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视角下的乡村精准规划体系研究——以十八洞村为例

来源 :规划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ang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庄规划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关键抓手,而国土空间规划师对于保障村庄规划落地实施、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重点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下村庄规划对规划师的要求,从规划师视角梳理了乡村精准规划的基本内涵、体系架构等,并以十八洞村为例,从"一个目标""两大基础""三种方式""四条路径""五项重点""六层转变""七重角色"7个方面构建了乡村精准规划的"金字塔"体系,以期为规划师在规划编制、管理和决策中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浅埋偏压隧道所处地质环境复杂,隧道围岩强度低、岩体破碎,地下水渗透,易导致围岩失稳。结合月麦岔隧道施工,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与现场监控量测,对浅埋偏压段施工围岩变形进行研究。结果得出:隧道开挖后,整个地层由于偏压作用发生了向右的变形,并且反压回填的锚固桩发生了一定的倾斜;隧道各塑性区未连通成片,山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隧道位移变形呈非对称分布,并且以沉降变形为主。经过衬砌弯矩最大的4个特征点的检算,可发现衬砌截面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研究表明:采取的施工方案及支护效果较为理想,变形及沉降量符合要求,可为解决浅埋偏压
大西安生态绿色空间体系规划是大西安四大基础规划体系之一,其从大区域、行政辖区和中心城区3个层次出发,在充分分析和利用自然山水构架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城市生态绿色空间体系,明确生态绿色空间的布局和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对不同空间层次的绿地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力求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绿色空间。该规划创新了生态绿色空间的发展理念和方式,系统地进行生态修复,希望其规划思路能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超过了60%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城乡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我国设立了11个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明确了城乡融合的战略方向与目标要求。文章以西咸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例,结合西安都市圈发展背景,在分析城乡区域整体格局与资源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西咸城乡融合核心区和外围区"两层六类"格局体系。同时,基于现存发展困境确定精准化的规划策略:通过"三结合"策略实现核心区城市与都市乡
详细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创新是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了当前详细规划编制的背景,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编制的新要求,以汕头为例,总结了其详细规划编制的相关经验,指出详细规划编制应实现对国土空间的全覆盖,建立与空间管理事权相协调、与不同类型要素管控需求相适应的全覆盖编制体系;应以规划实施和管理为导向、以土地权属为基础进行规划决策;应通过完善规
城乡关系一直是影响社会经济制度及空间政策的重要因素,为适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适时对城乡关系进行阶段性调整,以推动社会经济等健康发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随着城乡关系的演化应运而生,成为破解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难题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梳理总结城乡融合发展演化的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设立的时代背景,剖析其实施路径的"大动脉+微循环"空间逻辑。在此基础
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议题,城乡关系是否健康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度。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政策试验区,其规划建设与管理是当前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梳理近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域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主要关注点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践,围绕空间、产业、生态、社会等多个方面
随着国家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持续深入,城乡规划近年来不断从传统的技术性工作转向更为广泛的治理行为,各地新近涌现的基层规划师制度便是这种变革趋势的重要表现。基层规划师作为一股新力量介入基层治理体系,在提升基层规划技术实力的同时,也推动着基层规划治理体系和权力的重构。基于此,文章以北京建立的责任规划师制度为研究对象,从角色转换与增权理论维度探讨责任规划师制度影响下的基层规划治理变革,为探
21世纪以来,城市更新实践中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复杂多样,学界对城市更新中社区权力的关注日益增强。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文章对中英两国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参与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技术实施、权力关系和制度逻辑3个层面探讨两国社区参与模式的异同,提出中国应多维度地构建社会权利保障机制,包括打造完整的"参与—反馈"闭环、削弱地方政府专断权,并将有影响力的第三方纳入社区参与权力结构框架
文章在回顾国内主要城市创新产业空间集聚和布局特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为实证案例,从园区和企业两个层面对互联网时代都市区创新空间的集聚规律与布局模式特征展开研究。总体而言,当前以杭州为代表的国内创新驱动型城市的创新经济集聚和空间布局已呈现新的特征,表现为创新要素集聚趋于网络化、簇群化;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区位选择开始分化,呈现出不同的区位偏好特征;创新类活动更强化对核心企业和机构的黏性,并围绕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开发了大规模的工业用地,其中部分用地由于无法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而沦为低效用地,制约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识别低效用地、实现精准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内容。文章通过对低效工业园区改造问题的分析,并结合佛山市顺德区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实践,提出了定量评估工业园区效能的技术方法,制定了从计划统筹到实施监管的全周期管理策略,建立了贯穿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全流程的企业跟踪机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