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fe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受外界技术与环境的直接影响,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能进一步拓展广播电视传播渠道,确保其符合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需要。本文在阐述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要求的基础上,就其创新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指出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路径,期望有利于提升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水平,进而推动我国传媒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创新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途径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微信、微博、头条、短视频为代表的流量媒体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在满足人们对新事物、新时尚追求的基础上,给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广播电视不仅具有突出的制作优势,而且资源讯息量较为丰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使得广播电视在新媒体时代下富有活力,就必须把握新媒体时代特征,实现广播电视编导的持续创新。
  1.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要求
  1.1 彰显电视节目艺术特征
  广播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化的文化符号,其在人们了解新时期、追求新时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下,要与时俱进的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就必须在融合新理念、新技术的基础上,充分把控电视节目的艺术性特征。一方面,电视编导应具备极强的艺术鉴赏能力,能通过艺术化的语言表现主体思想和艺术构想,增强节目的表现效果。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所有编导能基于新媒体时代要求,进行广播电视内容和形式创新,确保电视节目主题明确,题材新颖。
  1.2 实现节目制作全程把控
  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受到主题、内容、深度等多个因素的全面影响。新媒体背景下,要应对新兴媒体冲击,广播电视就应对自身的节目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既要保证节目的完整性、丰富性,又要严格把控节目选题、创作、拍摄等各个环节,使得所有节目从思想表达到形式体现上都具有较高的新颖性,确保节目质量不断提升,并为其顺利播出创造条件。
  2.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问题分析
  2.1 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传统媒体传播中,广播电视在人们视听享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与当下相比,传统广播媒体的内容资源相对有限,这使得节目在传播运行中存在着重复播放的问题。新媒体时代下,微信、微博、头条、短视频注重数据流量管理,这使得新兴媒体在节目播放机制上形式新颖,其能不断地对自身运行机制进行调整,避免播放内容重复。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创新问题之一就是其仍然沿用传统的运行机制,节目内容重复较多,这使得潜在受众的流失现象较为明显,难以满足新时代广大群众的文化发展需要。
  2.2 理念内容创新不足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还受到经营理念和内容的直接影响。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强调信息获取及文化消费的及时性。新兴媒体能在自身运行中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文章推送或视频直播,实现了文化消费的片刻化、及时化管理;而广播电视仍然沿用传统的经营理念,即在固定时间段进行播放,且在播放中与受众互动较少,难以满足人们信息共享及评价需要。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流量媒体的内容较为丰富,同时其在节目形式表现上更加灵活,对人们的吸引力更大,这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形成在冲击,同时也成为广播电视创新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3 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编导的广播电视媒体创新发展的脊梁,新时期,广播电视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编导人员的专业素养。其一,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具有基本的新闻素养,即其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应坚守职业操守,以事实为依据,避免出现炒作现象。其二,为进一步提升新闻行业的形象,广播电视人员还应紧抓新媒体脉搏,掌握一定的新技术应用技巧,从而提升节目的播出效果和电视收视率。然而就目前而言,部分媒体人员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存在欠缺,同时存在热点炒作问题,这影响了广播电视传播的效率与质量,需在新时期进行持续改进与优化。
  3.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路径
  3.1 注重新媒体理念融合
  流量媒体对于广播电视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传播中,以流量为支撑的新媒体有着无与伦比的应用优势。新时期,要实现广播电视编导的全面创新,就必须注重新媒体理念的融合。一方面,在运营管理层面,广播电视具有重复播放的弊端,对于这一问题,可通过丰富广播电视内容的方式予以改变。现阶段,可用于节目制作的资源具有丰富性,譬如,新经济形态下的人们对于车辆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此,广播电视可创设交通之声、汽车生活等新节目类型,避免出现传统节目数量有限、节目内容重复播放的状况。另一方面,与受众群体互动较少是广播电视运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对此,编导人员可学习新兴媒体的运营方式,为具体的节目创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辅助传播工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扩大广播电视的影响力,而且能充分的与受众群体进行互动,了解受众的喜好,并未后期的节目制作和内容形式创新提供依据,有助于广播电视收视率的不断提升。
  3.2 实现电视内容的创新
  内容创新是提升广播电视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新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富余,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这使得文化产品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与新兴媒体相比,广播电视的内容较少,满意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在内容创新中应注重以下要点:其一,在内容形式上,应不断的进行节目种类的丰富,即在传统新闻资讯、文体娱乐等节目的基础上,增加真人秀、民生访谈等节目,这样能有效地拉近广播电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确保节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需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广播电视编导首先应了解自己和同类节目的优劣势,并在汲取其他节目优势的同时,进行新理念融入,提升节目的辨识度。其次,编导人员还应着眼于节目内容的细节把控,在节目中融入人们关注的细节内容,确保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话题要点把控的精准性。最后,借助于时代元素,进行节目内容的剪辑,促使广播电视在新媒体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其二,在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表现中,应强化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广播电视的结合,一方面,进行广播电视内容播放时间的有效规划,满足人们及时性、片刻性的文化欣赏需要。另一方面,应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再次创新,即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节目内容选题、创作、拍摄的全面优化,从而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要。
  3.3 提升编导人员的素养
  新媒体时代下,各大网络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不断的的提升广播新闻编导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其具较高的职业操守和技术优势,才能制作出符合大众的需求和兴趣的节目内容,提升节目的质量和广播电视的收视率。就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职业操守培养而言,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进行编导人员的再教育,确保其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新闻传播中,能积极的宣扬正能量,实现社会主流价值的有效引导。而在新媒体技能培养中,应确保表达人员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其能积极地进行新技术设备研究,并在实际工作中以新技术、新途径进行节目内容剪辑、制作、传播,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求。
  4. 结论
  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能够有效地提升节目的质量,保证广播电视收视率。新媒体时代下,媒体人只有充分认识到广播电视编导创新的要求,并在熟知当前编导创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优化创新途径,才能有效地提升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水平,进而在保证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
  参考文献:
  [1]刘芸汐,文劲松.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优化——评《广播电视概论》[J].新闻爱好者,2018,485(05):107.
  [2]张兴动,马建元.“互联网+”视频传播与广播电视编導的创新[J].传媒,2017(19):43-45.
  [3]张莉君.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探析[J].视听,2019(6):129-130.
其他文献
发光衰减是发光的重要过程,测量发光寿命对研究发光机理十分重要,但传统研究在概念和方法上存在两个差错:(1)概念上认为衰减等同于激发态数目的减少,而忽视了衰减是发光强度的下
下面是网上的一篇名为《开放源代码将何去何从》文章的部分网友回复,此文是一篇关于GPL 3译文,主要是讨论GPL 3协议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自圆其说的“理论”,希望大家能从众人之
<正> 1、沥青防水卷材沥青防水卷材包括各种胎体的油毡、油纸,各种改性沥青油毡、煤沥青和改性煤沥青油毡.1993年全国油毡、油纸总产量估计3700万卷,即7.4亿m~2(1991年4303万
用非直观偏振参数显微成像,即采用在传统显微光路中插入模式化装置,通过拟合过滤后对所得数据反演成像,通过对金属纳米颗粒在近场空间散射光谱分析,来解决空间散射现象。用非
McAfee推出McAfee Host Intrusion Prevention (McAfee HIPS)v.6.0。
高血压病的防治是当前我国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要课题社区内“健康小屋”的建立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调动了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疾病的
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功伟绩;”十一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破前进中的各种阻碍.推动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仍要靠锐意改革创新提供强大
网格的定义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论.但信息网格的定义却并非如此。虽然”信息网格”这个词很常见,但是不同的人对它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缺乏公认的定义。
由于无法实现真空测量,大气吸收作用会对实验室光谱响应(SRF)测量产生污染。为了提高光谱定标精度,通过敏感性试验定量评估了大气污染对水汽通道实验室光谱响应测量的影响,并以FY-2D为例进行了光谱响应污染订正,分析了光谱污染带来的通道辐射计算误差。不同测量环境的敏感性模拟结果表明:大气吸收导致光谱测量曲线产生显著波动,强吸收光谱处的响应减弱,致使依赖于SRF的通道辐射计算结果被高估。光谱污染带来的通