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内出现9例复发患者,复发率18.0%;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无复发,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中医针灸;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62-0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属于进行性的慢性全身疾病,类属于血清学阴性脊柱关节炎,临床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关节周围组织、椎间盘、椎体周围韧带钙化,从而导致骨性强直[2]。强直性脊柱炎作为风湿免疫科临床上多见的疾病,现阶段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了解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旨在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能力,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得到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14~31岁,平均年龄(24.5±5.9)岁;病程范围3~10年,平均病程(5.6±2.3年)。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13~32岁,平均年龄(24.7±5.6)岁;病程范围3~11年,平均病程(5.7±2.4年)。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内科学》中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心、肝等重要器官和血液病变者,临床治疗期间不遵医行为者[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口服,首周给予0.5g/次,3次/d,第二周给予0.8g/次,3次/d;同时采用双氯灭痛治疗,口服,60mg/次,3次/d;1个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患者取仰卧位,取患者陶道、阳陵泉、命门、腰阳关、大椎、脊中、至阳、华佗夹脊腰俞及筋缩穴位,以30号毫针经平补平泻方式开展治疗,留针深度控制在3~3.5cm,针灸1次/d,1个治疗疗程为2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两组100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自觉腰痛、晨僵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可停止或减少药物治疗,腰椎功能改善良好;有效:患者自覺腰痛、晨僵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次数降低;无效:患者自觉腰痛、晨僵等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展开1年的跟踪回访,观察组1年内出现3例复发患者,复发率6.0%;对照组1年内出现9例复发患者,复发率18.0%;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炎症反应与患者机体软骨关节、滑膜关节、肌腱以及韧带附着于骨等部位有关。现阶段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并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报道指出,96%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含有多量的人类白细胞组织抗原[3]。中医学研究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肾痹”、“骨痹”以及“腰痛”等范畴,首要病因为“肾虚督空”、“感受外邪”,患者湿热浸淫,一些患者存在跌打损伤情况,气血不通以至肾经亏虚[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100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内出现9例复发患者,复发率18.0%;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滋补肝肾、补肾强督、扶正祛邪等优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
总而言之,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无复发,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世卿,严晓慧,冯福海.温针灸配合中药膏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8例[J].中医正骨,2011,9(7):224-225.
[2] 成秀芳,吴玲,李长凤,等.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6(3):136-137.
[3] 李桂,王晓军,钮含春,等.中药外贴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1):104-105.
[4] 罗珊珊马宗仁鲁国英.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体会[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2):50-51.
[5] 曾永青.针刺结合长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23(20):289-290.
【关键词】 中医针灸;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62-0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属于进行性的慢性全身疾病,类属于血清学阴性脊柱关节炎,临床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关节周围组织、椎间盘、椎体周围韧带钙化,从而导致骨性强直[2]。强直性脊柱炎作为风湿免疫科临床上多见的疾病,现阶段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了解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旨在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能力,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得到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14~31岁,平均年龄(24.5±5.9)岁;病程范围3~10年,平均病程(5.6±2.3年)。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13~32岁,平均年龄(24.7±5.6)岁;病程范围3~11年,平均病程(5.7±2.4年)。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内科学》中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心、肝等重要器官和血液病变者,临床治疗期间不遵医行为者[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口服,首周给予0.5g/次,3次/d,第二周给予0.8g/次,3次/d;同时采用双氯灭痛治疗,口服,60mg/次,3次/d;1个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患者取仰卧位,取患者陶道、阳陵泉、命门、腰阳关、大椎、脊中、至阳、华佗夹脊腰俞及筋缩穴位,以30号毫针经平补平泻方式开展治疗,留针深度控制在3~3.5cm,针灸1次/d,1个治疗疗程为2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两组100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自觉腰痛、晨僵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可停止或减少药物治疗,腰椎功能改善良好;有效:患者自覺腰痛、晨僵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次数降低;无效:患者自觉腰痛、晨僵等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展开1年的跟踪回访,观察组1年内出现3例复发患者,复发率6.0%;对照组1年内出现9例复发患者,复发率18.0%;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炎症反应与患者机体软骨关节、滑膜关节、肌腱以及韧带附着于骨等部位有关。现阶段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并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报道指出,96%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含有多量的人类白细胞组织抗原[3]。中医学研究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肾痹”、“骨痹”以及“腰痛”等范畴,首要病因为“肾虚督空”、“感受外邪”,患者湿热浸淫,一些患者存在跌打损伤情况,气血不通以至肾经亏虚[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100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内出现9例复发患者,复发率18.0%;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滋补肝肾、补肾强督、扶正祛邪等优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
总而言之,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无复发,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世卿,严晓慧,冯福海.温针灸配合中药膏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8例[J].中医正骨,2011,9(7):224-225.
[2] 成秀芳,吴玲,李长凤,等.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6(3):136-137.
[3] 李桂,王晓军,钮含春,等.中药外贴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1):104-105.
[4] 罗珊珊马宗仁鲁国英.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体会[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2):50-51.
[5] 曾永青.针刺结合长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23(20):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