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5第四届杭商论坛上公布了新一届“品质杭商”及“杭商品牌案例”名单,20位企业家获“品质杭商”称号。本刊陆续推出关于这批“品质杭商”的创业故事,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看他们如何和谐创新。
“风雅颂,扬,我们只做最有效的传播者。”大抵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杭州)有限公司(下称“风雅颂扬”)董事长管建平自己也未曾想到,成立于1997年、期待传播创造价值的集团,在近20年的实践磨砺后,成为了从事陈列布展、公共艺术、数字视觉创意等综合领域内的佼佼者。
如今,凭借高效团队、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风雅颂扬多元化发展,正致力于国际品牌的本土融合与民族品牌的国际化建设。“用智慧酝酿创意,以技术精化拍摄,凭实力抚触成功。”近20年的时光,成就了如今的风雅;而高效的推广,则让更多的风雅得以普传天下。
“一半是商人,一半是艺术家”
风、雅、颂,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内容上的三个部分,能够将公司以“风雅颂扬”如此有诗性的言语来命名,企业文化可见一斑。“之所以为公司这样取名,是想体现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同时也号召杭州这座城市对文化能够进一步重视。”作为浙江本土文化先锋企业的掌舵人之一、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杰出代表,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管建平和笔者聊的更多的,却是其个人情怀。不拘小节的他坦言自己从小梦想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很庆幸坚持了多年,而如今依旧可以为艺术奉献自己的激情。
艺术工作者真实的感性显而易见。这种情怀,大抵从其既是办公场所也是品茶室,同时收藏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的“董事长室”中,可以窥探一二。“情怀”一词或许过于抽象,然而我们无法忽略的是,身为高级美术师的管建平,亦是第一个把收藏类节目搬上电视的开拓者、第一个开启艺术品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先锋人物。
正是其“一半是商人,一半是艺术家”的独特气质,注定了风雅颂扬在整个成长历程中,一直行走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多年来,风雅颂扬为各大知名企业提供企业形象策划、宣传片策划制作、视觉传达设计,以精准的策略、巧妙的创意、完善的执行服务于客户。管建平曾说:“风雅颂扬是客户企业声誉的设计师和传播者,是客户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守望者,将竭力为客户带来最大的商业传播价值。”但与此同时,公司也通过一座座展馆、陈列馆、城市雕塑等形式,为杭城市民、游客们举办着一场场永不落幕的创意盛会。
“我本人更偏向于以艺术工作者身份自居。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总是希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于是,2007年,他便创造性地提出以“古城墙,大运河”为主线,把杭州市古城墙陈列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整合成以“拼接文明的碎片”为主题的艺术创作项目并承担建设。

这一江南文化创意项目得到了广泛好评。风雅颂扬以陈列布展开创的文博陈列艺术之路也愈发清晰,先后承接了“中国扇博物馆”、以“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为主题的中国社区展示中心等大型文博展馆项目的建设。而南宋御街皮影雕塑、香积寺佛像设计制作等一批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特色的城市雕塑作品,更是折射出杭州品质之城的内在气质,体现着公司对公共艺术的执着追求。
“工匠精神”助推品牌建设
2002年,管建平领导团队首创国内电视先河,把以收藏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宝藏》搬上荧幕。作为一档极具观赏价值、知识趣味和艺术品投资导向性的经济文化型品牌栏目,自开播至今一直保持高收视率,深受广大观众欢迎;2006年,公司开办国内第一家以艺术品收藏鉴赏为主题的门户网站“宝藏网”,开发了艺术品网上拍卖系统,并于2009年被杭州市经委高新处确认为重点扶持项目。
今年9月,全球瞩目的G20峰会落户杭州。风雅颂扬作为杭州市文创产业的核心文化媒体公司之一,正在着力加大推进企业的品牌建设。这其中,“工匠精神”一词,是被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管建平提及最多的。
“字面上讲‘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于风雅颂扬而言,便是要始终以文化自觉的姿态,坚信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是科技,同时注重优秀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他如此解释。
据了解,当前公司已经集结了一批文化创意科技人才,在多媒体、数字特效、新媒体等领域取得了较多开创性的成果。如制作了第一部全高清格式的杭州形象宣传片《品质生活》。该宣传片“以规划构筑品质生活”为主要脉络,用“品”“质”“生”“活”四字来结构章节,表现“杭州品质生活城”的核心理念。
而中国第一个实景拍摄杭州城市风光360度环幕影片《大杭州》、中国第一部以三维动画方式复原南宋都城杭州景象的《南宋皇城》、全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特效立体电影《主人》等作品,更是让参观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目前最先进的数字科技所带来的震撼体验和魅力。管建平表示:“企业用作品说话,在依靠作品进行品牌建设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南宋皇城》等作品,是杭州在迈向‘世界名城’道路上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在他看来,文学艺术总是和创新紧密相联,而创新应当用在每一处。围绕G20峰会中心工作,风雅颂扬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便是,将“工匠精神”具体落实到每一件作品中,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为杭州这座“东方魅力之城”增加更多的文化新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同拭目以待。
2015第四届杭商论坛上公布了新一届“品质杭商”及“杭商品牌案例”名单,20位企业家获“品质杭商”称号。本刊陆续推出关于这批“品质杭商”的创业故事,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看他们如何和谐创新。
“风雅颂,扬,我们只做最有效的传播者。”大抵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杭州)有限公司(下称“风雅颂扬”)董事长管建平自己也未曾想到,成立于1997年、期待传播创造价值的集团,在近20年的实践磨砺后,成为了从事陈列布展、公共艺术、数字视觉创意等综合领域内的佼佼者。
如今,凭借高效团队、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风雅颂扬多元化发展,正致力于国际品牌的本土融合与民族品牌的国际化建设。“用智慧酝酿创意,以技术精化拍摄,凭实力抚触成功。”近20年的时光,成就了如今的风雅;而高效的推广,则让更多的风雅得以普传天下。
“一半是商人,一半是艺术家”
风、雅、颂,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内容上的三个部分,能够将公司以“风雅颂扬”如此有诗性的言语来命名,企业文化可见一斑。“之所以为公司这样取名,是想体现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同时也号召杭州这座城市对文化能够进一步重视。”作为浙江本土文化先锋企业的掌舵人之一、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杰出代表,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管建平和笔者聊的更多的,却是其个人情怀。不拘小节的他坦言自己从小梦想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很庆幸坚持了多年,而如今依旧可以为艺术奉献自己的激情。
艺术工作者真实的感性显而易见。这种情怀,大抵从其既是办公场所也是品茶室,同时收藏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的“董事长室”中,可以窥探一二。“情怀”一词或许过于抽象,然而我们无法忽略的是,身为高级美术师的管建平,亦是第一个把收藏类节目搬上电视的开拓者、第一个开启艺术品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先锋人物。
正是其“一半是商人,一半是艺术家”的独特气质,注定了风雅颂扬在整个成长历程中,一直行走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多年来,风雅颂扬为各大知名企业提供企业形象策划、宣传片策划制作、视觉传达设计,以精准的策略、巧妙的创意、完善的执行服务于客户。管建平曾说:“风雅颂扬是客户企业声誉的设计师和传播者,是客户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守望者,将竭力为客户带来最大的商业传播价值。”但与此同时,公司也通过一座座展馆、陈列馆、城市雕塑等形式,为杭城市民、游客们举办着一场场永不落幕的创意盛会。
“我本人更偏向于以艺术工作者身份自居。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总是希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于是,2007年,他便创造性地提出以“古城墙,大运河”为主线,把杭州市古城墙陈列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整合成以“拼接文明的碎片”为主题的艺术创作项目并承担建设。

这一江南文化创意项目得到了广泛好评。风雅颂扬以陈列布展开创的文博陈列艺术之路也愈发清晰,先后承接了“中国扇博物馆”、以“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为主题的中国社区展示中心等大型文博展馆项目的建设。而南宋御街皮影雕塑、香积寺佛像设计制作等一批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特色的城市雕塑作品,更是折射出杭州品质之城的内在气质,体现着公司对公共艺术的执着追求。
“工匠精神”助推品牌建设
2002年,管建平领导团队首创国内电视先河,把以收藏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宝藏》搬上荧幕。作为一档极具观赏价值、知识趣味和艺术品投资导向性的经济文化型品牌栏目,自开播至今一直保持高收视率,深受广大观众欢迎;2006年,公司开办国内第一家以艺术品收藏鉴赏为主题的门户网站“宝藏网”,开发了艺术品网上拍卖系统,并于2009年被杭州市经委高新处确认为重点扶持项目。
今年9月,全球瞩目的G20峰会落户杭州。风雅颂扬作为杭州市文创产业的核心文化媒体公司之一,正在着力加大推进企业的品牌建设。这其中,“工匠精神”一词,是被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管建平提及最多的。
“字面上讲‘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于风雅颂扬而言,便是要始终以文化自觉的姿态,坚信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是科技,同时注重优秀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他如此解释。
据了解,当前公司已经集结了一批文化创意科技人才,在多媒体、数字特效、新媒体等领域取得了较多开创性的成果。如制作了第一部全高清格式的杭州形象宣传片《品质生活》。该宣传片“以规划构筑品质生活”为主要脉络,用“品”“质”“生”“活”四字来结构章节,表现“杭州品质生活城”的核心理念。
而中国第一个实景拍摄杭州城市风光360度环幕影片《大杭州》、中国第一部以三维动画方式复原南宋都城杭州景象的《南宋皇城》、全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特效立体电影《主人》等作品,更是让参观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目前最先进的数字科技所带来的震撼体验和魅力。管建平表示:“企业用作品说话,在依靠作品进行品牌建设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南宋皇城》等作品,是杭州在迈向‘世界名城’道路上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在他看来,文学艺术总是和创新紧密相联,而创新应当用在每一处。围绕G20峰会中心工作,风雅颂扬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便是,将“工匠精神”具体落实到每一件作品中,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为杭州这座“东方魅力之城”增加更多的文化新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