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败、负、输”历时替换考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23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史中表示“失败”义的常用词主要有“败”“负”“输”。文章从历时角度详细考察了“败”“负”“输”的历史更替过程。“败”主要见于上古和中古汉语,“负”出现于春秋末期,但使用数量及范围十分有限,并未影响“败”的主导地位;“输”表示“失败”义首见于六朝,但直到宋元明时期才渐渐增多,随后迅速发展,在清朝中后期基本替换了“败”“负”,此后成为汉语中表“失败”义的常用词。
  关键词:“败” “负” “输” 历时替换
  为系统、深入地开展汉语词汇史研究,在汉语词汇史领域里,常用词演变史的研究尤其是个案研究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表示“失败”义的“败”“负”“输”是一组同义词。上古主要用“败”,偶用“负”,现代汉语普通话则用“输”,它们之间存在着历时更替关系。笔者查阅了从先秦到清朝有代表性的典籍,对其中“败”“负”“输”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穷尽性调查并统计其使用频率,旨在分析表“失败”义的“输”对“败”“负”的历史替换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
  一、表示“失败”义,先秦西汉时期主要以“败”为主,以“负”为辅
  《说文·攴部》:“败,毁也。”《尔雅·释言》:“败,覆也。”郭璞注:“谓毁覆。”“败”字本义是“毁坏”。“失败”义是其引申义。大概是古代打仗用兵车,车被打坏,则说明战争失败了,于是“败”引申为“战败、失败”。先秦西汉时期常见文献的用例如下:
  (1)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左传·隐公九年》)
  (2)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谋攻》)
  (3)凡望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往气,有来气,有败气,能得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墨子·卷十五》)
  (4)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议兵》)
  (5)……以阿主之好恶,人主听之,卑身轻国以资之,事败与主分其祸,而功成则臣独专之。(《韩非子·三守》)
  (6)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史记·淮阴侯列传》)
  “负”首见于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负”的本义是背负东西,其“失败”义是由“受贷不偿”(《说文·贝部》)的“亏欠、不足”义引申而来的,多用于军事方面。先秦西汉时期常见的文献用例不多。例如:
  (7)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始计》)
  (8)负而不挠,说在胜。(《墨子·经下》)
  (9)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韩非子·内储说上》)
  (10)孝己之行,而无益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史记·陈丞相世家》)
  二者在先秦西汉时期几种典籍的使用情况见表1①(“/”前数字表“失败”义的次数,“/”后数字表该文献中出现的次数):
  由表可知:“败”是先秦两汉时期比较通用的一个常用词,而“负”的出现稍微晚些,其用例不多,其中在先秦两汉时期常见文献中主要用“负”的本义。表示“失败”义,先秦西汉时期用“败”“负”。总体看来,以“败”字最为常见,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使用范围也较广。“败” 与“胜”相对,主要用于军事,指军队溃败。也用于其他方面,指行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与“成”相对。“负”的“失败”义是引申而来的,多用于军事方面。但“败”与“负”二者稍微有些不同:
  1.“负”表示“失败”的程度不如“败”深,仅泛指“不胜、失利”而已。
  2.“败”字可以单用,也可以跟“成”对举;而“负”字一般只用于跟“胜”字对举的场合里,且不单独使用。如:
  (11)其民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左传·僖公十三年》)
  (12)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孙子·谋攻》)
  (13)万事得之以败,得之以成。(《韩非子·解老》)
  (14)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六朝时,表示“失败”义,“输”出现用例,但依然以“败”为主,以“负”为辅
  表示“失败”义,六朝仍以“败”最为常见,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15)王戊不悟,遂举兵应吴,与汉大战,兵败而走,至于丹徒。(《搜神记·卷六》)
  (16)处彼天位,更历天地七成七败。当欲败时,吾辄上升第十五约净天。(《六度集经·明度无极章》)
  (17)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世说新语·识鉴》)
  (18)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世说新语·豪爽》)
  (19)其走藏者,不敢街里行也。回鹘国兵马大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负”表“失败”义的用例在六朝时期极少,在文献中只是零星出现。《世说新语》中“负”字出现21次,但表示“失败”义仅2次;《祖堂集》共出现38次,而表示该义的仅仅一例。例如:
  (20)有试当者,遂生搏食,光威通亡,呼嗟在地。食多貌悴,食小形泽,便兴胜负。(《祖堂集·卷一》)
  “输”字首见于南朝的《世说新语》。“输”字在上古是“输送、转送”的意思,引申为“失败”,同“赢”相对。段玉裁这样解释其引申轨迹:“以车迁贿曰委输。亦单言曰输。引申之,凡倾写(泻)皆曰输。输于彼,则彼赢而此不足,故胜负曰赢输。”(《说文·车部》“输”注),可见“输”就是“负”义。导致输赢的方式可以是明的,也可以是暗的;可以是武力的,也可以是非武力的。但“输”主要用于非军事的竞争。六朝时所见文献用例如下:
  (21)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世说新语·任诞》)
  (22)三平住持后云:“登时将谓得便宜,如今看却输便宜。”(《祖堂集·无巩和尚》)
  (23)师有一日向七岁儿子云:“老僧尽日来心造,与你相共论义。你若输,则买糊饼与老僧;老僧若输,则老僧买糊饼与你。”(《祖堂集·赵州和尚》)   从总体上看,六朝时期仍是以“败”为常,“负”“输”还远远不能跟它们相抗衡。三者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几种典籍中的使用情况见表2:
  三、宋元明时期,“输”字使用频率渐趋增多,但尚未动摇以“败”为主的地位
  表“失败”义,宋元明时期“败”字仍然很活跃,在数量上仍占一定的比例。其文献中例子不胜枚举。例如:
  (24)事既败,王果怒曰:“吾素归心三宝。何乃构害一至于斯。”(《景德传灯录·卷二·师子比丘》)
  (25)(赵)州曰:“草贼大败。”(《五灯会元·卷三》)
  (26)一来一往,一去一回,斗了十余合,不分胜败。(《水浒传·第一回》)
  (27)斗来半晌没输赢,战到数番无胜败。(《水浒传·第十二回》)
  (28)苦争不让显神通,鞭棒往来无胜败。(《西游记·第七回》)
  (29)猪八戒料道不得赢他,对沙僧丢了个眼色,二人诈败佯输,各拖兵器,回头就走。(《西游记·第四十九回》)
  与先秦、两汉、六朝时期相比,宋元明时期表“失败”义的“输”的用例逐渐增长,与“败、负”同时存在,并呈现一种混战竞争状态。
  (30)师上堂云:“不动神情,便有输赢之意。还有么出来。”(《景德传灯录·卷二三》)
  (31)良久曰:“天生伎俩能奇怪,末上输他弄一场。”(《五灯会元·卷十九》)
  (32)太公见说了,便道:“我儿,可知输了。快来再拜师父。”(《水浒传·第二回》)
  (33)柴进道:“未见二较量,怎便是输了?”(《水浒传·第九回》)
  (34)这场相遇争高下,不知那个亏输那个赢。(《西游记·第八回》)
  (35)一翻二复赌输赢,三转四回施武艺。(《西游记·第三十五回》)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宋元明时期“输”字使用频率逐渐增多,但还没有动摇以“败”为主的地位。“败”在使用数量上仍占一定的比例。三者在宋元明时期几种典籍的使用情况见表3:
  四、清代以“输”为主,“败、负”为辅,“输”替换了“败”
  到了清代,表“失败”义的“败、负”逐渐减少,而“输”却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它们之间经过激烈的竞争,“输”的使用频率逐渐赶上“败”,由弱势转变到强势地位,并最终占据上风。“输”字在这一时期已经用得十分普遍了。我们可以推测,至迟在清代中后期,“输”在口语中已经基本完成替换。下面略举一些文献用例:
  (36)谁赢谁输,由他。你看,早里,一会儿,再添一枝箭时,咱们满了,我赢了,输了的,做筵席著。(《老乞大谚解下》)
  (37)贾蔷道:“这也不妨,写个赌钱输了,借银若干两就完了。”(《红楼梦·第十二回》)
  (38)宝玉见香没了,情愿认输,不肯勉强塞责。(《红楼梦·第七十回》)
  (39)然虽如此,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40)见棋就下,每下必输。(《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
  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得知,“输”字在清代中后期已经用得十分普遍,基本替换了“败”。三者在这一时期几种典籍的具体使用情况见表4:
  综上所述,“输”从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中首见,到清朝时期趋于成熟,这期间有一个渐变过程。即“输”经过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时期与“败”的竞争,在明朝初期时“输”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直到清代中后期,“输”在同义词义场中占有优势地位,战胜了同义词“败、负”,并成为人们通用的口语常用词,而“败”“负”则成为具有书面性质的文言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代汉语时期②。
  注释:
  ①表1-4的数据由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统计得出。
  ②“败”“负”被“输”替代,并不意味着“败”“负”完全从语言中消失。
  参考文献:
  [1]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张一建.古汉语同义词辩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钟明立.“洟、泗/涕/鼻涕”历时更替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6]史光辉.常用词“焚、燔、烧”历时替换考[J].古汉语研究,2004,(1).
  (石俊华 广东广州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510315)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使学校教学和管理不断走向信息化及网络化。在研究了无线定位技术和二维码身份认证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支持微信进行身份认证和授课交互
本文基于Papi酱自制搞笑视频转写语料库对其幽默机制建构及其社会心理因素作了分析。立足言语幽默概论,就言语表层参数而言,我们主要分析其修辞的使用特点;就言语深层参数而
一、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第一,我们现在推出的各项改革措施,主要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不断地调整各方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
6月26日,由江苏省农林厅、教育厅和江苏教育电视台共同开办的综合性农业电视栏目《走进新农村》的开播仪式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出席会议,为栏目揭牌并讲话。
对"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移动学习模式和传统学习模式的异同,通过实例研究后,发现运用移动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口译在国际交往中发挥巨大作用,国内学界对口译研究逐步重视起来。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能在一定社会与文化语境中直接产生意义,并于跨语言交流中广泛使用。笔者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阐释隐喻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莱昂氏语境意义分析的知识系统为理论框架,选取2016年中国政府及领导人重要讲话中隐喻汉英口译的典型例子来分析,进而探究优化隐喻口译的策略。  关键词:隐喻 汉英口译 语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对邓小平理论作了深刻、全面的阐述,描绘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宏伟蓝图,其中对“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指出了方向和任务,
认识、分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利与弊。为在中关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尝试把教育推向市场,使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中得到完善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摘 要:中日两国虽然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历史上有着频繁的交流,但事实上两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大量具有文化伴随义词语的存在,文化的差异会影响词语甚至句式的选择,从而导致日本留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词语偏误。本文结合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从文化的角度对日本留学生的词语偏误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角度 易混淆词 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学界对于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是从中介语的角
江苏省东台市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县(市)。为了从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上保证仲裁工作的需要,该市成立了以农经部门牵头负责,法制、司法、国土、农业、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