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扩弓簧与螺旋扩大器扩弓作用的比较研究

来源 :新医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27-02
  【关键词】四眼扩弓簧 螺旋扩大器 口腔正畸
  
  口腔正畸对牙列拥挤、牙弓狭窄等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病例,都需要通过扩弓来调整牙弓的宽度,改善牙弓的形态,达到排齐牙列,调整牙合曲线的目的。四眼扩弓簧和螺旋扩大器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两种固定矫治扩大牙弓的方法。近年来,对四眼扩弓簧和螺旋扩大器的单一研究较多,但二者在临床上如何选择的比较研究却较少,本文通过对两种扩弓装置的比较研究,探讨两者的适用范围。
  本研究通过对轻、中度拥挤,而上颌基骨发育基本正常的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应用螺旋扩大器和四眼扩弓簧的方法进行扩弓,增加牙弓宽度。螺旋扩大器经2-4周扩弓治疗并保持3个月后,四眼扩弓簧经过平均18.7周扩弓治疗并保持3个月后,对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牙齿颊倾度、腭中缝测量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同样生理条件下采用两种不同扩弓方法增加牙弓宽度,对牙齿和骨骼作用效果的差异,说明不同扩弓方法对牙齿和骨骼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即扩弓原理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年龄段患者由于其骨骼发育阶段的特点不同,当需要改变牙弓宽度时由于其骨骼的生理反应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扩弓方法。由于四眼扩弓簧和螺旋扩大器的扩弓速度、力量等不同,引起的生理学反应也不同,两者装置在临床上针对不同患者,可采取不同的扩弓矫治方法。因此,临床上如何正确选择使用螺旋扩大器和四眼扩弓簧两种扩弓方法,便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两种扩弓方法的比较,找出临床选择的依据,以便在临床上正确选择使用。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取材于我院口腔正畸科门诊治疗患者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为10-14岁,平均12.3岁,均为恒牙列早期错牙合畸形患者:上牙弓狭窄,后牙反牙合,牙列拥挤,所有病例临床检查及模型测量分析,上颌基骨发育基本正常,每个牙弓内缺少间隙5-6mm,所有病例常规收集扩弓前后资料:包括研究模型,牙牙合及面部照片,X线全景片,上颌咬合片,左手腕骨正位X线片等必要的病历记录。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选用支架式快速螺旋扩弓器,通过1.2mm钢丝与4个带环焊接成整体。扩大器离开腭黏膜4mm左右,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带环,每日旋转螺旋2次,每次1/4圈(即90度),早晚各一次,2-4周后停止加力,用自凝塑胶填住螺旋轴,口内固定保持3个月。
  第二组:选用成品或自行制作的四眼扩弓簧,常规调整后戴入相对狭窄的上颌后牙弓进行扩弓治疗,采用口内加力法加力周期为4-6周,加力幅度为当一侧戴入后另一侧扩弓簧位于对侧牙的中央窝,平均扩弓时间为18.7周。
  牙弓宽度的测量:一般测量牙弓3个部位的宽度,即尖牙间宽度(两侧尖牙龈缘水平舌侧最凸点的距离);双尖牙间宽度(两侧第一双尖牙龈缘水平舌侧最凸点的距离);磨牙间宽度(两侧第一磨牙龈缘水平舌侧最凸点的距离)。
  颊倾度的测量(如图):两侧第一双尖牙和第一磨牙颊舌尖连线的夹角。
  


  腭中缝间隙的测量:通过咬合片观察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连线处腭中缝间距及上中切牙切缘间距在矫治前后的变化。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取研究模型,进行上颌3-3、4-4、6-6的牙弓宽度的测量,测量工具选用滑动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每个数据均由同一名医师反复测量3遍后,取其平均值。然后在模型修整器上垂直于牙合平面方向进行模型的切割,切割点为6︱6颊沟在颊、牙合面的交点以及两侧第一双尖牙颊尖处,并分别扫描获得上下模型切面图像,测量腭平面侧夹角(如图)。并对治疗前后及保持3个月后的上颌骨咬合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腭中缝裂缝的变化差异。对采样样本均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矫治前后上牙弓宽度的变化
  2.2 矫治前后上下颌牙颊倾度变化
  2.3 扩弓矫治前后腭中缝变化
  


  由表1可见,上颌螺旋扩大器扩弓2-4周后,牙弓宽度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1),其中以双尖牙牙间宽度扩大最多,平均差为5.02mm;其次是磨牙牙间宽度,平均差为3.16mm;尖牙牙间宽度扩大最小,平均差2.78mm。
  
  由表2可见,四眼扩弓簧扩弓18.7周后,牙弓宽度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磨牙牙间宽度扩大最多,平均差为6.78mm;其次是双尖牙牙间宽度,平均差为5.5mm;尖牙牙间宽度扩大最少,平均差3.06mm,与快速扩弓相比牙弓宽度增加较多,差异具有显著性。
  
  由表3可见,上颌螺旋扩大器矫治前及扩弓2-4周保持3个月后,上颌第一双尖牙颊倾度无明显改变(P>0.05);上颌第一磨牙颊倾度有明显性改变(P<0.05)。
  
  由表4可见,四眼扩弓簧扩弓矫治前及矫治结束保持3个月后,上颌第一双尖牙第一磨牙颊倾度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由表5可见,30例螺旋扩大器扩弓前后上中切牙切缘间距均开大,有高度显著性差异,6∣6中央窝连线处腭中缝距离增加也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保持3个月后,腭中缝处又出现骨沉积融合。
  30例由四眼扩弓簧扩弓18.7周的病例,8例腭中缝扩开(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其中4例中切牙出现间隙。
  
  3 结论
  
  经过对螺旋扩大器和四眼扩弓簧扩弓效果的临床观察,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如下结论:螺旋扩大器和四眼扩弓簧对生长发育期上颌牙弓的扩大均有明显效果之外,这两种装置也各有其特点:
  3.1 螺旋扩大器是典型的快速扩弓装置。靠螺旋扩大器加力,使腭中缝急速分离,从而快速使牙弓宽度增加,提供较多的矫形移动,适用于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
  3.2 四眼扩弓簧是慢速扩弓装置,是一种提供持续轻力的腭开展装置。四眼扩弓簧是提供持续轻力的牙弓颊面开展的装置,它所提供的持续轻力只产生牙齿倾斜移动,只有当支抗牙倾斜一定程度后因骨皮质阻挡,积聚成重力才对腭中缝产生一定影响,这是螺旋扩大器和四眼扩弓簧效果区别的主要原因。四眼扩弓簧扩弓正畸移动与矫形移动比例为6:1。一般适用于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或生长发育已接近完成的患者。
  3.3 从正畸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四眼扩弓簧扩弓矫治可获得近于生理的反应,以较慢的速度进行腭开展。腭中缝组织能够适应,对组织产生的损伤小,慢速扩弓比快速扩弓效果稳定。慢速扩弓虽然效果获得较慢,疗程较长,但其疗效较稳定,组织损伤小;而快速扩弓则扩弓效果快,但维持疗效较差,且对组织有损伤。
  3.4 快速扩弓产生较多的骨骼变化,只适用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慢速扩弓产生较多的基牙颊倾,不仅适用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而且适用于骨骼缺乏生长潜力的成年人。快速扩弓和慢速扩弓下颌都相应变大,无明显差异。快速扩弓使腭顶变高,表明快速扩弓产生的支抗牙萌出更明显,但支抗磨牙较少产生旋转,而慢速扩弓支抗磨牙产生旋转。
  3.5 螺旋扩大器患者可自行加力,操作方便,在矫治过程中无不适反应。四眼扩弓簧体积小、结构简单,没有基托,让患者感觉配戴异物感小、舒适方便。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例,以探讨心肌梗塞后心绞痛(PMIA)的发生机理、促发因素和预后。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后抚触对新生儿体重、进奶量、睡眠与胎便变黄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分二组,其中游泳加抚触组100例,单纯游泳组100例,将出院体
该书是以麻风病为对象的一部医疗社会史,作者通过对大数量、长时段、多地域史料的梳理与运用,对麻风这一疾病的古今病因辨析,疾病的分类、病因、病症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历
费德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也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早期追随者和坚定支持者之一。他在解释和修正弗洛伊德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从现象学的视角对自我进行了研
专接本自学考试已经深入发展而且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职专业课程和本科课程的学习,传统的以书本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变得更为迅速,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众所周知,成人教育的质量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极为明显,尤其是情绪智力因素的影响更为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完善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该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基于财务会计的角度
本文主要以心理素质对声乐表演者舞台表现的影响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声乐表演中不良心理素质的表现及原因为主要依据,从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表演者自我调控能力、培养表演
针对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基本现实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五大措施,即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加强校教风和学风建设;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优化育人环境
选取87名大学生为被试(高攻击个体46名,低攻击个体41名),随机分配到三种不同情境中(挫折情境、挑衅情境与一般情境),考察不同情境下高攻击性个体的注意与情绪特点。结果发现:(1)高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