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君教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经验浅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ua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目前西医治疗以宫腔镜手术为主,但术后易复发、价格较高且为有创疗法。中医药治疗能有效防止该病复发。文章总结刘静君教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证经验。刘静君教授认为瘀热互结是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发病机理,治疗以化瘀消癥、清热利湿为主,并自拟经验方-消息饮,随症加减,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癥瘕;瘀热互结;消息饮
  【中图分类号】R271.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8-0071-02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指由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化子宫内膜间质构成的突出于内膜表面的良性结节[1],可单个或多个,有蒂或无蒂,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EP大多为良性子宫内膜病变,育龄期及绝经后妇女多见,临床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及不孕等。研究报道,EP患病率为7.8%~34.9%[2],恶变率为0~12.9%[3]。中医学中无子宫内膜息肉病名的记载,现代医家根据其是由局部子宫内膜增生形成的良性结节的特征,将其归属于“癥瘕”的范畴。但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是因出现月经异常或体检行妇科彩超发现子宫内膜增强回声而去医院就诊,故根据其症状,子宫内膜息肉还可归于中医“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范畴。
   刘静君教授从事中医妇科工作30余年。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收效明显。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大多医家认为其病位在胞宫。女子以血为本,清代名医王清任指出“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经期或产后寒、热、湿邪内侵易阻滞冲任胞宫与血互结成瘀;或素体虚弱,气虚无力运血,血液停积而成瘀;或由情志郁结,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而致瘀;瘀血留滞冲任胞宫,日月相积,逐渐形成癥瘕。
   刘静君教授认为,虽寒、热、虚、实均可导致胞宫冲任损伤,形成子宫内膜息肉,但临床以瘀、热多见。本病以瘀热互结为基本病机,久之可致冲任损伤,胞脉藏泻失司,引发本病。“瘀”是本病的发病基础,而“热”是本病的发病关键。患者经产摄生不慎,胞宫空虚,余血未尽之际,感受湿热之邪,与血相搏,瘀热互结日久,久聚不散,渐成癥瘕。
  2 治法方药
   基于以上病因病机,刘静君教授主张非经期以化瘀消癥、清热利湿为主,兼顾调补冲任,后期配伍孕激素转换子宫内膜,使内膜彻底剥脱。方用自拟方消息饮随证加减,方中知母清热泻火, 尤善泻肾中之火,且有滋阴润燥之效;黄柏专能苦寒泻燥,善治热邪蓄于下焦血分,两药相配,专攻下焦,肾火得泻,下焦湿热得利,利湿而不伤阴共为君药。三棱、莪术破血消癥为臣,张锡纯认为“三棱、莪术性近平和,治女子瘀血, 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散…”。以益母草、川芎、丹参、牡蛎、连翘、玄参、丹皮、大血藤、厚朴、枳壳为佐药。益母草、丹参、川芎活血调经而不留瘀,有使瘀血去、新血生之义,助癥瘕消散;牡蛎软坚散结,善消气滞血瘀之癥瘕痞块;连翘、玄参、丹皮均可增强散结之力,兼有清热之效,助息肉消散;大血藤专入血分,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效;厚朴、枳壳理气行滞;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若子宫内膜息肉伴有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等症状,刘静君教授主张经期以固冲止血为主,自拟调经止血方。方中党参、黄芪益气固冲摄血,炒白术健脾资血之源,为后天培土之圣药,脾气健旺则统摄有权,升麻升举阳气,配地榆、小蓟凉血止血,茜草、蒲黄为止血行瘀之良药,荆芥炭收敛止血且能清血热,墨旱莲凉血止血兼有滋补肝肾之效,益母草、马齿苋活血调经,且药理研究证实其有促进子宫收缩以止血的作用,全方止血与化瘀兼施,补而不滞,引血归经而不留瘀。
  3 验案举隅
   李某,女,35岁。2018年8月15日因“发现宫腔内高回声半月余”首次就诊。患者2013年曾于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病理:多发性子宫内膜。既往月经:5/25~28d,量中,色暗红,血块较多,经前乳胀,经行小腹隐痛可忍。2018年7月28日于齐鲁医院行妇科彩超:宫腔内高回声,内膜息肉?(大小约0.5 cm×0.36 cm)。末次月经:2018年8月3日,量色质及伴症同前,6天净。当日于我院复查妇科彩超(月经干净第7天):子宫内膜高回声,考虑内膜息肉(大小约0.4cm×0.4 cm),患者现感腰酸,小腹无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处方:消息饮加减(知母12 g,黄柏9 g,川芎9 g,醋莪术9 g,醋三棱9 g,丹参30 g,牡丹皮12 g,牡蛎30 g,玄参12 g,连翘24,大血藤30 g,益母草30 g,厚朴9 g, 炙甘草6 g,麸炒枳壳15 g),14剂,水煎服,日1剂。配合服用中成药红金消结浓缩丸(云南楚雄云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80315,0.2 g/丸)每天3次,每次10粒;嘱其月经第20天服用黄体酮胶囊(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902,50 mg/粒),每天2次,每次100 mg,连服5天。
   2018年9月5日二诊,末次月经:2018年8月29日,量中,色暗,有血块,经行无明显不适,5天净。现月经干净第3天,无腰酸腹痛,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当日于我院复查彩超:子宫内膜高回声(大小约0.3 cm×0.3 cm,边界清);右侧卵巢囊肿。处方:继用上方14剂及中成药红金消结浓缩丸。
   2018年10月5日三诊:末次月经:2018年9月25日,量中,色红,少块,经行腰酸,5天净。现月经第11天,轻微腰酸,无腹痛,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当日复查妇科彩超:子宫及其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子宫内膜厚约0.7cm。处方:上方去厚朴,加党参15 g,炙黄芪15 g。继续服用14剂,水煎服,日1剂。继续用药两个疗程后,随访半年,妇科彩超未见异常回声。
   按语:刘静君教授认为妇科彩超显示子宫内膜息肉小于1 cm者用中药、中成药配合孕激素治疗疗效较好,大于1 cm者,则建议行宫腔镜检查+治疗术。本病由瘀血与湿热之邪互结引起,患者初次发现宫腔内高回声大小约0.5 cm×0.36 cm,且经血颜色暗,有血块,舌暗红,苔黄腻等亦属瘀热互结之象。因患者无异常子宫流血情况,故治疗上刘静君教授只在非经期中西结合用药,方药以化瘀消癥、清热利湿为主,配合中成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西药黄体酮胶囊起到药物性刮宫作用。连续治疗3个周期并后期随访半年妇科彩超子宫内未见异常回声,疗效明显。
  4 小结
  刘静君教授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顺应月经周期的变化规律,分期论治。经期若有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的症状以固沖止血为主,非经期则化瘀消癥、清热利湿,兼顾调补冲任,必要时月经后期配合孕激素转换子宫内膜,使内膜彻底剥脱,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疗,疗效明显,为中西医结合论治子宫内膜息肉提供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黄丽华,向梅.子宫内膜息肉研究新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41(1):43-46.
  [2]Salim S,Won H,Nesbitt-Hawes E,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2011(18):569-581.
  [3]Lieng M,Istre O,Qvigstad E.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a systematic review[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0(89):992-1002.
  (收稿日期:2019-07-18 编辑:程鹏飞)
其他文献
期刊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或中膜弹力纤维层病变,高速高压的血流经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中膜层,导致中膜撕裂、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原
咳嗽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儿就诊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慢性咳嗽患儿逐渐增多.我们对126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肺炎衣原体抗体(Cp-IgM)检测,
我院2006年2月-2009年1月行钛网颅骨修补术35例,术中常规应用胶原蛋白海绵贴敷于硬脑膜表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梭形细胞脂肪瘤为罕见的脂肪瘤,由脂肪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由于其形态有一定异形性,容易误诊为软组织肉瘤.先将我科近期诊治的一例腰部梭形细胞脂肪瘤病例报道如下.
产后出血的定义是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超过500ml[1],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因此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是每个产科工作人员义
原发性高血压常常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加环境因素而发生的,遗传因素难以防范,而环境因素如肥胖、饮酒、紧张、过量食盐是可以避免的,但常常容易被忽视.高血压急症的患病率占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