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培养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强化高技能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对企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起到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目前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经过分析和探讨,对高技能人才的进一步培养,提出了初浅的认识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企业的发展,人才起到了决定性、关键性作用。拥有懂经营、善管理的管理人才队伍和能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核心,培养、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技能水平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不足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于2006年4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了进一步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首次将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油田企业相继出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但由于历史成才观念的影响,企业仍然存在“重管理技术,轻技能劳动”和“技能人才不是优秀人才”的观念,对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在制度上、机制上、观念上、人才成长氛围上,体现不出高技能人才与管理和技术型人才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也没有真正消除与管理、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差距。另外大部分高技能工人受人才使用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即使成为具有较高技艺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仍然是摆脱不了下苦力的命运,仍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仍然拉近不了与管理、技术人才的距离,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所以缺乏了积极进取和上进的动力,极大地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进一步成长。
  2、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企业内部一般都有管理干部的组织部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部门,但唯独没有一个真正管理高技能人才或业务指导的部门。虽然有人力资源部门对高技能人才进行着兼管,但它的职能主要是管理企业所有人力资源的调配和使用,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对高技能人才进行指导和管理。一方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大都是管理型或技术型人员,而没有一个真正从技能工人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在高技能人才的业务管理上缺乏指导作用。高技能人才都扎根在基层,在基层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上级部门没有他们的业务指导组织,工作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创新创效、先进的操作方法都无法交流或得到指导,从而大大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进一步成长,也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效果。另一方面组织机制不健全,高技能人才就像散落在企业最底层的玉,没有得到开采和开发,知识得不到共享、成果得不到推广,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就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也使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展现,对技能人才培养极为不利。
  3、高技能人才培养理念相对滞后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决策者的重视程度,各级领导对高技能人才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的认识程度不一,缺乏系统思考和长远规划,习惯从生产现实需要出发,对高技能人才开展常规性、应急性的培训较多,没有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引导高技能人才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意识。高技能人才培养理念的相对滞后,必然导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长远,培养视野比较狭窄、培养内容不够全面、培养效能发挥不够,从而难以实现高技能人才与企业发展协调共进、和谐共赢的局面。
  二、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
  1、加强宣传,尊重人才,崇尚技能,激励高技能人才成长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全球性的能源紧张、资源紧缺和环境危机等一系列挑战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在改进工艺和技术、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下大功夫。更好、更快地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并使高技能人才在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化生产中最大化地发挥作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2、健全组织体系,加强业务指导,促进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
  一是设立高技能人才的组织管理部门,真正肩负起高技能人才管理、引导与培养,形成与管理、技术人才队伍组织管理的同等地位,才能真正体现、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促进高技能人才政治地位的提高,增强高技能人才的集体荣誉感,消除技能工人低人一等的消极心理,激发他们进一步成才的热情;二是建立“一条主线两条路”的培养模式,进一步促进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发挥。“一条主线”就是以强化高技能人才管理与培养,促进高技能人才作用发挥为主线。“一条路”就是以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引导,在管理制度、培养方式方法、激励机制上发挥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成长、成才的步伐;“另一条路”就是建立高技能人才协会,强化业务指导与培训,促进高技能人才理论与技能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在解决关键性生产难题、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与转化、小改小革、创新创效等方面发挥潜能,加快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成长,使他们逐步由技能人才向技术型人才转变,成为复合型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轉变培养理念,超前谋划,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企业支持,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更离不开高技能人才,把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全面成长与推动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要转变培养理念,特别是各级领导者要提高认识,超前谋划,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到与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对待。
  总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只要在人才培养观念、理念上进一步转变;在制度上、激励机制上、组织体系上进一步创新;在培养计划、内容和方式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一定会迎来高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春天,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一定会取得决定性地突破。
  参考文献
  [1]杨清,李俊.员工培训调整管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
  [2]何辉.企业培训风险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年.
其他文献
<正> 有的同志认为,劳动力由劳动部门统一调配,不符合现代化工业的自然规律,使劳动成了一种“外在的强制劳动”。他们说,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和重新分配是
悖论分为两个层次:逻辑不一致和信号选择偏误。盈余信息满足以下条件时具有相关性:(1)合理地诠释了经济利润;(2)符合各契约主体的信息要求。盈余信息满足条件(1)时,具有基础相关性;盈
【摘 要】期刊学术质量是期刊质量的核心。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不但取决于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学术水平的高低,编辑对于提高期刊学术水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通过选题、有计划地组稿、专家审稿、编辑加工等环节严格控制着论文的学术质量,从而保证期刊学术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期刊;学术质量;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  期刊作为承载社会重要的社会资源,在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传播、科技进步、社会进步,乃至国
2012年4月,本刊对湖北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了报道.让广大读者看到了一群“乐教、乐研、乐助”的附小人,本期,我们就将镜头直接对准教师们的课堂和日常学习与工作.让
利用出口中的进口成分这个概念,本文对传统的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方程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并实证检验了近年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我国出口中的进口成分较高(40-50%),出口
【摘 要】热力系统的设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具有十分丰富的数学知识。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基于对热力系统的理论阐释,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着手,探讨了热力系统模式的设定。  【关键词】热力系統;设定;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系统的理论阐释  (一)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Thermodymaic system)是指选取控制容积(control Volume)使其控制面
我正上着课,一位五十岁开外的老汉径直走进了教室。还未等我发话,他就嚷开了:"严老师,您可要好好地表扬一下王新,要不是他,我今年可要吃大亏了。"我扶着老汉,老汉慢慢地道出了事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煤矿生产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当前煤矿机电事故多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煤矿企业的生产开展与发展状况,对企业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就当前我国煤矿机电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影响机电效益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等。通过对上述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从本质上提高了处理效果。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事故原因;处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是湖北省德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利-研50强学校,多项课程改革获得了各级领导、专家的认可。在以李光文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学校全方位着力,全员参与,
雷夫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在56号教室里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耐人寻味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让人羡慕的奇迹。掩卷沉思,我和学生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便浮现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