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家琳听说

来源 :成都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eling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岁那年,闵家琳从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申请调到了华西医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喉科,从零开始做起,研究听力语言康复。女儿的一场意外,促使她将大部分精力都献给了听力语言康复事业。
  一个妈妈的救赎
  1937年,闵家琳出生于书香门第;1959年,她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68年,她的女儿出生;1970年,她1岁零8个月的女儿从二楼摔下导致失聪,闵家琳的生活由此骤然陷入漩涡。
  在巨大的打击面前,闵家琳崩溃了,“华西医院的专家说没办法治疗,我绝望、痛苦了两年,这么乖巧的女儿一辈子都要做个聋哑人了,我感觉一切都完了”。闵家琳当时大病一场,体重从120斤急剧下降到90斤,“整个人精神都有点不对头了”,她甚至还有了轻生的念头。直到有一天她的同事说:“闵家琳,你想过没有,万一哪天你不在了,你的女儿不是更可怜?”
  在闵家琳最困苦绝望的时候,同事的这句话点醒了她,她开始冷静思考,很快心就定了下来,“我开始找书本、翻资料——知识分子遇到问题时候找书本,这句话千真万确”。闵家琳从抽屉里拿出两个边都磨烂了的大本子,这都是她当年做的剪报。她一页一页地翻着,里面全是她从各类报纸上剪下来的关于聋哑病治疗的文章,闵家琳苦笑道:“当时我对‘聋’‘哑’二字敏感得不得了,什么内容都看。”
  1982年3月2日,闵家琳终于在《人民日报》上发现一篇署名邓元诚的文章《十聋可以九不哑》,这篇文章给了闵家琳莫大的希望,她开始持续寻找邓元诚的研究资料。1986年,闵家琳了解到北京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开展听力语言康复工作,“那时候我的女儿18岁了,已经过了最佳康复时间。但我觉得,应该有人为那些像我这样的患儿家长服务”。一天,闵家琳在校园里遇见了当时华西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丽蓉,她上前问道:“主任,北京已经在开展听力康复治疗了,你怎么还不开始行动?”徐主任回答道:“我也想尽快开展,可是没有人来做。”闵家琳当即说:“我来!”
  为你,千千万万遍
  闵家琳当时已经近50岁,又评了副教授职称,人事调动有难度。但是她态度很坚决,她对徐主任表态:社会需要就是我的工作。在徐主任的引荐下,1988年,闵家琳终于如愿调到了华西医院耳鼻喉科从事听力康复工作。
  原单位的同事说,闵家琳这次是真的疯了,在这边好好的副教授不当,去那边当技术员。但闵家琳不在乎,她说:“我从来没把我自己看得很重要,我的力量很渺小,只能尽可能多地做工作。只要我的存在对社会是有用的,这就是幸福。”
  “聋哑患儿的成长要面临很多问题,年龄越大,聋哑带给孩子的身心伤害就越大,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家庭一起受难。我想为这些家庭排忧解难,让他们痛苦的时间短一点。”这么多年来,闵家琳一直有一个心愿,她希望女儿能说话,哪怕只是简单地与人交流。她每天教女儿练习说话,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那时候我没有系统的方法,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反反复复地教她说,她进步很慢,只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妈妈上班’‘妈妈再见’‘妈妈喝水’,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
  希望长存
  1 988年,闵家琳给女儿买了一个进口助听器,花了300元人民币。女儿当时不想要,她说:“妈妈不买,太贵了。”闵家琳回忆着,叹了口气说:“工作了大半辈子,花300元买一个助听器都要咬咬牙。”但只要为了女儿好,闵家琳愿意做任何事。
  在闵家琳培养女儿的过程中,两人都吃过不少苦,尤其是女儿找工作那段时间。闵家琳说起一件事:“她有一些聋哑朋友,当他们相约玩耍的时候,我要求女儿在家学习、画画。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女儿当着我的面摔了两个玻璃杯,然后抱着我哭,‘妈妈,你让我学习有什么用?有什么用?’那时她19岁,找不到工作。我抱着她哭,女儿又聪明又乖巧,我不想让她那么难过。后来我开了一家助听器测配店,法人写的是她的名字。”女儿平时会在店里给闵家琳帮忙,给患儿做耳膜和电测听,她还用一双巧手编织助听器的毛线套送给孩子们。
  闵家琳从事听力语言康复工作至今已经快20年,她不想停下来,“人要活得心安理得就要有同情心,我看到聋儿家长就有说不完的话。听力康复家庭教育,要求父母一定要有责任心、爱心和耐心。我对患儿妈妈们很严厉,她们说‘闵老师说话很厉害,有时候还骂我们’,但是最后她们都承认我说得对。”
  闵家琳反复强调,助听器只是听力语言康复过程中的辅助工具,后续还需要家长花大力气、长时间参与到教育培训中。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家长能坚持下来。闵家琳提到,她遇到的病例里,80%左右的患儿最后还是选择上聋哑学校,“许多家长因为多种原因放弃了对孩子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
  闵家琳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她也不愿意别人放弃,哪怕她知道结果不会如她所愿,她也要厉声劝告每一个上门的患儿家庭要全力以赴,“你必须全力付出,希望才会找上门”。
  倾城小讲堂
  邓元诚(1928-2015)
  曾给予闵家琳无限希望的邓元诚教授是我国听力学事业的先驱。邓元诚教授是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听力康复室主任。1979年,他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听力康复与助听器门诊,开创了专业验配助听器和听力康复咨询的先河。大量听障朋友在邓元诚教授的帮助下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助听器,重新回到或者进入有声世界。他还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国家级听力康复中心——中华聋儿语言听力康复中心(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前身)。
其他文献
摘要:2011年国庆期间,一批登山者在攀登四川省四姑娘山景区过程中擅自变更攀登路线,从而被困山中,由于变更路线,救援队伍只能盲目搜救全面撒网再加上恶劣环境影响,耗费了大量救援资金。再加上近年来“驴友”户外登山遇险情况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关于救援费用承担以及救援机制的广泛讨论。本文从紧急救援以及民法的角度分别分析了救援费用是否该由责任人自身承担,并通过借鉴国外户外救援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我国
期刊
摘要:《裸婚时代》是一部反映80后婚恋的电视连续剧。自江苏卫视首映以来,观众热评如潮。但透过这部电视剧,仍能看到新结婚时代的女性悲歌。剧中的女性没能走出男权的阴影,她们作为被动的“第二性”,被局限在男权社会设定的空间里。该剧的男权主义书写模式设定了男才女貌的婚恋组合模式,并隐性地流露出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在当今社会文明背景下,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大众的反思。  关键词:《裸婚时代》;男才女貌;
期刊
摘要:以生态、低碳和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目标核心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正成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追求。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的特殊区位与生态属性,使发展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成为必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条件、发展生态农业的丰富经验与现实基础、以丰富的科教与智力资源作支撑以及各个层面的制度创新,使实现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成为可能。未来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农业建设模式应注意突出特色和农业产业体系的
期刊
摘要:运用西部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实地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数据,分析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问题。研究发现,西部矿产资源开发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并存,正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带动资源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负外部性表现为对资源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通过明晰矿产资源产权、强化资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唤醒民众环保意识、统筹利益相关者利益,可促进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内部化,实现西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资源地科学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建筑行业的高风险性与低工伤参保率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劳动关系不规范、企业违法成本低、尚未形成有效的惩罚机制,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和权利观念淡漠等。现行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如劳动关系举证困难、工伤索赔程序复杂、成本高、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制度不合理等,使得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往往会遭遇维权困境。因此,应当在法律上针对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做出
期刊
佟丽娅最近因为怀孕而暂时远离公众视线,前不久微博上流传出一张她的近照,照片上的她发福许多,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暖色的光芒,对肚里孩子的爱意就要满溢而出的样子。幸福最做不得假,就像她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恩爱不需要秀出来。她最希望的是大家能记住她演过的角色,忘记她是佟丽娅。  Q&A  Q=《成都女报》A=佟丽娅  Q:你和先生陈思诚都是演员,平时工作忙,见面时间少,如何维持感情热度?
期刊
“冷酷仙境”是尘世的、充满欲望的,“世界尽头”是“我”精神的化身与变体。  本书成书于1985年,正是新兴的电脑技术把旧有世界弄得一片混乱的时候,村上春树大概对此感到了恐惧,因此书中有些自闭的主人公萌生了逃到“世界尽头”的想法。在内心小小的“世界尽头”里,美丽而跟不上世界进化节奏的独角兽,成了那个世界的主宰。那个世界没有新技术、没有庞大组织,人们的关系松散随意,河流以平缓不变的慢速度缓缓穿过世界,
期刊
成都工美三楼齐贺迎新年  农历新年临近,成都工美旗下凤祥楼、七宝楼、锦官银楼三店齐贺迎新年,推出萌猴金饰立减特惠抢不停活动,品牌珠宝折扣多,还有个性定制、零利润秒杀、礼券红包惠不停等多重优惠。  春熙路上的凤祥楼已换装完毕,喜庆大红“新装”年味十足,在特设外展区不仅可以观摩传统工艺传承者现场展示传统技艺,还可抢购到蜀绣、竹编、漆器、银花丝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精品、特色礼品及特色旅游纪念品、手工
期刊
摘要:基于经验主义哲学的认知语言学,将翻译看作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活动。其显观认为,语言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来决定的。由于不同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识解方式不同,便使得原文与译文在传递信息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侧重点。各种识解方式的转变都会对翻译过程中信息的重组带来巨大的影响。以认知语言学为背景,以Langacker的识解理论为基础,从详略度、主客观性和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译者在进行
期刊
摘要:品格教育是美国重要的道德教育理论,目前我国国内对美国品格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内容涉及美国品格教育的现状及历史发展进程、理论探究、实践、启示及评价等方面,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文献数量不足、存在研究薄弱区和研究方法有待丰富等问题。  关键词:美国;品格教育;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9.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110904  Ch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