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次成品油价上涨后,武汉、黄石、荆州、宜昌、十堰、恩施等湖北13家地区公路客运企业,联名上书湖北省政府,要求减免企业的公路通行费等相关费用,并给予公路客运通行“大客户”待遇。
欲涨价,政策不允许;想补贴,可想不可及;靠自身节能降耗,但年年挖潜,空间已经不大。针对现状,这些企业还提出一项“武汉城市圈交通客运一体化”的初步设想。
当前,湖北省公路客运企业本身已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的状态。此次油价再次调高,营运成本大幅增长,相当一部分客运企业纷纷陷入经营难,亏损的局面。
不想继续受歧视!
每消耗1升油就多支付0.9元,对于燃油使用量较大的客运企业来说无疑是沉重负担。据统计,湖北省13家主要客运单位6674台车,每月净增成本1427万元,一年净增成本1.7亿元。
面对油价多次上涨,国家对属于公共交通范畴的城市出租车、公交车、农村客运等发放了财政补贴。公路客运同属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市民和旅客流动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却从未享受过任何补贴,这实际上是对长途客运的一种歧视。
在2007年春运不涨价、油价上涨过程中,河南、湖南、广东等省均对所属客运企业采取了减免规费和通过费的政策,而湖北省内客运车辆的通过费未减反涨。
长途客运自身消化燃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运营成本已经非常有限,通常采取的措施就是调整票价,或者减少营运班次,再就是大型客车换成小型客车。而这些措施将使公路客运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呼吁“大客户”政策
一方面成本加大,一方面公路客运班车的通行费还在增长。以武汉到宜昌的班车为例,一台45座客车,一天来回要缴纳的通行费达620元,其中还不含城市路桥费、养路费等其他费用。
湖北省内一家公路客运企业,目前线路上有22台大小客车,一个月通行费50万元。其负责人称,通行费占了企业支出成本的1/3多。
今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原交通部(发改电[2008]207号)《关于缓解成品油调价对交通运输业影响严格控制连锁反应》文件明确指出:各地对相关交通运输经营者给予减免收费优惠政策,对定期定线运行的客运班线车辆通行费推广实行月票或年票制,实行“大客户”优惠。
而早在10年前,河南省对公路客运企业的通行费就实行每台车每月150元的包干政策。在广东、湖南、陕西等地,也均实行了减免收费的优惠政策。
但是,湖北省通行费不但没有出台任何优惠政策,还一直在涨。2006年10月和2007年11月分别平均上调10%。湖北一家公路客运企业负责人呼吁:我们常年在路上跑,而且必须承担公益的责任,得到“大客户”待遇合情合理。
同时,在线营运客车的上座率只有40%,却按100%计征,仅此一项,湖北省武汉市公路客运附加费一年要多缴3200万元。随着燃油特别是柴油价格持续大幅度多频率的上涨,因此让湖北省内多家公路客运企业质疑:湖北省公路客运附加费不仅全国最高,而且收取方法不科学。
目前,国内公路客运企业科学的客附费多按窗口卖票的实际上座率征收。在湖北省则是按照车内座位数征收,如一台45座班车,无论是省际线还是省内线,不管有没有旅客,都要按85元/月座收取。有关部门提供的一项统计表明:去年,武汉市公路客运企业上缴客附费5400万元。由于平均上座率只有40%,公路客附费等于多收了3200万元。
在上海、广东等地,客附费均是按客车从车站开出时的实际人数征收。
不仅如此,湖北省客附费的征收标准也是国内最高的。资料显示,河南为30元/月座、陕西为10元/月座、江西省为50元/月座、湖南省际线路为60元/月座,省内为55元/月座。近年来,针对燃油上涨,各地还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广东、安徽等省在实收基础上再减半征收。
“城市圈交通客运一体化”设想
当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主题。然而,武汉城市圈超半数客车长期空跑,年损失近2亿元。有关部门提供的一项统计表明:武汉城市圈内的公路客车实载率多在40%左右,即超过一半的客车长期处于空跑状态。
据统计,从武汉发往城市圈的班次平均日发量为961班,平均每天客流量为20276人。除开春运、“十一”等黄金周外,平常时段实载率不到40%。
以武汉到仙桃为例,每天发206班,日运行成本为25750元,每天仅班次空驶浪费就达12875元,加上收入流失等其他资源浪费,每天总计近7万元空耗,一年高达2000多万元。据匡算:整个武汉城市圈车辆一年空驶造成的资源损失约近2亿元。
客车向高档次大车发展是当今社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一种趋势。在武汉城市圈内,许多个体车主和小运输企业却纷纷以大换小,高档换低档,以廉价降成本,保利润,加重环境污染。
交通运输部早已明确要求取消个体挂靠,但目前武汉城市圈内个体经营和承包挂靠的营运车占80%以上,围城打转、拉客、倒客、坑客、甩客等现象屡禁不绝。
针对现状,湖北省内的多家公路客运企业提出一项“武汉城市圈交通客运一体化”的初步设想,即城市圈内客运企业全部组建线路股份公司,实行公车公营、统一调度、对等对开、双向直达,并实现所有客运站统一联网售票,各经营主体统一结算等。
据测算,组建线路股份公司后,不仅运力浪费现象迎刃而解,武汉城市圈内2小时通达目标也可迅即实现。
呼吁职能部门科学管理
湖北公路客运企业疾呼,政府主管职能部门要科学管理,给企业一个节能降耗减负的良好营运空间。
1.公路客运企业积极响应有关规定,客运票价暂不上调,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争取消化一部分增加的成本,确保旅客正常出行。
2.按照《关于缓解成品油调价对交通运输业影响严格控制连锁反应》文件精神,一是对客运车辆通过费实施减免政策,或是推行月票或年票制,降低通行费收费标准。客运企业所经营的长途客车公路通行费的收费标准与社会车辆完全一致,且定时定线,甚至有的车辆一天往返多次,交纳的通行费大大的超过社会车辆,应实行大客户优惠。临近的河南、湖南实行客车月票、年票制已有10多年了,而湖北一直未予实行。二是原交通部规定客运企业上缴客附费的70%应用于车站的建设,但湖北车站建设资金投入还不到总额的10%,客附费已失去收缴的意义,建议取消客附费的征收或降低征收标准。临近的湖南、河南多年来实行的大多为30元/座,而湖北一直实行的是不低于85元/座的征收标准。
3.公路客运属公共交通范畴,是公共交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有关部门能给予与城市出租车、公交和农村客运同等的补贴政策。
4.为了应对油价再次上调,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客运票价与燃油价格的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