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中专舞蹈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教学,通过各种方法使被教育者掌握舞蹈知识、学会舞蹈技巧并提升舞蹈能力的过程。在舞蹈教学中,主要包含有教学者与被教学者。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表演者根据音乐的不同形式,通过身体完成各种或优美或高难度的动作,并通过舞蹈表达自身思想与内心的情感。在舞蹈这一艺术中,肢体语言仅是舞蹈的表现形式,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情感,感染观众才是舞蹈的根本。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在提高学生舞蹈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被教学者的情感。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舞蹈教学中的情感培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专;舞蹈教学;情感培养
  在我国当前的中专学校中,由于受到教学观念、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的制约,中专学校在舞蹈教学中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并且,在中专学校,多数教师与学生对情感培养的认知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舞蹈基本理论与技巧的学习,舞蹈教学难以达到最终效果[1]。面对广大中专学校在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现象,笔者结合舞蹈教学的实际工作,详细分析了中专舞蹈教学的情感培养,以此提高学生对舞蹈技巧的学习,提高学生舞蹈学习效果。
  一、中专舞蹈教学中情感培养存在的不足
  在中专学校中,尽管一些舞蹈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认知到情感培养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并针对性采取相应策略,以求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然而,受师资力量、学校制度等的影响,培养情感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专学校教学观念落后
  相对于高职院校、以及各大高校来讲,中专学校在各个方面(学生水平、学校制度、学习环境与配备设施等)存在明显不足,直接导致了学校某些教师仍沿用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舞蹈教学的认知落后,未认知到情感培养的重要性[2]。在日常舞蹈教学中,以舞蹈动作、技巧为主,忽视了情感在舞蹈中的关键作用,抑制了教学效果。
  (二)师生间缺乏有效交流
  在中专舞蹈教學中,师生缺乏情感交流与合作普遍存在,教师在课堂上仅注重教学,教学过程较为严肃呆板,学生在学习中也同样不断练习各种舞蹈技巧,生生间、师生间交流不足,学生对舞蹈的情感理解欠缺,对音乐的情感理解欠缺,最终,学生难以根据音乐自主编舞,只会跳一些已经编好的舞蹈,直接影响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在中专学校的舞蹈课中,教学流程大多固定,教师在课堂上先讲解本节课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进行课堂示范,后带领学生进行联系,教师对学生动作进行纠正。这样的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学生对舞蹈的热情在枯燥的练习中被消磨,最终仅剩机械的练习,影响了学生对舞蹈的理解与学习。
  二、舞蹈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方法
  舞蹈是人类情感流露的一种方式,而情感是舞蹈的主要内容,是舞蹈的灵魂。在舞蹈教学中,注重技巧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情感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舞蹈的感染力,使技巧动作成为艺术。在舞蹈教学中培养情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注重在动作教学中直观形象的传达情感
  舞蹈是一种“动”的艺术,在舞蹈教学中,学生学习舞蹈的方法多是观摩教师示范动作,并模仿练习,最终形成自己的技艺[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示范动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初学者对舞蹈课程的掌握。教师示范动作的完美与规范能够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欲望,继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若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出现错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变形走样的结果,若学生在后期学习中知道了这一错误,其对教师的信任感将会降低,若学生不了解,则学生舞蹈学习将会一直错误,甚至于,错误的动作对学生的身体也会造成危害。另外,教师在示范动作时应注重情感的融入,感染学生,将学生引入舞蹈的殿堂,以此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与掌握。
  (二)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作品,追求情感共鸣
  不同舞蹈动作,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现。舞蹈者通过自身肢体语言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为人们讲述舞蹈中蕴含的故事,激发观众的共鸣。因此,在舞蹈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与剧情的理解,培养学生通过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情感的变换,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舞蹈上的感染力。以芭蕾舞中的《天鹅湖》为例,该舞剧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舞蹈中的优雅、为观众带来美的感受,舞剧中的角色性格刻画、浪漫爱情、背叛与坚贞的矛盾等变化起伏,每每为观众带来新的感受才是其刘芳百世的根本,而这些,离不开舞者的情感表达。对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教育学生观赏经典,了解经典,并模仿经典,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通过肢体动作将情感传递给观众,提高学生舞蹈水平。
  (三)注重学生心态变化,启发学生情感带动肢体
  学生学习的心态,影响着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对舞蹈的心态变化,并及时调整学生心态,避免学生因心态问题导致舞蹈成为机械化的动作,失去发自内心的情感体现。展开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以情感带动肢体动作,以此提高学生舞蹈动作间的流畅衔接,增强学生舞蹈的感染力。在舞蹈中,通常会出现不同的音乐效果,而一名优秀的舞者,能够根据不同的音乐展现出不同的情态,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故事。在不同音乐中,学生应学会用不同的形态语言诠释出对不同乐曲的感受与理解,渲染音乐的情感与意境。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启发学生在日常舞蹈练习中,以音乐带动肢体动作,而非刻意练习动作,以此推动自身对舞蹈,对音乐产生不同的心理与动作感受,使舞蹈更加具备吸引力,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准。
  三、结语
  在中专舞蹈教学中,学校教学观念落后,师生间缺乏有效交流,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直接影响了中专舞蹈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对舞蹈的掌握。为加强中专舞蹈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教师应注重在动作教学中直观形象的传达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作品,追求情感共鸣;并注重学生心态变化,启发学生情感带动肢体,提高学生舞蹈水平,提高自身的舞蹈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娟.中专舞蹈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分析[J].南风,2016(29):148.
  [2]刘红云.试论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激发与培养对策[J].艺术科技,2014(06):340.
  [3]管鸣.试论舞蹈教学中情感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7(11):125.
其他文献
介绍向楠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验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舞台灯光在观众视觉欣赏过程中起到了塑造人物,变化明暗,表现空间,转换节奏等多方面作用,构成具有表现主题内容和视觉语汇的连续的舞台画面效果,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变化,形成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主要机构,必须注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对于人才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岗位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以实践为导向,并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争取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强的可用之才。要想成功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就必须对原有的教育机制进行改革,重新划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考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和国外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更多国家的游客以及商务合作人员前往我国观光、合作,进而提高了对双语标识翻译的要求.通过对标识翻译规则的探讨
硬盘不经格式化不能使用,这似乎天经地义。但人也要经格式化才能被社会使用,这个过程却遭到了大面积的质疑。究其原因,根本之处在于硬盘没有感情,而人不但有感情,还有理智,人
根雕艺术作为由我国民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其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并且广受蕲艾的原因就是这是将人类智慧和自然完美融合的一种艺术,和其他艺术不同,根雕所利用的原料主要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破产及削减人力成本,辞退员工。2009年末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政府的重视与扶持,中小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本文从金融危机后,经济与劳动力发展的角度,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
随着极简主义的兴起,极简主义成为了现代室内设计的一种主流形式.本文针对极简主义在室内中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实际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期提高室内设计的合理性,给人们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