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讲话”与“亲自下基层”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从中央到省市到市县,某某领导在某某活动和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的内容充斥各媒体,有些还上了大标题。
  领导讲话能够上媒体、上标题,说明领导讲话的内容确实重要。国家有关的大政方针或者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导讲话,如国家领导人在十六大会议上的讲话,确实是重要讲话,媒体不在标题上加"重要讲话"这几个字,读者也会重视这种讲话。媒体加上"重要讲话",也就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是领导例行公事的活动和讲话,和老百姓的关系不大,即使加上了"重要讲话"这几个字,读者心里也会有被糊弄甚至被愚弄之感。
  这让笔者想起了媒体的另一种表述和由此闹出的笑话,也和领导有关。前几年媒体爱用某某领导"亲自下基层"考察、调研、慰问灾民等。这让人不由联想到,这考察、调研、慰问灾民的事情,还有不下基层、在办公室就可以做到的?这下基层还有"亲自"和"不亲自"的?领导"亲自下基层"说的多了,就成了下属对领导说话时挂在嘴边的口头语,有时还闹出了笑话。说的是一下属在厕所碰到了领导,习惯性脱口而出:某某长,你亲自来了--他能不亲自来吗?他不亲自来,你能替他来吗?
  领导发表的讲话,应该是重要的可以见诸媒体,不重要的不必见诸媒体。领导下基层也应该是"亲自"的,媒体不应该加上"重要"和"亲自"二字。
  这样一来,也就如那则《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加的前缀词多了,读者也就麻木了,不清楚哪个是重要的,哪个是不重要的。或者认为是都不重要的--因为读者和观众不读你的报纸、不看你的电视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会议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同时,新闻单位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在此之前,新当选的河南省省长李成玉通过新闻媒体郑重承诺:有关他的活动可以只发标题新闻,即使发文字稿,但不同时配发照片。李成玉省长的承诺,自觉支持了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为改进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提供了典范。
  这样,媒体上少了领导的"重要讲话"与"亲自下基层",对促进和带动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能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就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其他文献
“SAMSUNG”,明星劲儿十足,销售气儿火爆。特别是三星数码相机产品在市场销售中屡创新高,全线飘红。人们禁不住想知道三星为什么能在2007年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财政部日前公布了《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则》要求,财政部门应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规范项目财政资金管理,加强对政府授权举债融资的监管。
元元获奖了:2003年9月18日,在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评选中,元元名列第四.
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的重要战略部署,促进试验区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跨境投资和贸易的金融支持,深化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能老是坐在  办公室内,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把自己投  入到生活、工作的一線去,了解生活、工作  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与农民拉  家常,与工人交朋友,与乡村干部交心。这  样,他们有什么事才愿意向你说,有什么  问题或新闻线索才愿意向你反映。我写的  人物通讯《向厄运挑战》,就是在一次下乡  中,与一位农民闲聊中“逮”着的一条活  “鱼”。该人物连校门都没有进过,却苦心
记得刚在大学新闻系任教时,曾向一位讲授中国新闻史的老师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新闻史不能像文学史那样,以作家作品为主线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不能多讲讲新闻人的有趣故事,多谈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布了《2012年顶尖技术创新调查报告》。本次调查由AICPA下属的"信息技术部"负责实施,调查为期30天,共有2259名AICPA会员参与,误差幅度为2.1%。
焕业老友送给我一本他的新闻作品集《豫南走笔》,我怀着赞赏的心情认真拜读。其中有不少过去散见于报刊的篇目都非常熟悉。现在重读倍感亲切,不禁产生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保持波动上升的趋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出口收入减少、利润及竞争力下降等,这会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一定挑战。本文结合一些外贸企业的实践经验,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