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中神石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距今大约2亿年前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叫做菊石的动物。这是一类什么样子的生物呢?好吧,现在就让我带你到中生代的海洋里去看看。
  鱼龙在海水中自由穿梭,凶猛的海洋长口鳄追赶着逃窜的鱼群,蛇颈龙则在近海海域寻找着食物——它们是当时海洋的统治阶级,因为它们有着庞大的身躯、锋利的牙齿以及巨大的力量。然而从数量上看,它们并不是当时海洋的优势类群,菊石才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它们广泛分布在200米以内的浅海海域,能够快速游泳,以其他小型生物为食,过着或浮游或底栖的生活。
  菊石是有着螺旋外壳的一类海生软体动物,现代海洋中的鹦鹉螺、章鱼和乌贼是它的亲戚,在生物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这类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头部发达,特化为“手腕”的足部环生在口部周围并跟头部愈合,眼睛分布在两侧。几乎所有的头足动物都有硬质的外壳或内壳,而且它们的神经系统集中,感官发达,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无脊椎动物。有研究显示,章鱼能够进行开罐、玩积木等较复杂动作,其智力相当于5岁孩童。
  作为一类已灭绝的头足动物,菊石在地质历史中存在了将近3亿年。最早的菊石出现在大约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初期,并在晚古生代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历经二叠纪一三叠纪这次地史时期最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后,菊石类动物迅速复苏,至侏罗纪和白垩纪时发展到顶峰,成为与恐龙齐名的中生代代表生物。然而,在白垩纪末的又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中,它们也与恐龙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我们只能在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海相地层中发现它们的化石,这些化石对于地层和古生物学研究有着巨大的价值。
  菊石化石
  在欧洲的很多地方,人们将菊石化石加工成小饰品,摆在商店里或路边小摊上贩卖。由于菊石壳形多变,内部构造复杂,在形成化石的过程中会发生矿物的交代、填充等作用,所以切割、打磨和抛光以后的菊石化石会显现出多彩的颜色、鲜艳的光泽和优美而特殊的花纹状曲线,成为人们欣赏和收藏的佳品。
  在广西、贵州、青海和西藏的海相地层中都发现了菊石化石的记录,特别是西藏的珠穆朗玛峰地区有大量菊石化石产出,甚至随手可得。因为在中生代时期,那里是古喜马拉雅海,随着构造运动地壳抬升,海底变为高山,菊石化石也得以显露出来。
  名字的传说
  人们曾经把这种旋卷形外壳上装饰着肋、棱、脊的动物称为“阿蒙神之角”或“蛇石”,这其实分别代表着两个关于菊石的传说。
  第一个传说认为,菊石的英文名Ammonite源于古代埃及的阿蒙神(GodAmmon)。阿蒙神起初是尼罗河畔的古城底比斯的地方保护神,后来成为埃及和利比亚地区最高级的神,古希腊人甚至把他等同于宙斯。阿蒙神认为公羊是神赐的东西,并且他本身也以拥有弯曲旋转角的公羊头为象征,而这种角就让人联想到菊石的外壳。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最早记录了菊石,并提到它们称为“阿蒙神之角”。欧洲地区中生代的菊石化石十分丰富,很多种类跟公羊角的确很像。所以古希腊人相信,菊石就是由阿蒙神的器官变来的,有防止蛇咬、治愈失明的功效。
  在英格兰,菊石被称为“蛇石”,有些地方还在菊石化石上面雕刻出一个蛇形的头。约克郡海岸边的惠特比城流传着一个关于蛇石的传奇故事:这个城镇一直遭受蛇的折磨,直到女修士圣希尔达把它们全部变成石头。在当地周围的峭壁上出露有侏罗系的页岩,这些页岩中富含菊石化石,其中包括为了纪念女修士圣希尔达而被古生物学家命名为Hildoceras(马蹄菊石)的那些种类。
  构造特征
  由于菊石早已灭绝,我们只能从其化石的形态和特征来推测菊石原本的面貌。但幸好现代海洋中还有它们的近亲——具有“活化石”之称的鹦鹉螺,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菊石。
  菊石壳体大部分是旋卷的,呈两侧对称,为盘状或者椭球状,也有壳形呈不规则的螺旋状、喇叭状等。在最为常见的旋卷形壳体中,壳体旋卷一周为一个壳圈,外围最后一个壳圈之内的低凹部分叫做脐部。出露的大小不一,内外壳圈的接触线称脐线。菊石的体管简单,无复杂构造,一般在内部壳圈中有向后延伸的隔壁领,形成后伸体管;到外部壳圈逐渐变成向前延伸的隔壁领,形成前伸体管。另外,菊石的体管总是靠近边缘而且通常在外边缘。壳面一般都有与壳口边缘平行的横向壳饰以及与壳圈旋转方向一致的纵向壳饰,腹部的旋向粗脊称为腹棱,有些壳而上还有瘤、刺等。
  总体来讲,菊石跟鹦鹉螺在壳体方而的区别在于:菊石的壳体要稍微薄一些,体管相对简单,隔壁向壳口方向延伸。此外最重要的是,菊石有复杂的缝合线,而鹦鹉螺没有!
  缝合线
  缝合线是菊石隔壁跟壳壁内面接触的线。其他头足动物的缝合线呈简单的弧线或者直线,但菊石的缝合线则相当复杂,任何对菊石的描述、分类必须建立在讨论缝合线的基础上。缝合线向壳口方向弯曲的部分称为鞍,向其反方向的部分称为叶,然后根据处在壳圈之内不同的位置分别命名为腹鞍、腹叶、背鞍和背叶。据此,缝合线类型有以下几种:
  1.由一些简单的鞍和叶组成,称为棱菊石式缝合线,为大多数古生代菊石动物所具有。
  2.由锯齿状的或者有饰边的叶以及圆形的不间断的鞍组成,称为齿菊石式缝合线。齿菊石是具有这类缝合线的菊石的典型例子,它们在中生代的三叠纪占主导地位。
  3.叶和鞍都有饰边并分化出许多小叶的缝合线,称为菊石式缝合线,大多出现在侏罗纪和白垩纪。
  我们在菊石化石表面看到的那些漂亮的曲线和花纹就是缝合线。从菊石出现到最后灭亡,缝合线扮演了“指示剂”的角色,从缝合线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简单了解整个菊石的演化过程。
  演化进程
  最早的菊石是无棱菊石类,出现在早泥盆世。中泥盆世开始演化出棱菊石类,是晚古生代最重要的菊石,繁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三叠纪以后,齿菊石大量发展,并且分化出叶菊石,随后壳饰发育的菊石类在侏罗纪及白垩纪极其繁盛且非常重要。白垩纪晚期菊石迅速衰退,末期全部灭绝。由此,菊石大致可以分四个发展阶段:泥盆纪以无棱菊石为主,石炭纪和二叠纪是棱菊石繁盛的时期,三叠纪以齿菊石类为主,侏罗纪和白垩纪则是菊石类的全盛阶段。  这种演化反映在形态特征上则表现为:缝合线由简单到复杂;体管由后伸体管变成前伸体管;壳形由松卷到旋卷;壳饰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
  灭绝
  相信大家对白垩纪末恐龙的灭绝都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在海洋里发生的生物灭绝事件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
  在整个生命历史中先后发生了五次全球性灭绝事件。由鹦鹉螺演化而来的菊石在早泥盆世出现在海洋之中,此后虽然受到几次大灭绝事件的重创,然而它们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在大灭绝后迅速复苏和发展,并且在白垩纪以多姿多彩的面貌全面占据海洋各种环境遗憾的是,它们还是和恐龙一起彻底消失了,甚至留下比恐龙灭绝更加难解的谜团。有太多关于这次灭绝的可能原因或者假说被提出来,但是我们不可能还原6500万年前在我们的星球上发生的事情,只能从现有的发现和研究去推测或证实那些假说。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是灭绝或是下一次的起源,生命的演化是永恒的!
  虽然菊石全部灭绝了,但它们的化石却成为我们了解地球演化历史最重要的地质记录之一。由于菊石动物演化迅速、特征明显,其对生物地层的作用,特别是对地层划分和对比方面的贡献,在众多生物化石中是首屈一指的。菊石组合定年的精度之高使之成为中生代所有生物类群中的无冕之王。我们相信,尽管现代科技手段和实验方法不断提高,但菊石在地层古生物学研究中仍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许多问题依旧需要靠菊石化石来最终解决。
  (张小宁 插图)
其他文献
[澳]比尔·克莱特 著 白 洁 译    彼得·克奥瑞清晰地记得在他1988年的那场遭遇中,一个针样的装置将什么东西插入了他的脑袋,并留下一个“孔样的疤痕”。他相信现在仍有一个移植物在他的脑袋中。差不多过了4年,在以前孔样痕迹的地方仍然有一个醒目的肿块。那个圈状的肿块呈间歇性生长,长到大概有弹球的一半大时就开始萎缩,但是它却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他有时也担心它会是个肿瘤,但是随着它体积的缩小,他的担
期刊
C档案
期刊
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科学广播节目邀请了9位科学家和一位科幻小说作家设想了10种地球毁灭的途径。  不管你怎么认为,宇宙未必是一个友好的地方。当然,地球上的东西在过去数千年中都非常稳定,使人类文明得以立足。但是,总有一天会改变的。从极度遥远的空间到我们星球的内部,灾难四处潜伏。我们带领你到世界的终点——这会相当有趣!    文明泯灭的十大事件:  1、雷·贾亚瓦哈纳博士,来自多伦多大学,观察天体物理
期刊
2003年飞碟披露调查结果
期刊
随着苏联的解体,一些严密封锁的档案资料逐渐解密,铁幕慢慢拉开。越来越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在世人面前露出了真面目。对UFO研究爱好者而言,苏联作为一个先进的航天强国,在发展航天技术的过程中,获取了哪些有关UFO的绝密信息,又是怎样实施对各种异常现象的研究,在研究中投入了哪些力量,有什么研究结果,都是大家迫切想了解的。人们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期待能得到出乎意料的信息。  应该说,苏联对UFO的研究道路漫长
期刊
正如道格拉斯亚当斯曾写过的那样:“宇宙很大,的确很大。”然而,如果我们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宇宙曾一度非常的小,甚至并不存在。大约137亿年前,时间和空间从虚无中跳出。这些是怎样发生的?  或者,换一个角度问:这一切究竟为什么存在?这是一个大问题,也许是最大的问题。认为宇宙只是凭空出现的想法真是不容易,尝试虚无的构想也许更难。  这也是從科学的观点提出的一个非常合理的问题。毕竟,某些基础物
期刊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曾绨存2005年10月28日拍下了一张火星尘暴的照片。哈勃的天文学家为拍到了火星上的区域性尘暴而兴奋不已,这片尘暴已经在火星上成长和发展了几个星期之久。  这片尘暴几乎位于哈勃照片中这颗行星的中部,对角线长约1500千米,大约是得克萨斯、俄克拉何马和新墨西哥三个州的总合,业余天文学家甚至使用中等大小的望远镜就能够看见这场尘暴。这张照片中最小的可分辨结构相当于一座大城市
期刊
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悲惨的核事故之一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事件已经永远痛苦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然而,5年后的1991年11月,《消息报》’头条的标题——“外星人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干什么?”——更是发人深省。文章描述了1991年10月11日夜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惊险一幕。  当日19时46分,为了消除润滑系统出现的一个裂缝隐患,第四反应堆停机。高压开关被推到“关”
期刊
追忆——“阿波罗”计划徽章1—17 晓  东
期刊
苍茫天地间有一个时间停止的去处,生命在这里仍然循着数百年前的慢节奏演进着。这是一片脆弱的土地,看似完美,实则正在精疲力竭地抵御着文明的严酷摧残。这个去处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岛。  正是这片土地,成了科学家的梦想之地。年轻有为的英国博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53年涉足此地,为在这里发现了地球上首次出现的生物而激动万分。达尔文是乘“贝格尔”号穿行南美洲之后来到这里的,并对这片纯自然的岛屿进行了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