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对邻近椎体再骨折影响的比较

来源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对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在我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c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80例患者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情况,其中45例采用单侧穿刺,35例采用双侧穿刺,比较两种方法术后再发骨折率是否相同,并对比两种方法在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骨水泥分布情况、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Cobb角纠正情况、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率为24.4%,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率25.7%,两种方法术后再骨折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穿刺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明显多于单侧穿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穿刺的骨水泥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单侧穿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在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Cobb角纠正情况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率无明显差异,但由于单侧穿刺所需手术时间短,病人所承受的痛苦以及接受的辐射少,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因此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单侧穿刺,若术中出现分布不均匀建议改为双侧穿刺。
其他文献
通过比较两者的"生命"意识,徽州民谣和英国民谣在生命态度、生命策略、婚姻爱情、生命体验和生死感知等五个方面呈现跨文化的共性。这充分反映了特定时代下人类所共有的生活
中国学者在海外出版的英文学术丛书《当代中国》系列,被1000多所北美和欧洲大学以及美国政府相关部门收藏,这是中华文化全球传输的成功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有利于中国应对当前
现在我国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不再局限于城市“三点一线”繁重苦闷的工作生活中,而是愿意体验一下减压放松的生活状态。伴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鼓励与支持,乡村旅游业逐渐兴起。在此影响下,民宿行业也开始大量地建造与发展。目前,民宿项目有很多,设计样式也各具特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这种饱和的状态下,想要设计出更好的民宿,是有一定的难度。大激店近几年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融入了“耕读文化”,也
随着计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口语对话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面向特定任务的口语对话系统,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而且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作为对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理解通常涉及两个任务:意图识别和语义槽填充。传统的口语理解模块通常对两个任务分别进行处理,其中意图识别通常使用分类的方法将句子分到对应的意图类别中,语义槽填充则是对给定句子中的每个词分别进行序
<正>一、城市品牌构建的风险困境城市品牌的重要性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意识到在城市的品牌、形象、声誉与城市对内外部目标受众的吸引力之间存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