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裁判社会科学化的方法论反省

来源 :法制与社会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890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法律与社会科学交叉性研究的进展,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都不断对社会科学开放.社会科学主要在案件事实论证领域发挥作用,通常被用以确认裁判性事实,除此之外还可以被用以形成立法性事实或提供社会框架背景.从方法论上来说,司法裁判的社会科学化至少面临三个层面的批判:在法概念论上,坚持一种还原论立场,以外部描述性方法消解法律规范性;在功能属性上,以对专业性和权威性知识经验的垄断,实际上发挥着一种修辞性的功能;在思维方式上,依循一种后果导向的推理思路,极易导向一种超越法律的法外裁判立场.在承认司法裁判社会科学化合理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应有的限度.司法应坚持教义性规则对案件裁判的根本决定作用,维护依法裁判的基本立场.
其他文献
马克思对近代认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影响,但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中没有现成的认识论.为了发现和建构马克思的认识论问题,需要依托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论遗产.康德用"综合"概念来说明人在认识过程中如何建立起主客关系的统一性形式,借助康德的这一"综合"概念,我们得以建构起马克思的新认识论问题,即"通过社会劳动实现的综合".黑格尔则开启了对认识论问题的历史分析,并提出了主客同一性概念,借助黑格尔的这些理论遗产,我们得以理解马克思"劳动综合"的独特内涵,即在劳动中,认识的主体不是先验的意识主体,而是现实的人的具体活
一、政治学的新征程rn面对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各种挑战与机遇,中国政治学者的学术任务是艰巨的,知识挑战的难度前所未有;然而,施展经世济民、治国平天下抱负的历史机遇也是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人才培养工作高度重视,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的任务和要求.根据法学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一、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rn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
期刊
政治学本土化任重道远,这个话题对我而言,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为什么叫老生常谈?首先,我自己已不再年轻,过了耳顺之年,算是“老生”;其次,在过去二十年,我不时触及这个话题,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