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探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la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有较多生命教育素材,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率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的身心能够获得健康的成长。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期给小学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生命意识
  随着我国当前教育界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发展,中小学的各门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而小学语文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是对学生开展素質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生命力。教师可通过语文教学充分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具备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怀。
  一、通过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要想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师就必须深入地发掘语文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因素,充分利用生命题材的教学资源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例如,《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中蕴含着对学生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诗词中的“尽、孤、独、唯”等关键词,通过让学生重点品味诗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诗人透过诗词所展现出的孤独寂寞之情,感受诗人虽历经了人世间的苦难与辛酸,却仍然具有悠游于自然中、寄情于山水中的那一份豪迈与洒脱。而这种看遍山水知“命数”,也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诗人对待生命、对待人生朴素的哲学思想意识。教师可通过这首诗词让学生懂得,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必然会遭遇困难与挫折,他必须勇敢地去面对这些人生当中的困难与挫折,并要有愈挫愈勇、迎难而上的意志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让学生从语文教材当中获得良好的、积极的“生命教育”,不仅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生命意识,还能够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态,使其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当中的各种困难与挫折,并在面对与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过程当中,更加深入地感悟生命的美好,使其能够更加珍惜生命,从而让学生的身心能够获得健康的成长。
  二、充分运用语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有效地将生命教育与写作教学进行紧密联系,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的“生命化”。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去寻找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实例,让学生在作文当中展现自我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悟与体会生命之美,并在所写的作文当中充分展现对生命最为真切的感悟,写出情感独特的作文,从而对生命产生更加透彻的认知与理解。
  例如,在学习“陈毅探母”一课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深入地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懂得了在现实生活当中,也要像陈毅爷爷那样尊敬和孝敬长辈。教师再安排学生写作“我亲爱的妈妈”,让学生透过生活当中与妈妈的一两件“生活琐事”,通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琐事”,让学生深入地融人现实的生活情景,较好地体现妈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自己对妈妈的深厚情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并让学生在懂得感恩的同时,也能够深入地认识与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懂得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从而较好地培养起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
  三、让学生认识生命、思考生命、感恩生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较多的体现生命美好、歌颂生命之美的课文,教师可借助这些课文来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知识,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感悟生命之美,从而让学生真正地认识生命、思考生命、感恩生命。
  例如,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一课时,课文通过讲述一群蚂蚁与一群羚羊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懂得了在动物世界中,并不完全是那种弱肉强食的生命状态,还存在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在动物世界中,那些看似弱小的生命也具备动物本能的“崇高的生命意识“,蚂蚁、羚羊们以牺性个体的代价,来求得族群的生存与繁衍,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与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令人深深感动的生命赞歌。而这种“牺牲小我、奉献群体”的精神,也同样值得人类去赞美与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内容,提炼出课文中体现出的生命美好与生命感恩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在受到生命意识的启发与教育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之美,使学生对生命进行更加深入与全面的思考,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之处,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真挚情感。
  教师还可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展开“感悟生命之美”的学习讨论,学生自主思考之后,可充分发表自己对生命的见解,在种的学习小组的互动交流学习中,能够让学生通过思想的碰撞展现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生命意识的真谛。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师必须围绕发掘教材、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等几个主要方面,让学生真切地感知与体会生命之美,让学生能够懂得珍爱生命、感恩生命,并让学生将自己小我的对生命之爱,拓展成为对群体生命的大爱,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让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并获得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责编杨菲)
  参考文献:
  [1]高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17(17).
  [2]杨永琴.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24).
其他文献
摘要:威廉·詹姆斯说过:“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让作者明白了爱是什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用爱来为学生营造“绿色环境”,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班级中实行爱心教育管理。另外,要充分运用教育管理的智慧,运用手中的四大“法宝”帮助教师更好地完善班级的管理,教师要真正爱学生,爱教育管理。  关键词:爱;管理;环境;平等;法宝  有人说教育的艺术是关注个别,是选择沉默,是联系
期刊
摘要: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与法律教育的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实际生活。因此,初中道德法律教育的教学需要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融合。本文根据当前初中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活、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分析了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与法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生活化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学科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文章主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群文阅读形式相似,但没有走出应试化阅读教学的阴影  随着群文阅读理念的渗透,小学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的理念都有所了解,对群文教学的策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教师也不断探索,创新了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影响,给学校德育造成的困惑引入思考。如何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学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旨在探索提高教师的教育指导能力,引导家长协同构建德育校本课程,拓宽家校合作的参与方式,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家校合作;德育实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再婚、违法
期刊
摘要: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社会、对世界形成自己的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尤為重要,这对一个学生未来的成长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本文将粗浅地谈一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育;实效性;途径  现代初中教学,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对法治道德方面的课程缺少兴趣,一些讲课教师也缺乏上课的积极性,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本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精华,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蕴,学习鉴赏和写作的手法。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当下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与应试策略一直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学者研究的重难点。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试策略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情境教学策略被广泛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其通过生动形象地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那么,如何将情境教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呢?本文将对此加以探究。  关键词:情境模式;小学语文;课堂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课堂上教师激情澎湃,满堂串讲,然而学生却不理解文章含义,课堂参与积极性很低,课
期刊
摘要:生活即教育,学前教育同样需要结合生活教育,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实施生活化教育对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有重要的意义。在学前教育中实施生活化阅读活动是践行生活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好书是能够滋养人类心灵的“鸡汤”,阅读是人类自我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手段。绘本这种特别的阅读读本图文并茂、情感美好,语言与画面都具有强烈的文学性与艺术性,每一本都是优秀的儿童文学艺术作品,给予幼儿更多样、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充分利用班级管理这一平台,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以有效地促进初中阶段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德育;优化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树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相比初中英语,语法难度增大,词汇量增多,语境更加复杂。普通学校的英语教学都更注重课本知识,对学生的实际应用以及对英语背后的文化教学不是特别重视。本文从最简单的词汇入手,探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文化;词汇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和价值  (一)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  学习一门语言,不是为了学习语言技能,更多是为了了解这门语言背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