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氯苯毒性研究的概况

来源 :中国公共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二氯苯毒性研究的概况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上海200032)陆荣柱,金锡鹏,顾学箕对二氯苯(1,4-Dichlorobenzene·p-Dichlorobenzene,Dichlorocide,p-DCB),又名1.4-二氯苯.是一种氯代芳... (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Health,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Lu Rongzhu, Jin Xipeng, Gu Xueji Dichlorocide (p-DCB), also known as p-DCB, 4-dichlorobenzene. Is a chlorinated aromatic ...
其他文献
霜霉病是保护地切花月季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月季感病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枝条干枯,严重影响月季产量和质量,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当茬花绝收。为了有效地防治霜霉病,1997年以来,笔者对
  2008年4月,《茶饮料》首次作为国家标准颁布,为促进其更好地实施应用,本文将该标准与原来的《茶饮料》轻工行业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国家标准的改进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传统白茶加工萎凋时间长、效率低的缺点,进行了加温萎凋的温度梯度试验,结果显示:40℃、萎凋180min处理的白茶萎凋叶含水率由鲜叶的74.0%下降到19.2%,茶多酚含量由33.2%
本文根据茶叶市场的定位于作者多年从事茶叶加工的心得,探讨红茶的色泽、香气、滋味等品质风格,以及茶树品种加工红茶的风格特点和红茶加工工艺的变化趋势。
  本文根据当前乌龙茶存在茶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业化程度不高、采茶难等问题,提出未来乌龙茶朝有机栽培方向、机械化、清洁化生产方向发展趋势。
  三峡茶区是中国茶树发源地之一,也是最早盛行制茶、饮茶的区域。由此产生的茗文化与技术相对较早,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三峡的历史名茶,与丰神秀丽的山
  众所周知,除了中国人之外,英国人可能算是世界上最爱饮茶的民族了.中国茶传入欧洲,是在17世纪中期.1662年,嗜好饮茶的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便成了英国第一个
  茶在中国早已进入千家万户;在茶发展的悠久历史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茶叶以其芳香、解渴、保健、益智、传情的特点,越来越受
  近日参加一次茶界组织的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人相聚后都集中在同一个话题,那就是3月15日"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中胡锦涛主席关于茶事的讲话。几乎在场的每一位茶人都能
  本文首先从中国奥运茶事业回顾展开叙述,然后对2008年中国奥运茶事业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整合资源,推动奥运茶事业与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