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实践的唯物主义既承认现存感性世界的现实的客观存在和它作为人的活动的前提的优先地位,同时,它又不把现存的感性世界看作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一个有人的感性活动,有人的实践参与其间的辩证的、历史的运动过程的结果。实践唯物主义也就是“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人们对现存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合理理解和如实掌握,不但必须在人们的实践充分展开的基础上,并通过高度发达的哲学理性思维才能得到,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人们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实践活动作为必要的因
其他文献
<正> 同志们: 这次学术讨论会开了三天,时间较短,但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开得很好。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李大钊的故乡,缅怀革命先烈,探讨和研究革命先烈的生平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是化疗成功的主要障碍,细胞内mdr基因高表达引起的P-糖蛋白增多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谷胱甘肽系统和DNA修复、基因扩增系统也与耐药性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伐檀》是…首愤怒抨击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刺”诗,它的批判意义已经成为共识,不容质疑。然而在备课时翻阅资料,发现了汉儒董仲舒依据自己的“诗无达诂”之说对其做的另
摘要:兴趣教学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它可以使学生特别是差生从厌学的困惑中解脱出来,从学习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如。事实证明,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确实有较大的收获。  关键词:兴趣 教学 能力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拨动学生求知欲的琴弦,兴趣教学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它可以使学生特别是差生从厌学的困惑中解脱
纵观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归根到底都是创新的结果,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生产,从结绳记事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无不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摆在首要位置,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现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浅薄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创设良好的启悱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常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