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内涵与现实意义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中华美学精神,其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深厚。它是中华民族自远古先民经尧、舜、禹而发展至今的生存发展精神,包括历代众多杰出思想家、文学艺术家和各民族大众的审美创新与推进文明发展的精神。它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上,通过众多志士仁人们代代相传而又不断丰富,涌流向前,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兴盛发展;同时也与社会历史一道走着起伏之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ADAM3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尘螨过敏性哮喘间的关联性。方法 取哮喘病、健康人各100例,通过AS-PCR、DNA测序法等,分别测定ADAM33基因F+1、S2、T2及V4位点。结果 两组在S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灾难事件之一,常常被用作建构国家认同的材料。在中国,无论在“抗战”时期,还是在建国以后,抗日战争始终是作家们常用的主题。不同时期,
基于西方艺术理论与史学交融互构的辩证传统,一些西方艺术史研究者以图像和语言“跨界交融”的态度对西方艺术史进行重新审视.瓦尔堡通过反思前人艺术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