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各个国家独具特色的展馆是一大亮点。这其中既有主办国的展馆——中国馆,也有各个参展国的展馆。不同的国家馆将展示其对“城市”主题的独特理解和在城市发展中积累的智慧。
中国馆
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构思主题,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中,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形成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新加坡馆
主题:城市交响曲
新加坡馆的外观仿佛一个灵动的音乐盒。景观设计的两大元素是水和花园,形成一曲完美的协奏,表达出“城市交响曲”的主题,以及新加坡独有的韵律与节奏。
瑞士馆
主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瑞士馆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外部的红色帷幕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设计强调了对比,充分体现出高科技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乘坐缆车游览的参观方式,使参观者可以充分感受城乡之间的互动。
芬兰馆
主题:优裕、才智与环境
芬兰“冰壶”形状的展馆,是一个非对称的建筑,表面为白色。展馆的设计灵感来自芬兰的海岛礁石、碧波倒影、天空剪影,置身其中你甚至能闻到芬兰原始森林的树木所散发出的独特清香。
英国馆
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英国馆的核心是一座“种子圣殿”,围绕在其周围的设计,就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这个6层楼高的立方体结构,全身被6万根长7米的透明亚克力杆插满,它们中部固定,两端能随风摇曳,整个建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活的生物体。
日本馆
主题:心之和、技之和
名为“蚕丝岛”的日本馆宛如一座太空堡垒,其实这是一个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环境控制技术的使用,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因此而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意大利馆
主题:理想之城、人之城
意大利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被意大利人称为“上海”的游戏,即数根游戏棒通过孩子的小手被随意撒成不同形状的组合。展馆即由任意组合的功能化模块所搭建,形状也像游戏棒一样可以随意变换。参观者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集上海石库门弄堂与意大利广场为一体的城区。
美国馆
主题:拥抱挑战
美国馆的最大特色在于从“可持续发展、团队协作、健康生活、美国华人成就”4个方面来演绎“拥抱挑战”这一主题。在建筑设计上,其不仅有屋顶花园,还有以瀑布方式表现出来的媒体墙,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示主题。
中国馆
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构思主题,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中,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形成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新加坡馆
主题:城市交响曲
新加坡馆的外观仿佛一个灵动的音乐盒。景观设计的两大元素是水和花园,形成一曲完美的协奏,表达出“城市交响曲”的主题,以及新加坡独有的韵律与节奏。
瑞士馆
主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瑞士馆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外部的红色帷幕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设计强调了对比,充分体现出高科技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乘坐缆车游览的参观方式,使参观者可以充分感受城乡之间的互动。
芬兰馆
主题:优裕、才智与环境
芬兰“冰壶”形状的展馆,是一个非对称的建筑,表面为白色。展馆的设计灵感来自芬兰的海岛礁石、碧波倒影、天空剪影,置身其中你甚至能闻到芬兰原始森林的树木所散发出的独特清香。
英国馆
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英国馆的核心是一座“种子圣殿”,围绕在其周围的设计,就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这个6层楼高的立方体结构,全身被6万根长7米的透明亚克力杆插满,它们中部固定,两端能随风摇曳,整个建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活的生物体。
日本馆
主题:心之和、技之和
名为“蚕丝岛”的日本馆宛如一座太空堡垒,其实这是一个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环境控制技术的使用,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因此而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意大利馆
主题:理想之城、人之城
意大利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被意大利人称为“上海”的游戏,即数根游戏棒通过孩子的小手被随意撒成不同形状的组合。展馆即由任意组合的功能化模块所搭建,形状也像游戏棒一样可以随意变换。参观者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集上海石库门弄堂与意大利广场为一体的城区。
美国馆
主题:拥抱挑战
美国馆的最大特色在于从“可持续发展、团队协作、健康生活、美国华人成就”4个方面来演绎“拥抱挑战”这一主题。在建筑设计上,其不仅有屋顶花园,还有以瀑布方式表现出来的媒体墙,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