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桥碳酸盐岩油气藏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u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是大港油田20世纪末的重大发现.其储层岩性为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既有基质孔隙、又有裂缝和溶蚀孔隙,储层的定量评价难度很大.随着成像测井技术(尤其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的开发,使得近井壁地质现象可以得到直观、定量的评价;但受其探测深度限制,不能对距离井壁较远的储层的储集类型和储集性能的变化做出有效的预测.以千米桥潜山储层成功评价为实例,介绍在系统取心刻度测井的基础上,应用3700常规测井资料结合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岩性的准确识别,将有效孔隙分为与宏观岩心观察及微观分析化验资料相对应的基质孔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回顾总结了玉门油田近几年在酒西盆地油气勘探的实践,阐述了玉门油田在老盆地油气勘探中,应用新思路下凹找油,以地质认识的突破带动勘探突破,针对湖相深层裂缝性油气
准噶尔盆地腹部陆南凸起油气具有高成熟度、低硫、高氮、富集重碳同位素(^13C)的地球化学特征,这类油气的形成与具火山物质的深部烃源有关;生物标志物的指纹特征表明,陆南凸起石炭系泥
成油气夜为控制油气形成与赋存的地质单元,其概念已为国内外油气地质家普遍接受。成油气系统与盆地数值模拟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论述成渍气系统数值模拟综合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大港油田探区在奥陶世时期为华北陆表海的一部分,早奥陶世的岩相古地理具有南北分区的特点,中奥陶世受盆地基底结构控制,为“海中有坪”的格局。奥陶系储集层由于盆地后的多次改
本文在闪人认识的基础上,经过“九五”前三年的勘探和研究,总结了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成藏的规律;即具有高成熟腐殖型岩的油气系统控制着气藏的层系及地理分布;圈闭条件控制了气藏的
利用天然气的组成,碳同位素和储集层沥青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的综合研究,并根据烃类运移相态原理,表明磨溪气田雷一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的煤系烃源岩,及其高成熟天然
2004年电焊机行业厂长(经理)峰会将于2004年10月19~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此次峰会的会议主题、会议形式以及参会须知等内容通过主办单位成都电焊机研究所、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期刊
从岩性油藏的特点出发,确定了岩性油藏评价勘探提交不同级别探明储量时所需的最合理井距和不同类型砂体所采用的布井方法。
本文针对大港探区深化普遍发育的异常孔隙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受异常超压的影响,深层成岩演化序列发生改变:即深层伊蒙混层关系倒置;储集体内发育的异常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