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的突破口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阳光、空气与大海的酝酿,是青春、阅历和情感的发酵,如老酒般香醇醉人。但高中学生年纪尚轻,阅历尚浅,不容易从中品味出成人世界的情感与寄托。要提高对散文艺术形象的领悟能力,就需要我们能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掌握一些散文的基本特点,找到阅读的突破口。
    一 抓线索,理思路,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不易把握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仿佛都是神奇的骑手,纵横驰骋,洒脱不羁。他们的作品,好比风行水上,自然、飘逸。刘熙载云:“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日‘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散文的这种“飞”的艺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形散神聚”。鉴赏散文,思想倾向、结构技巧等可以先不去管,关键在于必须窥见文章飞动的来龙去脉,也即人们常说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紧扣主题,串联起情节和材料。线索运用得当才能有层次、有步骤地开拓文章意境,使材料散而不乱,杂而有序。散文既是“飞”的艺术,散文线索因而也应是丽彩纷呈、灵活多样。归纳起来有如下三大类型——纵贯式、横贯式和纵横交贯式。  所谓纵贯式,就是按事物本身发生发展的进程作为线索组织材料。最为常见的是以时间为线索,多用于叙事散文。记述事情有头有尾,来龙去脉比较清楚,较易于把握。以空间转移为线索的,是纵贯式的另一种形式。写景散文多属此类。
  所谓横贯式,就是以内在的思想路线或外在的某个物件来连缀各种互不关联的“画面”“断片”,按事物的性质归类,并列地组织材料。横贯式在具体运用中又有种种不同。诸如以情感为线、以事理为线、以物件为线等等,在横贯式中运用得最普遍,也最能表现出散文文体特征。以情感为线的,多见于抒情散文。朱自清的《给亡妇》,即是以一条至诚醇厚的怀亲颂妻的情感线索把一些日常琐事的片断粘连在一起,杂而不越,散中见整。  纵横交贯式,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这种情况,在一些游记散文里颇为常见。如果单用一条游踪的纵线,容易使文章散漫得像记流水账,故往往在游踪的线索之外再加一条横线索来约束。当然,这种线索方式在一般叙事散文中有时也可以碰到。
   二 揽全局,探主题,体会“贵在有我”的境界
  
  主题亦叫中心,体现了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情感,是散文的灵魂,也是作者“真我”的展现。鉴赏散文,探索散文中的“我”,是能否抓住散文作品的本质、找到散文阅读的重要突破口的关键。姜夔曾说: “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梅圣俞也认为:“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他们虽然本意都是讲诗的鉴赏,但其实散文鉴赏也是如此。这种“以心会心”,其实就是要求读者通过想象与联想,去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体味作品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深度共鸣。
  而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法,对散文主题的探索并不十分困难。
  
  1 从写作背景探索主题。
  弄清作者写作的心境、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例如茅盾的《风景谈》,一般认为它的主题是“极力赞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军民伟大而崇高的革命精神”的,但全文从头至尾只是赞颂了属于“第二自然”的特殊的“风景”,根本没有提及“延安”、“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等字眼。要明白这一点,就非得明了本文的写作背景不可。
  
  2 从作品的“文眼”探索主题。
  文眼,是散文主题的凝聚点,也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有效切人点。 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苛政猛于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再如《报秋》一文中,作者宗璞把玉簪花放在时空的河流里体昧生活,探讨人生。往事如烟俱忘却,“领取而今现在”,“领取”就是该文的“文眼”,也是该文旨趣。以上都是“神光”闪烁之处,透过它即可以窥探文心的奥秘。
   3 从作品的重点段落探索主题。  散文的每一个段都是在为主题服务,但它们所担负的具体任务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描写某个具体的部位、叙述某个事件的过程,与主题的关系并不很直接;有的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只是结构上的过渡,与主题全无关系。主题常常集中体现在散文中的某一两个重点段落,它是支撑散文的“着力点”,也是我们探索主题时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总体来说,作者将情感诉诸笔端,而读者则须披文以人情。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其义自晓。所以以上内容,纯属技巧层面的末节,每一位读者只有靠自己的反复吟诵、朗读,才能获得对散文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独特审美感受。
其他文献
名地名校强后盾  这里是管仲、甘罗的故乡,这里是颍河、淮河交汇的地方;这里有省级能源基地两大煤矿,这里有全球五百佳两个4A级景区;这里物产丰富,这里人杰地灵;这里有一所百年名校——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  颍上一中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她培养了诸如著名作家戴厚英、著名诗人阿红、美学史大师常任侠、两院院士郑守仁、陈国良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学校连续六届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系全国“读书育人先进单位”、
赵宪章,著名文艺理论家。现任南京大学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等。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和文学理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美学发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基础》等。     黄春黎:赵老师,您好!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尤其是图像对文学活动的介入和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欧美“语言
目前的语文课堂上存在着三种现象:一种是充满了教师的话语霸权,语文教师的言说超出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一种是教师启而不发,学生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一种是在许多地方大行其道的模式化的“学案导学”,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根据事先在教辅书上找到的答案,做一些浅表化的发言。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到底没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话语言说的主体。  语文课堂中的言说其本质内涵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
当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就需要与别人交流,而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口头表达。口头表达能力的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际的效果,对于学生将来找工作、融入社会更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但是口语交际教学在
傅谨,浙江衢州人,文学博士。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所长,《戏曲艺术》杂志社主编,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  黄春黎:傅老师,您好!看到您,我感到自己正与戏剧相对。在影视媒体尤其发达的今天,我们不断追求模拟真实的3D、4D、5D的感官刺激和享受,但同时也不能不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播问题。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
洪治纲,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及评论200余万字。出版有《守望先锋》《余华评传》《无边的迁徙》《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主体性的弥散》等个人专著十余部,以及《国学大师经典文存》《最
2020年1-4月上证主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今年以来指数涨跌不大,但个股和板块内部涨跌差异巨大。)注:剔除了近半年上市的新股,上證主板包括部分科创板股票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蕴的关键词句。《白杨礼赞》开篇第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不平凡”三字便是统系全文之眼,眼在篇首。鲁迅《一件小事》中“——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他对于我——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段中的一“大”一“小”,就是全文之旨,眼在篇中。眼在篇末的俗称画龙点睛之笔,《
《西部作家精神档案》(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版)是一部以文化心理和艺术取向为视角透析中国当代西部作家精神世界乃至中国当代文化历程与现状的著作,著者李遇春先生打破主观阐释的藩篱,而采取史证、心证和形证相结合的新实证批评方法,对张贤亮、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红柯、李锐等几位西部作家及其重要作品进行深层分析,其全新的实证与深透的阐释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更为丰富、复杂且不断演变、承续发展的现实世界、精神世
温儒敏,1946年生,广东紫金人。北京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曾任南京大学、华东师大、西安交大、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完成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