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震资料在深水油气勘探井场地质灾害评价中的运用--以南海琼东南海区为例

来源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水海区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在资源量十分丰富的地区,但由于深海海底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的触发机制丰富,稍有疏忽,将给石油勘探钻井平台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井场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深水井场调查较浅水相比,投入成本巨大。近年来,作者在利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深水油气田井场地质灾害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认为油气勘探过程中的三维地震浅层数据经高分辨率处理后,在一定条件下可满足深水油气田区井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评价。本文以琼东南勘查区为例,介绍了利用三维地震数据经“三高”特殊处理,进行深水油气田井场地质灾害解释的初步成果。
其他文献
通过对钻井伤害表皮系数与伤害带半径、伤害程度的关系分析,给出了三低砂岩油藏采用常规钻井产生的表皮系数范围。在对常规钻井、酸化解堵、欠平衡钻井、垂直井压裂改造、水
针对钻井作业后期废水化学需氧量(CODCr)高的特点,在混凝法对钻井废水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Fenton试剂对预处理水进一步氧化。实验表明,常温下,介质pH3~4,30%的H2O2投加1%,FeSO4&#183
研究含复杂裂隙网络岩体渗流特性的复合单元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生成符合给定概率分布特征的复杂裂隙网络;然后通过叟切和拓扑运算将各裂隙段置于常舰有限单元内
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超载法试验,对立洲拱坝的整体稳定性进行研究,在模型中充分反映断层、层间剪切带、裂隙密集带及长大裂隙等复杂地质构造对拱坝与地基整体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