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永远站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知道了,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永远。”
  ——“有啊!”
  ——“在哪里?”
  ——“我永远爱你啊。”
  ——《阿狸·永远站》
  亲爱的妈妈:
  还记得夏天我坐在树阴底下给你念这段话,读到最后一句,眼泪应声而下,而你只是一边帮外婆剥花生一边浅浅地笑着说:“写得挺好的。”我不知道你是否只是表面平静,心里已和我一样波涛汹涌,抑或是早在十六年前你就开始向我说过这句话,因此反而没有很多感觉了。
  四岁那年我走丢了一次。你终于找到了蹲在卖金鱼的小店旁号啕大哭的我时立即冲过来,我还没反应过来你就一把抱过我,飞一般地往回走。当我看到你,心突然就安了,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不安地摸索了很久之后世界突然亮了,一切又回到眼前了。
  我的记性一直很坏,但这件事却记得很清楚,清楚得连你用力抱我时手臂被勒得生疼的感觉还能清晰地感觉到。
  后来一直惊讶于你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竟能一手抱着几个月大的弟弟,一手抱着我,一路飞奔过几条街,横穿两条马路,一直到家里。或许一个女子,无论她多么瘦弱,当她成为母亲后,仿佛天地间所有力量便倾入她的身体里,她仿佛便会拥有无穷力量。
  很多年后说起这件事,你淡淡地说:“当时就想,要是找不到你了,我就也不想活了。”这句轻轻的话在我心中掀起了巨大的龙卷风。我强忍着眼泪,趁着夜色慌忙擦去眼角的湿润,不想让你看到。
  眼泪又出来了。让我歇会儿,喘口气。
  四年级的时候,家里离学校远,有时等不到车就走回家。有一天在公路上,一个叔叔骑着摩托车过来说:“小朋友,你是要到那边去吗?叔叔送你过去吧!”我微笑着摇头不说话。“没关系的,叔叔送你过去吧!”我还是摇着头不说话。他锲而不舍地坚持了几分钟后,就一踩油门走了。
  回家后,我把这个当做笑话说给你和爸爸听。从那天后,无论刮风下雨,爸爸每天下午都会骑着自行车来接我。
  后来说起这件事时,你说:“那时候你说得跟没事一样,我跟你爸听得可是心惊胆战。要是那人强行把你带走怎么办?”
  是的,我所有的一切,你都会看得极为重要。
  每次和你一起看过去的照片时,你总会摇摇头,轻轻叹一声“老了”,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我也不知如何形容的眼神。
  据说每一位母亲曾经都是一位仙女。她们选择成为母亲后,便被脱下美丽的羽衣,成为凡人。可其实,她们的羽衣是自己脱下的,她们把它锁在箱底,有时候会拿出来看看,又再放回去,重新锁好。我想,她们看着自己的羽衣时的眼神,就和你看相片时的眼神是一样的吧。妈妈,是什么让你脱下羽衣?是这个家吧。
  十六年,我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走过来了,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因为无论外面有多大的风浪,你都会竭尽全力保护我,让我不至于太颠簸。或许在无数个夜里,你彻夜未眠,却依然哼着歌哄着我让我睡得安稳;或许无数次节日,家里经济非常紧张,你却依旧想尽一切办法给我准备一些小礼物。所有的风浪,都被你和爸爸一一挡住,竭尽全力让我的世界每天风和日丽,生机勃勃。
  妈妈,十六年来,我第一次给您写信,有些语无伦次。十六年来,我一直不敢写,连想都不敢想,因为每次我一想,总忍不住泪流满面。妈妈,其实说这么多,就只归结为三个字,十六年来我一直想说却又说不出的三个字:我爱你。
  女儿:汪宁
  2012年12月21日
  指导老师:陈齐政
  编辑/苗与
其他文献
湖南台正热播的《神犬奇兵》勾起了我的回忆,而回忆中那个和我朝夕相伴的并不是像电视剧中那样勇猛威武的狗,只是一只很普通的小猫,娇小得甚至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身上只有朴素的黑白色调。  我一直相信猫是很有灵性的一种动物,碧绿的琥珀瞳孔洞悉所有的是非冷暖,又或许我的小猫是我小时候唯一的陪伴,所以我对小猫有着较为特殊的情愫。  那只朴素的小猫连名字都没有,我们好似心有灵犀般,每次我需要它的时候都不需要
阳春三月,我背着背包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就在我们江西省,坐五个小时的火车就能到。  下午三点下的火车,来接我的是一个当地男生,高高瘦瘦,和照片里的样子无异。他带着我去市区一条很有名的小吃街,各种小吃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在路上我们讨论着《中学生博览》里的一些喜欢的文章或者作者。没错,我们都是这本杂志的忠实粉丝。彼此间的对话自然而坦诚,他之前说他是个内向腼腆的人,当时我在想,两个不善言辞的人
★片段一:  我想求老爸帮忙做事,老爸却回:“待我长发及腰,再来找我可好?”呃,不想帮忙就直说呗!就算是老妈等她长发及腰也要十年八载的,又何况你还每个月都理发好吗?  ★片段二:  老妈想求老爸做事,拍他马屁:“你是全家最漂亮的。”老爸不接招:“不,你才是全家最漂亮的!”老妈厚着脸皮继续拍:“哪里,哪里,你是公认的全家最漂亮的!”老爸就是不吃这套,“还是你最漂亮……”就在他们互捧的时候,我怒火中烧
22:03,眨眨双眼,眼皮轻了点儿。  把头栽在生物练习本覆盖着的小博上面,右手边是一堆课本、试卷、字帖、教材解析。每次看着它们我就想到初三,那段冠以兵荒马乱之名的时光。  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情。同样面对大堆大堆的习题,竟是那样焦头烂额不成样子。看着墙上贴着的中考倒计时89天的便利贴,心头涌现四个大字:大限将至。说好了要在寒假把初一初二落下的补上来,怎么又稀里糊涂地玩过去了呢?现在好了,一百天都不
许如白在某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午后角落里醒来,周围是安好的一切,麻木的脸和麻木的光。“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许如白摇头晃脑地嘟囔着,下一秒许露的巴掌就拍到了许如白的头上:“抽什么风啊!这节是语文课!坏了!大白熊怎么看过来了!他干吗张嘴啊?叫我了……叫我……啊!”  “许——”  “不要啊!”  “如白。”  “上来填解词。”  “唔——还好还好。”许露很没良心地松了口气。许如白鄙
当年填报志愿时曾闻这样一句话“专业选得好,年年像高考”。可惜彼时年少无知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至理名言的不可动摇性,还是不以为然地一头栽入了医学类的大坑。  何为医学生?就是比高三生还高三生的那种人啊!  什么?你说你不信。那就对了!在迈进医学院的大门之前我也不信!  在过去的十二年里,老师和家长给我们灌输的想法都是——只要你考上了大学,那就是进入了乌托邦。可以尽情地“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史铁生《思念地坛》  三月的北京,温暖宜人。我独自在地坛公园里漫步,想象着史铁生来这里的情景。  他摇着轮椅进来,看草木生长,看落叶飘摇,看岁月流转。有时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在饭桌上解决不了的。金先生一定是这么想的,所以当他把夜宵摆放得当之后,终于开了口。  金先生说,那么现在你们可以提问了,我能够回答你们三个问题。  九月姑娘的嘴里已经被填满了,虽然她在嘟囔着什么,但我想她说的一定是比大葱做得好吃一万倍之类的话。金先生把头又转向了盈盈姑娘,盈盈姑娘倒了一杯酒端起,然后扭过脸来,说大葱今晚我喝酒这事儿你不会告诉我爹吧?我摇了摇头,看到金先生满怀期待
江湖传说三句话就能概括射手座:这个我还没玩过耶,这个我还没吃过耶,这个我还没试过耶……这个论断的确深深击中了我。吾日三省吾身:今天吃什么?今天玩什么?有什么新鲜事儿?  如果有一项没有,绞尽脑汁也不能将就凑合,鲤鱼打挺从床上蹦起来安排一天的行程,是我最喜欢的事。于是过去的几年中,我在课余时间里各处探寻料理店,看摇滚演出和插画展览,幸运地结识天南海北的朋友,不知疲倦地去过和以前有那么点不一样的人生,
7月的合刊是小博近十年的作品选集,2008年是小博创刊二十年,2013年比那时又走过5年,我还记得2008年的梦想是想小博能做一本二十年的选集,寻找那些年追过小博的“我们”,5年后,选集以合刊的形式与大家见面,我将这视为梦想成真。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作文第一次被刊登在报纸上,后来我知道有一种叫编辑的职业,我把成为编辑当做了梦想,如你们看到的我——编辑梦成为现实。  我曾想成为“知心姐姐”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