城市地铁等建设项目的进行,南京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保护、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诸如怎样保护街道两边的梧桐树等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南京市政府面对公众诉求,积极应对,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立平台,联合城市管理、园林管理等部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共同组成咨询小组,对南京市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估和建议,这就是媒体广泛关注的“绿评”。本人有幸当选为
期刊
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正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已经成为区域发展新的驱动力。近年来,丹阳以尊才重才爱才的大情怀、引才育才用才的大智慧、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大气魄,开创了人才辈出的新局面。尤其是在引导企业、民营资本扶持人才,鼓励创业人才与民间资本有效结合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引人与引智相结合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党和政府不断从政策、
期刊
2012年,南京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达到5.1%,上升为主导性的支柱产业,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居于领先位置。能取得如此的成效,关键是南京有效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化园区集聚效应以及培育文化人才集群等方式,有效整合自身的文化与科教资源,创新文化同区与新兴产业的运行模式,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效、快速发展的新路径,为产业升级与城
期刊
“走向未来——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我的安居梦 陈严进  1970年代初期,我出生在江苏建湖县一个两乡交界的村子里,乡与乡的边缘,这里的群众也有点边缘化。交通不便是最大的问题,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是最真实的写照。我出生时,家庭经济十分窘迫。祖父修建的那个茅草房,又矮又小,单砖墙,内墙是土块垒的,房梁、中柱是自家种植的树,夏秋时节,蚂蚁、虫子很多,而蚊虫的叮咬,更是不胜其烦。  父亲曾经从事
期刊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既然开展活动,当然要取得成效,而且成效越多越好。联系实际才能取得实效,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目的。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关键要突出实践特色,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查摆和解决问题,努力取得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成果。  注重理论学习与解放思想相结合,使认识跟上实践发展的要求。正风先立学,治弊先醒脑。群
期刊
确保公平分配是关系保障性安居工程成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那么,如何界定“住房困难家庭”,如何确保分配公平,如何保证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如何破解“退出难”?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彭向峰副厅长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深入解答了这些热点难点问题。  如何界定“住房困难家庭”?  党的十八大明确我国实行“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并要求在住有所居上继续取得新进展。向低收入住房困
期刊
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数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农家书屋数量居全国第一;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综合人口覆盖率居全国第一。“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文化强省建设,全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多项指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8大社会管理举措入选“幸福城市”最佳案例  2012年12月7日,“中国幸福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在京发布,来自19个城市的24个最
期刊
江苏:有一种力量叫文化  《欧洲时报》报道,近年来,江苏文艺精品迭出,释放出的文化生产力令人瞩目,显示了江苏文化大省的迷人风采。是什么让江苏的文化艺术创作拥有向上攀登的力量?这股力量究竟从何而来?报道认为,这股力量一是来自于江苏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头并进的双轮驱动。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领域,江苏不断调整领跑的姿态,105家文艺院团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13个省辖市全部被评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