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2006年《中国骨伤》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l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走进本期“专家面对面”的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毕郑钢教授,作为中青年骨科医生的杰出代表,在人生的这个大舞台上,他把满身的“呼啦圈”舞得是那样的精彩纷呈,那样的动感有力,那样的丰实和谐!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胸怀“做金字塔尖上人”的那份大志并坚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期刊
目的 探讨肘关节前侧入路治疗单纯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的疗效.方法自 2000年 1月~ 2004年 12月采用肘关节前侧入路治疗单纯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患者 6例,其中男 4例,女 2例,平均年龄 36岁.结果术后 6例患者随访 6个月~ 3年, 6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折缺血坏死,肘关节功能均为优良.结论肘关节前侧入路骨折端暴露满意,复位及实施内固定容易.
目的 报告局部转移肌瓣和注射自体红骨髓治疗胫骨骨折不连接的效果。方法对15例伤后10-42个月,平均22个月仍不连接的胫骨骨折实施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髂骨杆骨和局部转移肌瓣覆盖,术后12-15d局部注射身体红骨髓治疗。结果随访表明所有病例骨折均得到连接,术后3-11个月(平均4.8个月)愈合,除2例术后出现切口皮缘小块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创口均一期愈合,没有发生感染和内固定失败,结论在稳固内固
期刊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胭绳肌腱结“瓶颈”式固定方法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2年4月~2005年6月对13例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多股胭绳肌腱结“瓶颈”式同定方法进行重建,术后随访7个月以上,并通过关节屈伸活动度、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7~26个月,平均13.4个月。
期刊
期刊
截肢和保肢患者长期的功能和心理结果相似.如果早期不截肢而采取保肢,就必须考虑到:二期截肢的风险(5%~ 14%)、潜在的并发症(保肢术通常更高)以及住院时间延长.由于胫骨骨折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治疗可能不同(Gustilo Ⅲ C 型比Ⅲ B 型更可能截肢),这使得对比很困难,而且相关的队列研究文献很少。
[编者按] 对于胸腰椎骨折伤椎是否需要进行固定,国内外学者意见仍然存在分歧,少见相关的文献报道.本刊同时收到两篇关于此方面的稿件,一篇为临床应用《经骨折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另一篇为生物力学研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伤椎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而两篇文章的研究结果却不太一致.本刊在第9期刊出两篇文章的同时配发了编后语,目的是鼓励在此领域有研究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文章刊出后,
期刊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 1996~ 2003年间收治的 10例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其治疗方法、结果、延迟诊断及漏诊的原因. 结果延迟诊断及漏诊的主要原因与入院时忽略髋部损伤而未行 X线检查有关,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满意,随访时未见有股骨头坏死迹象. 结论高能量损伤致股骨干骨折有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可能,必要的影像检查可避免延
期刊
目的 研究使用LISS PLT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指征、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自2003年9月~2004年8月使用LISS PLT通过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10例,观察术后软组织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0例患者经过平均8个月的随访,术后骨折复位、对线良好,全部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无皮肤坏死、后期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或失效的并发症.结论LISS固定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