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外癀主要发生在夏季,多由气血相凝而引发,发生于皮下局部软组织,肿胀有弹性,皮肤较紧张。数天后,在肿胀的中央部位出现波动,穿剌能流出“癀”水。患部开始较硬,化成“癀”水后变软,小的如鸡蛋大,大的有碗口大。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颈癀、胸肌癀、肚脐癀、膝癀等。近十年来,笔者自创以下方剂治疗外癀,效果好,供试用。
一、方药及用法
1. 用75%酒精将患部擦洗净,取狼毒100克捣碎后与白酒100克混均,敷在癀上,每天1次,最多3次可痊愈。
2. 如癀已化“癀”水,可先对患部进行常规消毒,然后进行无菌穿刺放出“癀”水,再取陈石灰250克、桐油300克混均,敷在患部,每日1次,连用3~4天。
二、典型病例
2002年,兴隆乡涟江村宋某家的1头水牛,开始发现颈部有鸡蛋大小的肿胀物,触摸发热、坚硬,请村兽医治疗,用西药治疗3天无效,肿胀增至小碗口大,笔者采用方剂1,连用2天后肿胀消失,最后加固治疗1天,痊愈。
2008年,兴隆乡天山村郭某家1头黄牛,在胸肌部、肩部同时出现鸡蛋大小的肿胀,采用方剂1,连敷2天后痊愈。
三、体会
1. 牛外癀采用西药治疗效果较差,且花费大,若采用方剂1治疗,效果好。方剂2是在治疗不及时,癀已化“癀”水时使用。
2. 狼毒有散结、杀虫功效,但有毒,临床上使用方剂1时,如果用手敷必须戴上胶手套。陈石灰敛伤止血,桐油柔润创面,保护肌肤。
3. 要注意区别牛外癀与牛放线菌病、肝片吸虫引起的水肿,牛放线菌病侵害下颌骨,肿胀发生缓慢,数月才出现小的坚实硬块;牛肝片吸虫后期肝硬化引起全身中毒现象,引起牛颈下组织水肿,运动后水肿消失或减轻。
(作者联系地址:贵州省思南县兴隆乡兽医站 邮编:565111)
一、方药及用法
1. 用75%酒精将患部擦洗净,取狼毒100克捣碎后与白酒100克混均,敷在癀上,每天1次,最多3次可痊愈。
2. 如癀已化“癀”水,可先对患部进行常规消毒,然后进行无菌穿刺放出“癀”水,再取陈石灰250克、桐油300克混均,敷在患部,每日1次,连用3~4天。
二、典型病例
2002年,兴隆乡涟江村宋某家的1头水牛,开始发现颈部有鸡蛋大小的肿胀物,触摸发热、坚硬,请村兽医治疗,用西药治疗3天无效,肿胀增至小碗口大,笔者采用方剂1,连用2天后肿胀消失,最后加固治疗1天,痊愈。
2008年,兴隆乡天山村郭某家1头黄牛,在胸肌部、肩部同时出现鸡蛋大小的肿胀,采用方剂1,连敷2天后痊愈。
三、体会
1. 牛外癀采用西药治疗效果较差,且花费大,若采用方剂1治疗,效果好。方剂2是在治疗不及时,癀已化“癀”水时使用。
2. 狼毒有散结、杀虫功效,但有毒,临床上使用方剂1时,如果用手敷必须戴上胶手套。陈石灰敛伤止血,桐油柔润创面,保护肌肤。
3. 要注意区别牛外癀与牛放线菌病、肝片吸虫引起的水肿,牛放线菌病侵害下颌骨,肿胀发生缓慢,数月才出现小的坚实硬块;牛肝片吸虫后期肝硬化引起全身中毒现象,引起牛颈下组织水肿,运动后水肿消失或减轻。
(作者联系地址:贵州省思南县兴隆乡兽医站 邮编:56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