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蕲春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湖北省蕲春县的开展情况,共收集资源123份,其中蔬菜地方资源丰富,占资源总量的53.6%。地方品种抗性强、品质优、耐旱耐贫瘠,但产量低、多混杂退化、多分布于偏远地区。研究可为蕲春县地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采用CTAB法提取2种花色白芨基因组DNA,选用trnH-psbA、rbcL、ITS、LSU D1-D3 4种植物DNA条形码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分析黄花、紫花白芨(Bletilla striata)4种DNA条形码的序
利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蚕豆(Vicia faba L.)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蚕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中国互联网目前发展态势良好、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在电商巨头争夺农村市场、农村格局形式变化情况下,扶贫工作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助力下进展顺利。但中国农村电商的发展还面
介绍了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E农1S的光温反应特性,繁种所需气温条件,总结了E农1S在海南繁种的适宜播种期、培育高产群体结构,加强大田管理措施等技术要点。
优质红米籼稻新品种罗田女儿红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60Co辐照农家品种红毛粘并经连续多代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营
以24个不同类型的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材料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主要从生育期、产量、品质、抗性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两优9号、天两优616、两优89
水稻(Oryza sativa L.)EK2S是以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E农1S作母本,以不育系材料QFS156为父本杂交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低温池加压选择,培育出的具有不育起点温度较低、
为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沼泽和玉米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兴凯湖地区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的含量变化存在明显规律,其中土
研究了不同粳稻品种分蘖成穗特性及产量构成因子表现,并对湖北省中粳选育提出见解。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产量构成因子中,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间
通过对湖北省南漳县农作物资源的考察,对县域内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和数据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的编制,分析了1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