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分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红色文化可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理念,当前需要善于运用红色文化在社会中传达先进的思想信念,使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艰苦奋斗、勇于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更加完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这样可以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文化紧密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爱国主义精神逐步发展成为革命时期的基本内涵之一。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含义 融合方式
  
  一、引言
  红色文化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积极分子浴血奋斗的结果,也是当代中国人共同拥有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斗争和共同建设所积淀的特殊文化。把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能促进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丰富教育内容,拓展红色教育途径,使学生感受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信念,深入理解老一辈革命党员的战斗精神,推动和继承红色文化。灵活运用红色文化,积极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核心价值观是主要的驱动力。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表现
  1.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对红色文化传达出的精神进行深入分析,便可以发现红色文化代表的本质特征。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标志,也是革命先辈以血换来的历史成果。红色文化指表现在信仰和行动上,在长期的社会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形成的“文化”,有着独特的内涵。它的内涵在变化、发展、丰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作风和不同领导方式,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持久、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1)(125-128)。
  2.红色文化的体现
  重视民族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教育,红色文化具有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可以拓展教育载体,继承红色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要使红色文化得到有效利用,需要进一步提高红色文化利用中的有效性,对红色文化的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群体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刻知识。通过借鉴与红色文化结构相关的理论知识,让人们与红色文化中的精神达成共识。笔者从红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出发,对红色文化的内涵提出了见解。战争遗物具有历史和时代意义,它们是见证历史的第一幕,也是战争硝烟弥漫、峥嵘岁月的真实写照。纪念馆是用来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一种纪念建筑,它们大多以事件和人物工作的地点为博物馆遗址,向人们展示与事件或人物有关的图片和文物以供后人纪念。红色物质文化资源作为红色教育的载体,既再现了革命斗争的历程,又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与红色文化资源的物质形态相比较,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虽然具有抽象性,但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股顽强的意志和不可战胜的力量(2)(182-183)。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红色文化的可行性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阐述的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衍生,该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都体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操。在红色文化形成中以历史事迹为标杆,可以使学生不忘历史,承前启后;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风貌。思想政治教育中阐述的红色文化内容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以红色文化为教育载体,可以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正确的方向,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融合的意义
  1.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红色文化阐述的思想意识形态是维护当代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红色文化在当代政治学家的手中就如一同设计图画,可以引导社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它像一支譜子,是美妙音乐的源泉;它像一盏导航灯,指引航程。年轻人是祖国的新生力量,社会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它符合社会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理想。当今世界,信息、交通和通讯的高度发展使世界超越了时空界限。各个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广泛和深刻的联系。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革命先辈与外敌斗争的感人肺腑事件和鲜活精神、解放中国的革命领袖的政治智慧、爱国英雄的传奇故事等。本文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积极的材料,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真实性、信念性、教育性的作用。因此,将红色文化的历史阐释、艺术感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能播撒红色的火种,点燃青年的理想之火(3)(89-91)。
  2.培养大学生的爱国心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文化是联系中国人民的纽带,是希望之源、发展之源、力量之源。年轻的大学生是祖国的骄傲,要有这种热情。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方式,老师讲授红色文化课程。此外,学生能从校园建设和社会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起源于革命时期,爱国者的本义是爱国的文化,具有教育性、继承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是最自然的教材和最好的教育资源。
  3.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道德是发展的基础,是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例如教师行业,师德是基础。再好的职业技能也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工作,行为是人的表现,是人成长、成功的主要动因。正如自学能力一样,一个人如果不自律,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自然就会影响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是通过学习初步形成和提高的,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教育导向作用。借助红色文化可以对青年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使红色文化在无声无息中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滋润,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红色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变化。在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三观”,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德育工作基本任务的重点课程”,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祖国情怀。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讲讲近代爱国人士抗击侵略压迫的英雄事迹,用生动的历史故事丰富教学内容,使情感教育深入人心。从反封建、反侵略、反内战,到新中国的伟大崛起,这一系列事件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经历了艰难困苦,认识并认同了集体主义。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将关于歌颂红色文化的影视剧、经典图书、录像制片等作为红色文化教学中的科普教材,便可以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打造互动式的情境体验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情感认同。这样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成当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材,借助该教材在社会中传播正能量(5)。
  2.贯彻红色文化精神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德育教学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点。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需要善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普及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史中无数爱国义士抗击侵略反抗压迫的英勇事迹,并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们播放相应的视频或图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情感教学深入人心,在校园中进一步推广红色文化。当学生们了解到中国近代史中的爱国人士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后,便会从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进而了解到中华民族受到的艰难困苦,认识并肯定集体主义精神。这样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借助革命先辈的英勇事件,为学生们讲授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编制完善的思想政治课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从多角度加以完善,以促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的合理整合,全面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例如贵州医科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开设选修课、必修课、活动课等,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地方红色文化,增强地方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建立和全面发展,以反映当时社会的本质。本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为指导,注重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注重红色文化的历史意象,并将之融入当代社会,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实现学生的精神升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5.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红色文化教学实践,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深切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严谨作风,感受红色文化精神,增强思想自觉。将红色作为活动的主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理念。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红色文化实践能力,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和思想教育。
  四、结语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思想引導方面,要重视灵魂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的深度结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在每一堂思想政治课堂上实践并践行红色文化,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到红色文化赋予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高校思想教育课程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郭华生,张华,刘山发.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多维视角的解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38(001).
  [2]刘欣.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00(002).
  [3]韦红霞.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2018,578(11).
  [4]曾丽.赣南红色文化融入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机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3):30-31.
  [5]方晓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4).
其他文献
摘 要: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路径,有机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在教育教学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复杂形势、机遇挑战及新时代广大青年应肩负的历史使命,有效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质量和水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习近平同志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在传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人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重塑了时代新人的价值内涵,彰显了时代新人的主体地位,赋予
摘 要: 近义词是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者不可避免的内容,在研究生考试、志愿者选拔等考试中都有所考察。同时,近义词的用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多数二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使用中易混淆,掌握得不尽如人意。通过研究二语学习者在近义词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总结出规律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学习近义词,减少偏误。本文以一组近义词“本来”和“原来”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对
摘 要: 张岱的《陶庵梦忆》是晚明时期文人散文代表,书中有大量描绘民间艺术的内容,体现了文人阶层对民间艺术的参与,在叙事写人的过程中蕴含作者的主观色彩和所属文人阶层的自我认同意识。由此可观,在介入民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文人雅士对民间艺术进行了细致感性的描绘,也参与了民间艺术的鉴赏与创作。文人书写促使了民间艺术形式的丰富与内容的精致化,在打破雅俗对立的基础上映射了市井美学亦俗亦雅的审美范式。  关键
摘 要: 本科基础阶段的医学生正处于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形成职业认知、建立职业信念、培养职业精神的重要时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医始终传承着“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大医精神,这种崇高的职业精神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和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期,奔赴武汉的众多医务工作者身上体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中华传统美德,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民族精神
摘 要: 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始终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思政教育的论述为遵循,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和劳动实践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思考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教育发展,视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大力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习近平同志围绕新时代“如何办校”“如何为师”“如何育人”
摘 要: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思想创新,思想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担当情怀、理论自信、问题意识、会通精神和乐观心境,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打破僵局、创新思路、开辟未来的行动方略,而且是磨练意志、修养身心、提升境界的路径法门。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思想创新 心态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
与“幽玄”“侘寂”并称为日本传统三大美学特征的“物哀”,是日本古典美学中的重要审美概念.随着时代的推移,“物哀”美学已融入当今日本文坛、影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成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